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6203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低成本提供一种不产生干涉条纹且硬涂性、抗静电性和防反射性优异的光学层积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层积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层积体具有透光性基材、硬膜层(A)和硬膜层(B),上述硬膜层(A)和硬膜层(B)以叙述顺序位于上述透光性基材的一个面上,上述硬膜层(B)从与上述硬膜层(A)接触的部分起依次包含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B1)和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B2),上述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B1)与上述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B2)之间的边界为凹凸形状,上述无机微粒具有小于可见光波长的粒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CRT)、液晶显示器(IX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场发射显示器(FED)等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外表面通常设置有光学层积体, 所设置的光学层积体由具有防眩性、防反射性、抗静电性等各种性能的功能层构成。在这样的光学层积体中,赋予硬涂性的情况下,例如,在透光性基材上形成包含无机微粒的硬膜层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专利文献1)。在制作这样的单层硬膜层时,需要增加上述硬膜层的膜厚。但是,若增大上述膜厚,则光学层积体容易卷曲(翘曲),在将上述光学层积体粘贴到偏振元件上以制作偏振片时,存在难以利用辊进行粘贴的问题。另外,由于较厚的硬膜层中所含有的无机微粒量也增多,因而从成本的方面考虑是不利的。与此相对,已知形成两层硬膜层的光学层积体(专利文献幻。但是,为了以少量的无机微粒的添加而赋予硬涂性,例如,在上层(表面侧)中添加无机微粒时,上述上层与下层之间会产生折射率差。因此,使用上述光学层积体形成偏振片时,存在产生干涉条纹而外观不良这类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2-16054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5-83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低成本提供一种不产生干涉条纹且硬涂性、 抗静电性和防反射性优异的光学层积体。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层积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层积体具有透光性基材、硬膜层㈧和硬膜层(B),上述硬膜层㈧和硬膜层⑶以叙述顺序位于上述透光性基材的一个面上,上述硬膜层(B)从与上述硬膜层(A)接触的部分起依次具有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 (Bi)和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B2),上述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Bi)与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 (B2)之间的边界为凹凸形状,上述无机微粒具有小于可见光波长的粒径。上述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Bi)优选以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B》的粘合剂树脂作为主要成分,且具有可见光波长以上的平均厚度。上述硬膜层㈧的粘合剂树脂与硬膜层⑶的粘合剂树脂优选具有相容性。上述硬膜层㈧的硬度(Ha)、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Bi)的硬度(Hbl)和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B》的硬度0 优选满足下式(1),Ha ^ Hbl < Hb2 (1)。上述无机微粒的形状优选为念珠状。上述无机微粒优选为导电性无机微粒。硬膜层(B)中的上述无机微粒的含量优选为10质量% 80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层积体可以在硬膜层(B)的与硬膜层(A)相反侧还具有低折射率层。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层积体可以在硬膜层(B)的与硬膜层(A)相反侧还具有防污层。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其为具有偏振元件的偏振片,上述偏振片在上述偏振元件的表面具备上述光学层积体。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在最外表面具备上述光学层积体或者具备上述偏振片。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层积体的截面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层积体具有透光性基材1、硬膜层(A) 2和硬膜层(B) 3,上述硬膜层(A) 2和硬膜层(B) 3以叙述顺序位于上述透光性基材1的一个面上,硬膜层(B) 3具有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Bi) 4和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B2)5。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层积体中,硬膜层(B)3以特定的层结构具有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Bi) 4和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B》5。因此,能够形成硬度高、硬涂性优异的光学层积体。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B2) 5、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Bl)4和硬膜层(A)2是硬度不同的层,因而其结果,硬度低的层成为所谓的缓冲层,通过该缓冲层与硬度高的层的组合,能够形成硬涂性更优异的光学层积体。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层积体中,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Bl)4与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B2)5的边界为凹凸形状。因此,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Bl)4与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 (B2) 5即使具有折射率差,由于存在上述凹凸形状,也不会产生干涉条纹。此外,即使硬膜层(A)2与透光性基材1和/或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Bi) 4之间的界面产生了干涉条纹,通过上述凹凸形状所产生的漫射(拡散),能够减轻上述干涉条纹,从而能够形成外观良好的光学层积体。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层积体中,上述“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Bl)4与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B》5的边界为凹凸形状”是指,在对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层积体的厚度方向的截面进行观察时,在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Bi)4与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B》5的边界观察到凹凸形状。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层积体可能会在透光性基材1与硬膜层(A)2、硬膜层(A)2与硬膜层(B)3之间产生界面。界面在各层之间不具有物理或化学亲和时产生。特别是,有时各层的折射率差会产生较大影响,产生干涉条纹,导致外观不良。与此相对,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层积体由于存在上述凹凸形状,因而能够减轻干涉条纹,外观良好。另外,该凹凸形状是根据无机微粒的有无而形成的,在不含无机微粒的区域(Bl)4 与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B》5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面。在粘合剂树脂中分散有无机微粒的区域存在于凹部,凸部仅由粘合剂树脂构成,不存在无机微粒。由于为这样的凹凸形状,也不会产生因界面存在所导致的杂散光等问题,能够形成更优选的光学层积体。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边界取决于无机微粒的有无,因此在对硬膜层(B) 3的截面进行观察时,该边界或者混杂有点状、线状这两者,或者为点状,不形成完全的线状(界面)。此外,本专利技术中,将硬膜层分为2层,仅在上述含有无机微粒的区域(B》5中含有无机微粒。即,本专利技术中,在所需要的部位以最小限度含有上述无机微粒,因而从成本的方面考虑也是有利的。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层积体的各结构。<透光性基材>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层积体具有透光性基材。作为上述透光性基材,优选具备平滑性、耐热性、且机械强度优异的基材。作为形成上述透光性基材的材料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三乙酰纤维素 (TAC)、二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聚酰胺、聚酰亚胺、聚醚砜、聚砜、聚丙烯(PP)、环烯烃聚合物(COP)、环烯烃共聚物(COC)、聚甲基戊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缩醛、聚醚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或者聚氨酯等热塑性树脂。优选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三乙酰纤维素。上述透光性基材的厚度优选为20μπι 300μπι,更优选下限为30 μ m,上限为 200 μ m0对于上述透光性基材,为了提高与在其上方形成的层的粘接性,除了电晕放电处理、皂化、氧化处理等物理处理之外,也可以预先涂布锚定剂或底层涂料等涂料。〈硬膜层(A)>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层积体在上述透光性基材上具有硬膜层(A)。作为用于形成上述硬膜层(A)的粘合剂树脂,优选透明性的粘合剂树脂,例如,可以举出利用紫外线或者电子射线固化的树脂——电离射线固化型树脂、电离射线固化型树脂和溶剂干燥型树脂(热塑性树脂等仅通过使涂布时为了调整固体成分而添加的溶剂干燥就形成涂膜的树脂)之类的混合物、或者热固化性树脂。更优选电离射线固化型树脂。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树脂”的概念还包含单体、低聚物等树脂成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猪俣裕哉铃木裕子本田诚片桐博臣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