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毒环保的短期遗体防腐剂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68538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醇类为主的低毒环保型短期遗体防腐剂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遗体防腐剂主要由体积比例为60~75%的乙醇、5~20%的丙二醇、3~15%的有机酸、0~0.3%的香精、10~40%的蒸馏水和重量比为0.2~10%的尼泊金酯、0.3~3%的百里酚、0.5~3%甘露醇(或山梨醇)、0.05~0.5%低毒金属盐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采用浸泡法或灌注法对遗体(组织)进行防腐固定,通过主动脉(弓)灌注及胸腹腔注射防腐剂,起到迅速有效的消毒、防腐、保存作用。该防腐剂具有高效抗菌性,能有效防止细菌对遗体的腐蚀和组织的自溶,可作为组织细胞固定剂,适用于国内外殡仪馆及医学院校的短期遗体防腐或标本保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殡葬领域及人体解剖教学科研领域中的遗体防腐保存技术,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人或动物死后,尸体若未经防腐固定处理,很快就会发生组织自溶,腐败,逐渐解体。为防止细菌的腐蚀和组织的自溶,必须对遗体(尸体)、组织和解剖物进行防腐固定处理。遗体防腐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防止或减缓遗体腐败腐烂过程的进一步发展,使遗体保存在相对良好的状态并可防止可能发生的疾病传染,以便进行殡仪活动或解剖教学科研。目前,常用的防腐固定药物主要有甲醛、乙醇、甘油、苯酚等,其防腐固定的基本原理包括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干扰微生物的重要酶系统;破坏细菌细胞膜改变其渗透性等。由于每种药剂的防腐性能和方法各不相同,各有其优缺点,为了加强其功效,弥补其缺陷,往往将数种药物混合配制,以获得理想的效果。遗体(尸体)防腐剂研究现状已有综述发表(参考文献1:周雪媚,等.解剖科学进展,2008,14:457-460)。国内外普遍采用甲醛溶液(即福尔马林)作为遗体防腐剂配方的主要成分,如中国专利CN200810125376.X及美国Dodge系列防腐剂等。但甲醛防腐固定法存在组织硬而脆、弹性小,防霉效果差,且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慧李玉光周雪媚王永阔姜思朋刘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