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缘襟翼增升装置支撑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33239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1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缘襟翼增升装置支撑机构,属于航空气动结构领域,包括丝杠、滑轨和滑轨架;丝杠与推动块螺纹连接,通过电机带动丝杠旋转;连接架与飞机后缘襟翼固定连接;滑轨架内部安装有上下两个滚轮架,滑轨穿叉在上下两个滚轮架的中间,滑轨的轨道包括水平轨道和沿圆弧弯曲向下轨道两部分,并在沿圆弧弯曲向下的轨道部分的底部安装有止动块;将滑轨固定安装于飞机机翼的加强翼肋上;滑轨架的一端通过耳片与后缘襟翼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直线-圆弧形滑轨为基本型,其直线段,后退量大,向下偏转角度小适用于飞机起飞时的要求。滑轨圆弧段后退行程短,向下偏转角度大,适于飞机着陆时大升力和大阻力的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航空气动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双通道干线客机的后缘襟翼增升装置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改善飞机的起飞降落性能,使飞机的起飞着陆速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以内, 在飞机机翼的前后缘上,布置了许多增升装置。包括前缘缝翼(1)、后缘襟翼O)。襟翼要实现这样的运动襟翼不仅要产生偏转,同时也要产生后退量。通常通过两种方法实现这一运动(1)通过直线+圆弧滑轨的导向完成后退、偏移运动。(2)将襟翼旋转轴置于襟翼安装点前方一定距离,由连杆机构先完成后退运动再完成向下偏转运动。这两种方案是现有飞机一贯采用的支撑方式,不过方案(1)中的大滑轨弯曲运动占用了大量空间影响包裹它的整流罩尺寸。同时型材滑轨的重量问题不可忽视。方案O)的支杆旋转机构对于零件的运动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性大,可靠性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后缘襟翼增升装置支撑机构, 简化通常模式的后缘襟翼支撑机构,改进机构模式。在保证增升装置达到相同运动位置的效果前提下,简化支撑机构,减少空间,这将大大改善整流罩对飞机气动影响,同时减轻重量,达到增升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后缘襟翼增升装置支撑机构,包括丝杠、滑轨和滑轨架;丝杠穿过固定连接在连接架上的推动块的中心通孔,丝杠与推动块螺纹连接,丝杠与电机连接, 通过电机带动丝杠旋转;连接架与飞机的后缘襟翼的固定连接;滑轨架内部安装有上下两个滚轮架,滑轨穿叉在上下两个滚轮架的中间,滑轨的轨道包括水平轨道和沿圆弧弯曲向下轨道两部分,并在沿圆弧弯曲向下的轨道部分的底部安装有止动块;将滑轨固定安装于飞机机翼的加强翼肋上;滑轨架的一端通过耳片与后缘襟翼连接。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后缘襟翼增升装置支撑机构,采用直线-圆弧形滑轨为基本型,其直线段,后退量大,向下偏转角度小适用于飞机起飞时的要求。滑轨圆弧段后退行程短,向下偏转角度大,适于飞机着陆进大升力(大后退、大弯度)和大阻力(大偏角) 的要求。(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后缘襟翼增升装置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形式用于单缝襟翼,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后缘襟翼增升装置支撑机构,一定程度上减小整流罩长度尺寸,只需要包容滑轨-滑轮架及作动器,与转轴铰链点位置无关。(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后缘襟翼增升装置支撑机构,滑轨-滑轮架集既要承受复杂的气动载荷,同时还要满足襟翼起飞、着陆的复杂运动要求,减小滑轨的圆弧尺寸半径一定程度上减轻结构较重的问题,避免了形状复杂。