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4185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8 09:04
汽车减振器,包括支架外筒、两个导向套、阻尼器、防尘盖、缓冲块,所述阻尼器由工作缸、浮动活塞、活塞阀、油封、导向座、活塞杆、伸张限位装置组成,这些构件形成了阻尼器的高压气腔、工作上腔和工作下腔;所述支架外筒由筒体和底盖组成,并且筒体和底盖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了具有单筒减振器性能上的优点外,还解决了单筒减振器承受侧向力差的问题,使一种综合性能更优的单筒减振器在滑柱式悬架中得到应用,而且其成本低廉,应用简单方便,可实施性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振器,尤其是一种汽车减振器
技术介绍
现代汽车普遍采用的滑柱式悬架结构,集弹性功能、阻尼功能、支撑功能和导向功能等四大功能于一体。由于其结构简单,制造对准误差小而成为当今汽车悬架的主要形式。 作为悬架系的主要阻尼元件,减振器对车辆平稳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汽车滑柱式悬架结构的双筒式减振器,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在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在1996年9月出版的《汽车构造》(底盘部分)”中有较详细的论述, 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受结构的限制,滑柱(活塞杆)不能制作的太粗(一般直径为18mm到 25mm);它能承受一定的侧向力,但在受侧向力较大的时候,易出现发硬现象。2.这种减振器实现阻尼力通常采用四阀结构,即压缩阀、伸张阀、压缩补偿阀、伸张补偿阀;该种阀系结构存在一个阻尼滞后和空程性畸变的问题,尤其是在减振器高频低幅振动时,这一问题更严重。3.现在部分厂家采用给减振器充气的方法,通过增加减振器内部压强来提高补偿阀的响应速度来减小阻尼滞后和空程性畸变,效果是有一些,但不是太理想。目前应用于汽车的单筒减振器,其结构及原理,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9 月出版的《汽车构造》(底盘部分)”有较详细的论述,与双筒减振器相比,有以下优点1.由于采用浮动活塞,结构大为简化;2.在相同外径、产生相同阻尼力的前提下,比双筒减振器阻尼力稳定;3.单筒减振器中的高压氮气能减少车轮遇到冲击力时产生的高频振动,且有助于消除噪音,可以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轮胎的接地性;4.采用油气分离,可消除油液的乳化现象,完全消除了减振器高频时的空程性畸变现象,阻尼滞后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单筒减振器活塞杆进出工作腔带来的上下工作腔容积变化不相等是靠高压氮气腔膨胀与压缩来补偿的,所以活塞杆只能做得很细(一般直径小于13mm),它承受侧向力的能力差,目前单筒减振器还无法应用于滑柱式悬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振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汽车减振器,包括支架外筒、两个导向套、阻尼器、防尘盖、缓冲块。所述阻尼器由工作缸、浮动活塞、活塞阀、油封、导向座、活塞杆组成。具体结构形式是所述工作缸的上部设有浮动活塞,浮动活塞的上部为阻尼器的高压气腔,下方为液压减振器油充满的工作上腔和工作下腔,工作上腔和工作下腔由固接活塞杆的活塞阀隔开, 工作下腔的下方为油封,在油封的下方还设有导向座;所述活塞杆上端和活塞阀固接,贯穿通过油封和导向座。所述支架外筒由筒体和底盖组成,并且筒体和底盖固接,所述筒体内侧缸壁上固接两个导向套,同时两个导向套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防尘盖固接于筒体上端,所述阻尼器贯穿通过防尘盖和两个导向套的内孔,并能沿轴向滑动;所述活塞杆下端与底盖固接,所述活塞杆在与底盖固接处的一端套接有缓冲块,底盖底部设有排气孔;在支架外筒的内部形成一个空气腔。有益效果本技术除了具有单筒减振器性能上的优点外,还解决了单筒减振器承受侧向力差的问题,使一种综合性能更优的单筒减振器在滑柱式悬架中得到应用,而且其成本低廉,应用简单方便,可实施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汽车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汽车减振器,包括支架外筒、两个导向套5、阻尼器、防尘盖3、缓冲块10。所述阻尼器由工作缸1、浮动活塞2、活塞阀6、油封7、导向座8、活塞杆9组成。具体结构形式是所述工作缸1的上部设有浮动活塞2,浮动活塞的上部为阻尼器的高压气腔 21,下方为液压减振器油充满的工作上腔22和工作下腔23,工作上腔22和工作下腔23由固接活塞杆9的活塞阀6隔开,工作下腔23的下方为油封7,在油封7的下方还设有导向座 8 ;所述活塞杆9上端和活塞阀6固接,贯穿通过油封7和导向座8。所述支架外筒由筒体4和底盖11组成,并且筒体4和底盖11固接,所述筒体4内侧缸壁上固接两个导向套5,同时两个导向套5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防尘盖3固接于筒体4上端,所述阻尼器贯穿通过防尘盖3和两个导向套5的内孔,并能沿轴向滑动。所述活塞杆9下端与底盖11固接,所述活塞杆9在与底盖11固接处的一端套接有缓冲块10,底盖 11底部设有排气孔25 ;在支架外筒的内部形成一个空气腔M。当支架外筒受力Fy相对阻尼器的工作缸1上下移动时,因支架外筒的底盖11与活塞杆9固接,会同时推动活塞杆9及活塞阀6相对阻尼器的工作缸1上下移动。活塞阀 6沿工作缸1内壁上下滑动,使阻尼器工作缸1上下腔的油液产生压差,通过活塞阀6节流,产生伸张和压缩阻尼;同时,在支架外筒相对阻尼器的工作缸1上下移动时,空气腔M 的容积也发生会变化,通过底盖11上的排气孔25来进气和排气。当减振器在受力Fy的同时,又受侧向力内时,由阻尼器的工作缸1来提供侧向抗力,活塞杆9只受轴向力。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汽车减振器,包括支架外筒、两个导向套、阻尼器、防尘盖、缓冲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由工作缸、浮动活塞、活塞阀、油封、导向座、活塞杆组成,所述浮动活塞的上部为阻尼器的高压气腔,下方为液压减振器油充满的工作上腔和工作下腔,所述支架外筒由筒体和底盖组成,并且筒体和底盖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侧缸壁上固接两个导向套,同时两个导向套之间留有一定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固接于筒体上端,所述阻尼器贯穿通过防尘盖和两个导向套的内孔,并能沿轴向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端与活塞阀固接,贯穿通过油封和导向座,下端与底盖固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在与底盖固接处的一端套接有缓冲块,底盖底部设有排气孔。专利摘要汽车减振器,包括支架外筒、两个导向套、阻尼器、防尘盖、缓冲块,所述阻尼器由工作缸、浮动活塞、活塞阀、油封、导向座、活塞杆、伸张限位装置组成,这些构件形成了阻尼器的高压气腔、工作上腔和工作下腔;所述支架外筒由筒体和底盖组成,并且筒体和底盖固接。本技术除了具有单筒减振器性能上的优点外,还解决了单筒减振器承受侧向力差的问题,使一种综合性能更优的单筒减振器在滑柱式悬架中得到应用,而且其成本低廉,应用简单方便,可实施性强。文档编号F16F9/36GK202228581SQ20112027381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曙光 申请人:湖南易通减振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易通减振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