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回气独立排放式弹簧制动气室的回气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6754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回气独立排放式弹簧制动气室的回气阀门,解决外界的有害物进入缸体,对缸体产生破坏作用,严重的威胁着蓄能腔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其特征是阀座轴向为通孔,通孔中设有孔阶,孔阶处设有阀口,阀口与阀座筒壁之间的轴向设有轴向气孔,阀座的筒壁端部设有与轴向气孔垂直的径向气孔,阀座内朝孔阶处的大直径通孔中装有阀套和阀门,阀门的一端与阀口贴合,阀门的另一端与阀套轴向设有的内孔配合,阀门内设有阀门弹簧,阀芯设置在阀座内朝孔阶处的小直径通孔的一端,阀芯朝阀门的一端设有导流孔。取消了活塞总成端盖,充分利用内部空间,密封可靠,不存在密封元件破坏性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内回气独立排放式弹簧制动气室的回气阀门
技术介绍
各类中重型载荷车辆上弹簧制动气室的应用,不仅保证了车辆行驶制动的安全, 而且提高了车辆停车的稳定性以及紧急制动的可靠性。正常行驶的车辆需要减速或停止行驶时,在制动控制阀的作用下,系统的压缩空气由行车制动进气口进入行车制动腔,推动推力盘向前运动,由制动器将气压转换为机械能,使车辆得以减速或停止行驶。与此同时,行车制动常压腔的容积不断减小,减小容积的空气通过行车制动常压腔上的通气孔向外排放,使行车制动常压腔保持常压状态;当行驶的车辆需要解除行车制动时,在制动控制阀的作用下,行车制动腔的压缩空气经管路系统, 由制动阀向外排放,推力盘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回位到零行程位置,行驶车辆的制动得以解除,行车制动常压腔通过通气孔保持常压,行车制动腔通过制动阀及管路系统保持常压。车辆需要进行驻车制动或紧急制动时,在手控制动元件的作用下,驻车制动腔20 的压缩空气,经手控元件向外排放,蓄能弹簧的压力得以释放,推动活塞杆、推力盘向前运动,由制动器将弹簧压力转化为机械能,使车辆实现驻车制动或紧急制动。与此同时,随着驻车或紧急制动的实现,弹簧腔的容积不断增大,增大容积的空气通过回气管,将行车制动常压腔的空气吸入补充,使弹簧腔保持常压状态;当驻车或紧急制动需要解除时,在手控元件的作用下,系统的压缩空气经驻车制动进气口进入驻车制动腔20,使蓄能弹簧压缩,回位弹簧推动推力盘随着活塞杆一起回位,驻车制动或紧急制动力得以放松,车辆的制动解除。与此同时,弹簧腔的容积减小,减小容积的空气通过回气管,经行车制动常压腔向外排放,使弹簧腔保持常压状态。正是回气管的这种回气、排气作用,使车辆能正常地实现行车制动、驻车制动或紧急制动。这种回气管连接着行车制动的常压腔和驻车制动的弹簧腔,也就是说两腔通过小孔与外界相通,由于车辆的工作环境存在着泥浆、污水、灰尘、沙粒等脏污物,车辆在进行驻车制动或紧急制动时,脏污物之类易通过行车制动的常压腔、回气管被吸入到驻车制动的弹簧腔,随着弹簧制动气室使用时间的推移,赃物淤积在弹簧制动气室的弹簧腔,赃物的淤积对驻车制动产生危害,如弹簧缸体内壁产生锈蚀,使制动性能失效; 弹簧缸体内壁产生磨损拉伤,使制动性能失效;活塞Y形圈早期磨损,使制动性能失效;赃污物和缸体内润滑脂混合产生垢结,使制动性能失效。人们又设计出如专利公告号为C拟846M3Y —种内呼吸式弹簧制动气室的改进, 其主要特征在于后气室壳体内的活塞杆穿透膜片式活塞并与推盘连接后构成活塞组件,膜片式活塞的边缘由后气室壳体与中壳体在连接时压合密封,后气室壳体的壳壁为封闭式, 活塞杆内设有气通道,呼吸腔通过活塞杆内的气通道与通气腔相通,通气腔与呼吸口相通, 储压腔与气口相通,此装置在活塞杆的端部设一单向阀,单向阀的缺陷在于依赖活塞杆超越中体上密封0形圈来实现进气和排气,存在必须有密封的补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即在进行驻车制动及制动解除时,蓄能腔空气的补充、排出都是通过缸体直接与外界交换,由于空气的交换是开放式的,无法很好的对蓄能腔进行有效地保护,外界的有害物不可避免地进入缸体,对缸体产生破坏作用,严重的威胁着蓄能腔的使用寿命。