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后缘襟翼增升装置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 本技术中丝杠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 本技术中滑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 本技术中滑轨与滑轨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 本技术中滑轨、滑轨架和加强翼肋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丝杠;2-滑轨;3-滑轨架;4-推动块;5-连接架;6_后缘襟翼;7_滚轮架;8-滚轮;9-加强翼肋;10-止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后缘襟翼增升装置支撑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丝杠1、滑轨2和滑轨架3。如图2所示,所述的丝杠1穿过连接架5上固定连接的推动块4的中心通孔,并与推动块4螺纹连接,通过电机带动丝杠1旋转,推动推动块4沿丝杠平移,进而带动连接架5运动,连接架5通过与飞机的后缘襟翼6的固定连接,进而通过电机的控制,使后缘襟翼6沿滑轨2上直线运动后向下偏移转动。如图3所示,所述的滑轨架3内部安装有上下两个滚轮架7,上下两个滚轮架7中间包覆有滑轨2,即滑轨穿叉在上下两个滚轮架7的中间,如图4和图5所示,滑轨2的轨道包括水平轨道和沿圆弧弯曲向下轨道两部分,并在沿圆弧弯曲向下的轨道部分的底部安装有止动块10,用于防止滑轨架3在沿圆弧弯曲向下运动时由于重力作用发生脱落。滑轨2 的轨道方向为先顺气流水平方向运动后沿圆弧弯曲向下,将滑轨2固定安装于飞机机翼的加强翼肋9上,滑轨安装时其轨道方向沿顺气流方向固定安装于飞机机翼的加强翼肋9上; 所述的滑轨架3的一端通过耳片与后缘襟翼6连接,当后缘襟翼6在电机的带动下运动时, 后缘襟翼6通过与滑轨架3的连接,进而通过滚轮架7的滚轮8,在滑轨2的轨道上行进。滑轨2的沿圆弧弯曲向下轨道部分的圆弧段相对常规飞机滑轨中圆弧段半径缩小,使后缘襟翼6绕滑轨的沿圆弧弯曲向下轨道近似转动。所述的上下两个滚轮架7上分别安装有四个滚轮8,使得滑轨2运动更加流畅,减小摩擦阻力。本技术通过滑轮架3沿固定在加强翼肋9上的滑轨2运动实现后缘襟翼6运动。该滑轨-滑轮架式实际上是四连杆机构的一种综合和简化,它有较长行程的直线段,能够提供后缘襟翼6在起飞小角度运动时的大后退量,可以增加机翼面积、减小阻力,提高飞机的升阻比。权利要求1.一种后缘襟翼增升装置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杠、滑轨和滑轨架;丝杠穿过固定连接在连接架上的推动块的中心通孔,丝杠与推动块螺纹连接,丝杠与电机连接,通过电机带动丝杠旋转;连接架与飞机的后缘襟翼的固定连接;滑轨架内部安装有上下两个滚轮架,滑轨穿叉在上下两个滚轮架的中间,滑轨的轨道包括水平轨道和沿圆弧弯曲向下轨道两部分,并在沿圆弧弯曲向下的轨道部分的底部安装有止动块;将滑轨固定安装于飞机机翼的加强翼肋上;滑轨架的一端通过耳片与后缘襟翼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缘襟翼增升装置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两个滚轮架上分别安装有四个滚轮。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后缘襟翼增升装置支撑机构,属于航空气动结构领域,包括丝杠、滑轨和滑轨架;丝杠与推动块螺纹连接,通过电机带动丝杠旋转;连接架与飞机后缘襟翼固定连接;滑轨架内部安装有上下两个滚轮架,滑轨穿叉在上下两个滚轮架的中间,滑轨的轨道包括水平轨道和沿圆弧弯曲向下轨道两部分,并在沿圆弧弯曲向下的轨道部分的底部安装有止动块;将滑轨固定安装于飞机机翼的加强翼肋上;滑轨架的一端通过耳片与后缘襟翼连接。本技术采用直线-圆弧形滑轨为基本型,其直线段,后退量大,向下偏转角度小适用于飞机起飞时的要求。滑轨圆弧段后退行程短,向下偏转角度大,适于飞机着陆时大升力和大阻力的要求。文档编号B64C13/28GK202213714SQ20112032794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日专利技术者刘沛清, 屈秋林, 张瑞华, 田云, 黄衫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华黄衫田云刘沛清屈秋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