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压接装置及部件压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6522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0:53
与各压接头对应设置的连杆机构具有:第一连杆构件,其一端与压接头的上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第二连杆构件,其具有与第一连杆构件的另一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且另一端在压接头的上方与连杆托架连结成转动自如;连结滑动部,其和第一连杆构件与第二连杆构件的连结部连结,其中,利用压接头驱动部沿着与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Y轴方向)一起驱动各连杆机构的连结滑动部,使各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沿着上下方向开闭,而使多个压接头一起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向液晶面板、PDP(Plasma Display Panel)、有机 EL(Electro-Luminescence)面板等基板压接部件的。
技术介绍
例如,在液晶面板的模块制造工序中,进行利用压接头对被各向异性导电带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ACF)(以下,称为导电带)预压接于基板上的驱动IC、 TCP (Tape Carrier Package)、COF (Chip on Film)、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等部件进行实压接的工序,在此种部件的实压接中使用专用的部件压接装置。在该部件压接装置中,利用沿上下方向动作的气压工作缸使压接头升降,通过使压接头从上方与基板抵接而将部件向基板压接。在此种部件压接装置中,已知有如下的结构,S卩,为了能够同时将多个部件向基板压接,而将多个压接头形成为并列设置状态并进行单元化,并利用沿上下方向动作的一个气压工作缸一起使该单元化后的多个压接头升降(例如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专利第3M9177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现有的部件压接装置中,存在如下的问题点,S卩,由于使压接头与基板抵接时的反作用力全部集中并作用于压接头驱动部(在此为一个气压工作缸),因此压接头驱动部需要使用能够耐受上述反作用力的刚性及强度大的大型的部件,这样会妨碍部件压接装置整体的紧凑化。而且,若压接头驱动部变得大型化,则难以使压接头高速地工作,因此存在基板的生产性可能会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压接头驱动部的小型化而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紧凑化和生产性的提高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如下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提供一种部件压接装置,使多个压接头从上方与通过保持基板的基板定位部进行了定位的基板的侧缘部抵接,而向基板压接部件,所述部件压接装置具备框架,其并列设置有多个压接头,并将多个压接头分别支承为升降自如;多个连杆机构,它们与各压接头对应设置,并使各压接头分别进行升降动作;压接头驱动部,其使各个连杆机构一起动作,而使多个压接头一起升降,各连杆机构具有第一连杆构件,其具有与压接头的上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第二连杆构件,其具有与第一连杆构件的另一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和在压接头的上方由框架支承为转动自如的另一端;连结滑动部,其和第一连杆构件与第二连杆构件的连结部连结,压接头驱动部沿着与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驱动各连杆机构的连结滑动部,使各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沿着上下方向开闭,而使多个压接头一起升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形态,提供一种第一形态所记载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框架具备第一框架,其将多个压接头分别支承为升降自如;第二框架,其与第一框架分体地构成,对压接头驱动部进行支承并将第二连杆构件的另一端支承为能够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形态,提供一种第一形态所记载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压接头驱动部具备第一滑动件,其沿着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第二滑动件,其与各连杆机构的连结滑动部连结,经由凸轮机构被第一滑动件驱动而使各连杆机构的连结滑动部沿着与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形态,提供一种第三形态所记载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各个压接头由框架支承为能够沿着并列设置方向移动,并且各个连杆机构由框架支承为能够沿着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移动,第二滑动件具有连结槽,该连结槽沿着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延伸形成,且将各个连结滑动部连结成沿着所述并列设置方向移动自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形态,提供一种第三形态所记载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压接头驱动部的凸轮机构是槽凸轮机构,该槽凸轮机构具有相对于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倾斜的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形态,提供一种部件压接方法,使升降自如地并列设置而由框架支承的多个压接头从上方与基板的侧缘部抵接,而向基板压接部件,其中,与各压接头对应设置的多个连杆机构具有第一连杆构件,其具有与压接头的上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第二连杆构件,其具有与第一连杆构件的另一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和在压接头的上方由框架支承为转动自如的另一端;连结滑动部,其和第一连杆构件与第二连杆构件的连结部连结,对于多个连杆机构,沿着与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驱动连结滑动部,使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沿着上下方向以打开的方式动作,从而使多个压接头一起下降,利用多个压接头对配置在基板的侧缘部的多个部件进行压接,之后,对于多个连杆机构,在所述水平方向上反向地驱动连结滑动部,使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沿着上下方向以关闭的方式动作,从而使多个压接头一起上升。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并列设置在框架上的多个压接头分别在构成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构5件和第二连杆构件的开闭动作的作用下进行升降。由此,能够使将压接头与基板的侧缘部的部件抵接时的反作用力的大部分作用于框架,从而减少作用于压接头驱动部的力。因此, 压接头驱动部可以使用刚性及强度小的小型的结构,能够实现部件压接装置整体的紧凑化。而且,由于能够实现使多个压接头一起动作的压接头驱动部的小型化,因此能够使压接头高速地工作,由此能够提高基板的生产性。而且,为了使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开闭而只要对连结滑动部沿着水平方向驱动即可,因此压接头驱动部能够形成为对连结滑动部沿着水平方向驱动的结构。因此,使多个压接头一起动作的压接头驱动部能够沿着空间比较富余的水平方向、即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延伸配置,因此从该方面出发,也能够实现部件压接装置整体的紧凑化。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形态和特征通过与关于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相关联的如下的记述变得明确。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局部省略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侧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局部省略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局部剖视部分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局部剖视部分侧视图。图8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具备的压接头驱动部的分解立体图。图8B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具备的压接头驱动部的立体图。图9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压接头驱动部具备的Y轴滑动件的俯视图。图9B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压接头驱动部具备的Y轴滑动件的仰视图。图9C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压接头驱动部具备的Y轴滑动件的剖视图(图9A的Y轴滑动件的A-A线剖视图)。图IO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具备的压接头驱动部的动作说明图(主要部分俯视图)。图IOB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具备的压接头驱动部的动作说明图(主要部分俯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动作说明图(主要部分侧剖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动作说明图(主要部分侧剖视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动作次序的流程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本昌宏垣田信行壁下朗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