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55372 阅读:4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4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它是由油压机(1)、顶杆(2)、托料架(3)、环形车刀(4)组合构成,顶杆(2)垂直安装在油压机上(1),托料架(3)位于顶杆(2)、环形车刀(4)之间,所述的顶杆(2)、环形车刀(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托料架(3)上还设有棒料滑道(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棒料加温、剥皮、挤压等三个工序统筹安排,使总生产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省去了剥皮后棒料放置的区域,消除了剥皮棒料作为在制品积压的浪费,避免了剥皮后棒料的二次氧化及污染,提高了产品质量,剥下的棒皮成大面积的片状,而非传统的铝屑,既方便回收,又降低了重新熔化时的烧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铝棒表面进行剥皮除杂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挤压高品质产品时用的圆铝棒进行剥皮的装置,可在所有需对生产用铝棒进行剥皮的铝材厂广泛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铝挤压产品在汽车、电子电器、打印耗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铝挤压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内在品质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产品夹杂一直是铝挤压产品内在品质不良的重要原因,而所用来生产的铝棒表面的氧化皮及粉尘正是引起产品夹杂的根本原因。因此,所有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铝材厂都增加了一道工序,即在挤压生产前,将铝棒外表面的氧化皮连同粉尘一起剥掉,以保证用来生产的铝棒的清洁。而目前国内的多数铝材厂在对铝棒表面进行剥皮的时候,采用的是将铝棒表层用钢刷刷掉或者用车床车掉的办法。这两种加工方法的确可以将棒料表面处理干净,但花费的工时长、效率低,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剥皮后棒料的表面很粗糙,影响后续挤压产品的品质;剥下来的棒料表皮都已经变成了铝屑,即使打包成铝屑块,在重新投入熔炼炉进行熔化的时候,烧损也是相当严重的,是金属铝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用车床车削时,由于无法与挤压前的加热构成效率相匹配的产线,车皮完成后的铝棒必须单独放置等待生产,这样不仅占用厂房、积压在制品,更严重的是在车皮后的铝棒放置时间过久的情况下,表面将会沉积空气中的灰尘,并会发生再次氧化,达不到对棒料表面进行清洁的最初目的,使得剥皮这一工序变成了白白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铝棒剥皮工序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省时省力、劳动效率高、易操作、废料回收率高,且不会发生二次氧化及污染的铝棒的剥皮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是由油压机、顶杆、托料架、环形车刀组合构成, 顶杆垂直安装在油压机上,托料架位于顶杆、环形车刀之间,所述的顶杆、环形车刀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为保证铝棒平稳地给入到托料架上,在所述的托料架上还设有棒料滑道;所述的环形车刀安装在车刀底座上。为保证剥皮后的铝棒表面具有很高的光洁度,所述环形车刀的内环圆周上对称等间隔设置刀头,刀头的数量最好为6个;所述的刀头为小三角刀片本技术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具有一下优点(1)采用本技术对铝棒进行剥皮的时候,采用的方法不是用车床进行车削加工,而是用环形车刀直接将棒料的外层铝皮一次性完全剥掉,剥皮时所花的工时很短,对一支550mm长的铝棒进行剥皮的时间不会超过10秒钟;剥皮后铝棒的表面光洁度很高,十分平滑;剥下的部分是6片铝皮,而不是铝屑,这样既方便回收和打包,而且重熔的时候烧损量也很小,大大减少了浪费。(2)本技术对铝棒进行剥皮的时候,直接采用加热到挤压温度的棒料进行剥皮,由于剥皮时速度快,剥完后棒料的温度基本无下降,可以直接上挤压机进行热挤压。这样一来,省去了单独进行剥皮的人力和工时,也不需要为剥完皮的棒料单独划分出放置区域,剥皮后的棒料就不会造成在制品积压的浪费,也不会发生二次氧化及污染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示意图;图2为图1中环形车刀的结构简图。其中1 一油压机;2—可来回运动顶杆;3—托料架;4一环形车刀;5—车刀底座; 6—棒料滑道;7—刀头;8—棒料。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作详细说明。由图1所示的本技术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示意图并结合图2看出,本技术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是由油压机1、可来回运动顶杆2、托料架3、环形车刀4、车刀底座5、 棒料滑道6组合而成。可来回运动顶杆2垂直安装在油压机1上,托料架3位于可来回运动顶杆2、环形车刀4之间,可来回运动顶杆2、环形车刀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托料架3上还设有棒料滑道6 ;环形车刀4安装在车刀底座5上;环形车刀4的内环圆周上对称等间隔设置6个刀头7。本技术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在操作使用中,已加热至温度合格的棒料,经棒料滑道6滚入托料架3,操作工将棒料8的位置摆好,使棒料8与可来回运动顶杆2、环形车刀3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启动油压机1,驱动可来回运动顶杆2向棒料运动,在可来回运动顶杆2的推动下,棒料8前端进入环形车刀4,由于车刀的内径小于棒料8的外径,棒料8 的表皮将会被车刀剥掉。然后棒料8就可以直接上机进行挤压生产了。如图2所示的环形车刀的结构简图并结合图1看出,环形车刀的内环上有6个小刀头,将剥下的棒皮分成6片,这样棒皮就能轻松地从车刀上脱离下来,进行打包回收了。 剥皮完成后,可来回运动顶杆2退回最初位置,就可以进行下一支棒料的剥皮操作了。本技术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已在数条挤压生产线上使用,棒料从离开加热保温系统到剥皮完毕总共费时约20秒,一支棒料的上机挤压时间(包括辅助时间)约120 秒,这样一来,前后两支棒料间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剥皮以及棒料位置的转移等操作,只要在一支棒料挤压完成前20秒开始下一支棒料的剥皮操作,就可以保证剥皮后的棒料在温度基本不下降的情况下马上上机生产,不会发生二次污染及氧化,完全实现了棒料加热完毕——剥皮——上机挤压——下一支棒料加热完毕——剥皮——上机挤压的协调一致的产线化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油压机(1)、顶杆(2)、托料架(3)、环形车刀(4)组合构成,顶杆(2)垂直安装在油压机上(1),托料架(3)位于顶杆(2)、环形车刀(4) 之间,所述的顶杆(2)、环形车刀(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托料架(3)上还设有棒料滑道(6);所述的环形车刀(4)安装在车刀底座(5)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车刀(4)的内环圆周上对称等间隔设置6个刀头(7)。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7)为小三角刀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铝棒的剥皮装置,它是由油压机(1)、顶杆(2)、托料架(3)、环形车刀(4)组合构成,顶杆(2)垂直安装在油压机上(1),托料架(3)位于顶杆(2)、环形车刀(4)之间,所述的顶杆(2)、环形车刀(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托料架(3)上还设有棒料滑道(6)。本技术将棒料加温、剥皮、挤压等三个工序统筹安排,使总生产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省去了剥皮后棒料放置的区域,消除了剥皮棒料作为在制品积压的浪费,避免了剥皮后棒料的二次氧化及污染,提高了产品质量,剥下的棒皮成大面积的片状,而非传统的铝屑,既方便回收,又降低了重新熔化时的烧损。文档编号B23B5/12GK202224660SQ20112030715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吴小年 申请人:马鞍山市新马精密铝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年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新马精密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