自动漩涡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873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漩涡混合器,它包括壳体、托盘、电动机,所述托盘上设置带有试管插孔的板,该板由橡胶制成,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电动机相连接的定时器和电位器,壳体底座的四端设置有吸盘底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混合器用于混合少量的溶液或粉末,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劳动强度,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混合装置的,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是关于少量液体或粉末的混合装置。目前公知的少量溶液混合器是由海绵、托盘、电动机等构成。使用者手持试管置于海绵上,接通电动机,即可对少量溶液进行混合,通常每一试样需混合15分钟。上述混合器的不足之处是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可靠性差。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安全可靠的少量介质混合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本技术的漩涡混合器包括壳体、托盘、电动机,所述托盘上设置带有试管插孔的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电动机相连接的定时器。所述带有试管插孔的板最好由橡胶制成,所述壳体内最好设置有与电动机相连接的调速电位器,所述壳体底座的四端最好设置有吸盘底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壳体5的底座上设置有电动机7,电动机7的上方设置有托盘3,托盘3上设置带有试管插孔的板2,它最好用橡胶制成,当然,也可用其他弹性材料制成。板2设置有一系列的试管插孔,各插孔的直径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插孔的直径略小于试管的直径。钢丝1的一端与托盘3相连接另一端被固定于壳体5的底座上。电动机7、托盘3分别与定时器8和调速电位器9相连接。定时器8和电位器9固定在壳体5的内壁上,其调节旋钮置于壳体5的外部。通过紧固件4把吸盘底脚6设置在壳体5的外底座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下列有益效果。1.一次可同时测试多个试管中的试样,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免去了人工手持试管的操作,既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测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3.设置了定时器,免去操作人员的监视疲劳。4.设置了调速电位器,可根据试管内测试介质的容量,灵活调整混合速度。5.设置吸盘底脚,可使混合器与工作台紧密联接,防止了仪器的移动,使仪器更加安全可靠,方便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漩涡混合器,包括壳体、托盘、电动机,其特征是,所述托盘上设置带有试管插孔的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电动机相连接的定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带有试管插孔的板由橡胶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电动机相连接的调速电位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的底座四端设置有吸盘底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漩涡混合器,它包括壳体、托盘、电动机,所述托盘上设置带有试管插孔的板,该板由橡胶制成,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电动机相连接的定时器和电位器,壳体底座的四端设置有吸盘底脚。本技术的混合器用于混合少量的溶液或粉末,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劳动强度,安全可靠。文档编号B01F11/00GK2276370SQ9621435公开日1998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李俊明, 刘铁锁, 宋从祥 申请人:天津大学无线电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漩涡混合器,包括壳体、托盘、电动机,其特征是,所述托盘上设置带有试管插孔的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电动机相连接的定时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明刘铁锁宋从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