提供一种内回气独立排放式的弹簧制动气室结构,利用弹簧制动气室内设回气阀门,它取消了回气管,驻车制动弹簧腔不再与行车制动的常压腔相连,驻车制动缸体上不再设计有回气孔,缸体不与外界相通,避免外界赃物吸入到弹簧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内回气独立排放式弹簧制动气室的回气阀门,包括阀座、阀芯,其特征是所述的阀座轴向为通孔,通孔中设有阶梯孔,阶梯孔处设有阀口,阀口与阀座筒壁之间的轴向设有轴向气孔,阀座的筒壁端部设有与轴向气孔垂直的径向气孔,阀座内朝阶梯孔处的大直径通孔中装有阀套和阀门, 阀门的一端与阀口贴合,阀门的另一端与阀套轴向设有的内孔配合,阀门内设有阀门弹簧, 阀芯设置在阀座内朝阶梯孔处的小直径通孔的一端,阀芯朝阀门的一端设有导流孔。通孔中的阶梯孔即由大直径孔和小直径孔连接而成,阀口为一圆环面,圆环面位于大直径孔和小直径孔交接处的台阶端面上,轴向气孔位于比台阶端面直径大的环形槽中,这个环形槽就在阀口与阀座筒壁之间。轴向气孔由若干个小分孔组成,轴向气孔通往阀座的端部,这样也容易制作。径向气孔沿阀座端部圆周设置,空气从径向气孔到轴向气孔通往阀座的另一端。阀套固定在阀座内,阀套提供了阀门弹簧一端的固定位置和阀门移动的导向孔,阀套同时提供了空气从径向气孔进入活塞杆内腔的通道,当阀门的一端与阀口闭合时,便阻止空气从径向气孔进入活塞杆内腔。阀门弹簧为压缩弹簧,阀门弹簧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时,阀门与阀口闭合。工作时阀芯与阀座之间相互做轴向运动,当阀芯向阀座内移动至阀芯的一端导流孔超过阀口时,空气从从径向气孔通过导流孔进入活塞杆内腔的通道。作为优选,所述的阀芯的一端为法兰体,另一端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径与阀座阶梯孔处的小直径通孔一端配合,圆柱体的端面为主端面,法兰体与圆柱体相接处的端面为限位面,限位面至主端面的长度大于阀口到阀座端面的长度,当限位面与阀座贴紧时,轴向气孔与导流孔相通。法兰体的端面为副面,工作时副面与膜片相贴,所述的膜片是弹簧制动气室常压腔与行车制动腔之间的隔膜。限位面保证空气从从径向气孔进入活塞杆内腔时导流孔超出阀口与从径向气孔相通。作为优选,所述的阀座在与阀芯圆柱体配合的内孔中设有第二内密封圈,阀座的外径上设有连接螺纹,连接螺纹朝径向气孔方向的一端位置设有第二外密封圈。由于轴向气孔的端口是朝阀芯方向的,所以阀芯圆柱体与阀座配合的内孔之间设有第二内密封圈, 防止气体从两者配合处进入阀门中。连接螺纹是阀座与活塞总成中的活塞杆的一种连接方式,第二外密封圈防止气体从行车制动腔通过螺纹空隙进入活塞杆内腔中。作为优选,所述的轴向气孔设有若干个,轴向气孔通向阀座内的阶梯孔处大直径通孔部位,径向气孔沿阀座外径圆周设有若干个,径向气孔与轴向气孔相通,径向气孔的外端口与行车制动腔相通。轴向气孔朝阀口一端要比阀口平面低,不能影响阀门与阀口贴合时密封,径向气孔和轴向气孔同时加工,径向气孔与行车制动腔常通。作为优选,所述的阀门弹簧的一端定位在阀套的内孔轴向设有的端面上,阀门弹簧的另一端定位在阀门内孔中的弹簧座孔内。阀套的一端设一弹簧座,弹簧座中部是中通孔,阀门弹簧为锥形弹簧。作为优选,所述的阀门与阀口贴合的一端设有密封片,阀门上在设有密封片一端的中心轴向为进气中心孔。密封片固定在阀门的端部,密封片轴向中心同样是通气孔。作为优选,所述的阀套轴向中心的一端设有中通孔,阀套与阀门配合的内孔中设有第一内封圈,阀套的外径上设有外沟槽,外沟槽内设有第一外封圈,阀套的外径与阀座的内孔配合,阀套的轴向通过孔用挡圈固定在阀座的内孔中。阀套与阀座之间相互固定不动, 阀门的一端圆柱体在阀套内移动,内封圈套一在阀门与阀口贴合时保证空气不会从轴向气孔直接进入活塞杆内腔中,阀门与阀套内孔过渡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效效果是取消了传统产品活塞总成端盖,充分利用产品的内部空间, 密封性能可靠,不存在密封元件破坏性损伤,车辆在实现驻车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政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万丰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