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偏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3870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3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线偏转装置,它包括本体(1)、通过螺钉固定于本体(1)的一侧的第一固定杆(3)以及第二固定杆(4)、以及通过转轴(41)固定于本体(1)以及第二固定杆(4)内侧的引线杆(2),第一固定杆(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孔(31),引线杆(2)上与定位孔(31)相对应的设置有定位凸起(21),引线偏转装置有两种状态,分别为工作状态、静止状态,当引线偏转装置呈摆动状态时,定位凸起(21)位于定位孔(31)的中间位置;当引线偏转装置呈静止状态时,定位凸起(21)位于定位孔(31)的两端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定位孔的设计可以使得引线杆的偏转准确,不会产生因摆动幅度过大会产生引线杆脱离轨道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弓I线偏转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用传统方法纺纱织布,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至今根据传统原理设计的纺纱织布机器,仍是世界纺织工业的主要设备。但是50年代以来,已经创造出一些新的工艺方法,部分地取代了传统方法,以高得多的效率生产纺织物,如转杯纺纱、无纺织布等。新的工艺方法孕育着新的纺织设备,新的纺织设备成熟与推广,织机在不断的改进,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引线装置可前后偏转摆动,其中定位效果不是很明显,由于摆动幅度过大会产生引线装置脱离预先设计好的轨道,从而导致一些织机运作不正常。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转准确且易定位的引线偏转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线偏转装置,它包括本体、 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的本体的一侧的第一固定杆以及第二固定杆、以及通过转轴固定于所述的本体以及所述的第二固定杆内侧的引线杆,所述的第一固定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的引线杆上与所述的定位孔相对应的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的引线偏转装置有两种状态,分别为工作状态、静止状态,当所述的引线偏转装置呈摆动状态时,所述的定位凸起位于所述的定位孔的中间位置;当所述的引线偏转装置呈静止状态时,所述的定位凸起位于所述的定位孔的两端位置。优选地,所述的引线杆的上端设置有滑动凸起,与所述的滑动凸起相对应的所述的本体上还设置有滑动槽。优选地,所述的本体的顶端还设置有限位器,且所述的限位器通过两端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的引线杆的两侧连接。优选地,所述的限位器为弹簧,当所述的引线杆呈静止状态时,所述的弹簧呈松弛状态;当所述的引线杆绕所述的转轴向一端偏转时,所述的弹簧与所述的引线杆偏转方向相反的一端呈绷紧状态,所述的弹簧通过连接杆作用于所述的引线杆相反的力。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定位孔的设计可以使得引线杆的偏转准确,且易定位,不会产生传统引线装置因摆动幅度过大会产生引线装置脱离预先设计好的轨道的现象,从而导致一些织机运作不正常。附图说明附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线偏转装置的处于静止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线偏转装置的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引线杆21-定位凸起;22-滑动凸起;3_第一固定杆;31-定位孔;4_第二固定杆;5-限位器;51-第一连接杆;52-第二连接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引线偏转装置,它包括本体1、通过螺钉固定于本体1 的一侧的第一固定杆3以及第二固定杆4、以及通过转轴41固定于本体1以及第二固定杆 4内侧的引线杆2,第一固定杆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孔31,引线杆2上与定位孔31相对应的设置有定位凸起21,引线偏转装置有两种状态,分别为工作状态、静止状态,当引线偏转装置呈摆动状态时,定位凸起21位于定位孔31的中间位置;当引线偏转装置呈静止状态时,定位凸起21位于定位孔31的两端位置。其中,引线杆2的上端设置有滑动凸起22,与滑动凸起22相对应的本体1上还设置有滑动槽。本体1的顶端还设置有限位器5,且限位器5通过两端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51、 第二连接杆52与引线杆2的两侧连接。限位器5为弹簧,当引线杆2呈静止状态时,弹簧呈松弛状态;当引线杆2绕转轴 41向一端偏转时,弹簧与引线杆2偏转方向相反的一端呈绷紧状态,弹簧通过连接杆作用于引线杆2相反的力。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引线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本体(1)、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的本体(1) 的一侧的第一固定杆(3)以及第二固定杆G)、以及通过转轴Gl)固定于所述的本体(1) 以及所述的第二固定杆(4)内侧的引线杆O),所述的第一固定杆C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孔(31),所述的引线杆( 上与所述的定位孔(31)相对应的设置有定位凸起(21),所述的引线偏转装置有两种状态,分别为工作状态、静止状态,当所述的引线偏转装置呈摆动状态时,所述的定位凸起位于所述的定位孔(31)的中间位置;当所述的引线偏转装置呈静止状态时,所述的定位凸起位于所述的定位孔(31)的两端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线杆O)的上端设置有滑动凸起(22),与所述的滑动凸起0 相对应的所述的本体(1)上还设置有滑动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的顶端还设置有限位器(5),且所述的限位器( 通过两端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51)、第二连接杆(52) 与所述的引线杆O)的两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线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器(5)为弹簧,当所述的引线杆( 呈静止状态时,所述的弹簧呈松弛状态;当所述的引线杆( 绕所述的转轴 (41)向一端偏转时,所述的弹簧与所述的引线杆(2)偏转方向相反的一端呈绷紧状态,所述的弹簧通过连接杆作用于所述的引线杆(2)相反的力。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线偏转装置,它包括本体(1)、通过螺钉固定于本体(1)的一侧的第一固定杆(3)以及第二固定杆(4)、以及通过转轴(41)固定于本体(1)以及第二固定杆(4)内侧的引线杆(2),第一固定杆(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孔(31),引线杆(2)上与定位孔(31)相对应的设置有定位凸起(21),引线偏转装置有两种状态,分别为工作状态、静止状态,当引线偏转装置呈摆动状态时,定位凸起(21)位于定位孔(31)的中间位置;当引线偏转装置呈静止状态时,定位凸起(21)位于定位孔(31)的两端位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定位孔的设计可以使得引线杆的偏转准确,不会产生因摆动幅度过大会产生引线杆脱离轨道的现象。文档编号D03D47/34GK102433660SQ20101029605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庚林 申请人:吴江市华英纺织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庚林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华英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