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晶体管以及具备该光电晶体管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5150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21:07
一种光电晶体管,其源极电极和栅极电极设为彼此相同的电位,具备:透明电极,其以与沟道区域重叠的方式形成于层间绝缘膜的表面;以及刷新控制部,其在透明电极与栅极电极以及源极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由此使蓄积于沟道区域的透明电极侧部分的电荷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晶体管以及具备该光电晶体管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触摸面板装置作为设备的输入装置被关注。触摸面板装置一般已知有例如电阻膜方式、光学方式等。另外,以往已知:例如在液晶显示面板上层叠触摸面板装置,构成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具有厚度变大的问题。因此,已知如下情况:为了实现装置整体的薄型化,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中设置多个光传感器,由此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也具有触摸面板的功能。光传感器包括例如光电晶体管等。在具有上述触摸面板的功能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在不被遮光的区域中,电流在光传感器中流动,另一方面,在用户的手指等接触体接触而被遮光的区域中,电流不在光传感器中流动。利用该情况来探测接触位置(触摸位置)。但是,在光电晶体管等光传感器中具有如下问题:其特性由于使用而经时劣化,传感器灵敏度降低。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背光源和亮度调整用的光源,检测使背光源或者亮度调整用的光源单独地点亮的情况下的发光亮度,取得各光源的发光亮度之比,基于该亮度比的值的比较,调整(校正)对背光源提供的驱动电流的电流值来控制发光亮度。由此,即使是背光源的发光特性、光传感器的受光特性劣化的情况,也适当地维持显示光的亮度。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情况:在具备所谓的双栅型光电晶体管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在复位动作时对顶栅电极施加脉冲电压,另一方面,在读取动作时对底栅电极施加高电平的偏置电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7-250252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2-2599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光传感器对受光特性的经时劣化本身未进行任何改善的对策。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如下问题:为了适当维持显示光的亮度,另外需要亮度调整用的光源。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光电晶体管中,所检测的传感器精度降低不可避免。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良好地维持光电晶体管的受光特性。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透明电极和刷新控制部,使蓄积于沟道区域的上述透明电极侧部分的电荷减少。具体地,第1专利技术以光电晶体管为对象,上述光电晶体管具备:栅极电极,其形成于绝缘性基板上;栅极绝缘膜,其覆盖上述栅极电极;半导体层,其形成于上述栅极绝缘膜的表面,具有与上述栅极电极相对的沟道区域;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其分别覆盖上述半导体层的一部分;以及层间绝缘膜,其覆盖上述半导体层的沟道区域、上述源极电极以及漏极电极。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源极电极和上述栅极电极设为彼此相同的电位,具备:透明电极,其以与上述沟道区域重叠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层间绝缘膜的表面;以及刷新控制部,其在上述透明电极与上述栅极电极以及源极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由此使蓄积于上述沟道区域的上述透明电极侧部分的电荷减少。在第1专利技术中,当透射过透明电极的光射入半导体层的沟道区域时,在该半导体层中产生反偏置而使电流流动。通过检测该电流,能以规定的受光特性探测受光量。但是,该受光特性伴随使用而经时劣化。认为这是由于在沟道区域的透明电极侧部分蓄积了电荷。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刷新控制部在透明电极与栅极电极以及源极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由此使蓄积于沟道区域的透明电极侧部分的电荷减少。其结果是,能良好地维持光电晶体管的受光特性。第2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专利技术中,上述刷新控制部在使上述电荷减少时在上述透明电极与上述栅极电极、上述源极电极以及漏极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在第2专利技术中,利用上述刷新控制部不仅在透明电极与栅极电极以及源极电极之间,而且在透明电极与漏极电极之间也施加电压,所以能更有效地减少上述沟道区域的透明电极侧部分中的电荷。第3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或者第2专利技术所记载的光电晶体管中,上述刷新控制部每隔规定时间施加一次上述电压。在第3专利技术中,使基于上述刷新控制部的电压施加每隔规定时间进行一次,所以能更适当地将光电晶体管的受光特性维持为良好。另外,第4专利技术的对象为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备多个光电晶体管,构成为利用该光电晶体管检测显示画面中的接触体的触摸位置。上述光电晶体管具备:栅极电极,其形成于绝缘性基板上;栅极绝缘膜,其覆盖上述栅极电极;半导体层,其形成于上述栅极绝缘膜的表面,具有与上述栅极电极相对的沟道区域;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其分别覆盖上述半导体层的一部分;以及层间绝缘膜,其覆盖上述半导体层的沟道区域、上述源极电极以及漏极电极。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源极电极和上述栅极电极设为彼此相同的电位,具备:透明电极,其以与上述沟道区域重叠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层间绝缘膜的表面;以及刷新控制部,其在上述透明电极与上述栅极电极以及源极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由此使蓄积于上述沟道区域的上述透明电极侧部分的电荷减少。在第4专利技术中,当接触体与显示画面接触时,在其触摸位置(接触位置)外界光被接触体遮挡,所以电流在设于该触摸位置的光电晶体管中流动。通过检测该电流,能以规定的受光特性探测受光量。如上所述,该光电晶体管的受光特性经时劣化,但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刷新控制部在透明电极与栅极电极以及源极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由此使蓄积于沟道区域的透明电极侧部分的电荷减少。其结果是,能良好地维持光电晶体管的受光特性。第5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4专利技术中,上述刷新控制部在使上述电荷减少时在上述透明电极与上述栅极电极、上述源极电极以及漏极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在第5专利技术中,利用上述刷新控制部不仅在透明电极与栅极电极以及源极电极之间,而且在透明电极与漏极电极之间也施加电压,所以能更有效地减少上述沟道区域的透明电极侧部分的电荷。第6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4或者第5专利技术中,上述刷新控制部每隔规定时间施加一次上述电压。在第6专利技术中,使基于上述刷新控制部的电压施加每隔规定时间进行一次,所以能更适当地良好地维持光电晶体管的受光特性。第7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6专利技术中,上述刷新控制部每1垂直期间施加一次上述电压。在第7专利技术中,基于上述刷新控制部的电压施加按显示装置的每1垂直期间进行,所以能按每1画面的显示将光电晶体管的受光特性维持为良好的状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刷新控制部在透明电极与栅极电极及源极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由此使蓄积于沟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6.26 JP 2009-1527971.一种光电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具备:
栅极电极,其形成于绝缘性基板上;
栅极绝缘膜,其覆盖上述栅极电极;
半导体层,其形成于上述栅极绝缘膜的表面,具有与上述栅极
电极相对的沟道区域;
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其分别覆盖上述半导体层的一部分;以

层间绝缘膜,其覆盖上述半导体层的沟道区域、上述源极电极
以及漏极电极,
上述源极电极和上述栅极电极设为彼此相同的电位,
上述光电晶体管具备:
透明电极,其以与上述沟道区域重叠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层间绝
缘膜的表面;以及
刷新控制部,其在上述透明电极与上述栅极电极以及源极电极
之间施加电压,由此使蓄积于上述沟道区域的上述透明电极侧部分
的电荷减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晶体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刷新控制部在使上述电荷减少时在上述透明电极与上述
栅极电极、上述源极电极以及漏极电极之间施加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电晶体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刷新控制部每隔规定时间施加一次上述电压。
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川英树今井元村井淳人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