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全海专利>正文

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304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雾器。其包括:波形折流板;波形折流板由多个波形的叶片排列而成,各叶片的间距为4-10mm,各叶片设于矩形框架上,波形折流板包括上下设置的至少2个,波形折流板的上方和/或下方设有喷淋式的洗涤器。气体流经除雾器的波形折流板时,通过折流与气体的惯性实现气液分离,从而达到波形叶片对液滴的捕集。故而,能有效去除湿法处理后废气中的液滴,并使废气排放湿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同时由于气体中的杂质往往被液滴所吸附,因此能去除排放气体中的杂质的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雾器,特别涉及一种湿法废气吸收处理用的除雾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常采用吸收液对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处理,如^咸-氯法工艺,以磁j容 液为吸收液,对有色金属冶炼生产中产生的氯气,氯化氢的吸收中和,采 用石灰石溶液对锅炉氧化物烟气的吸收中和,湿法废气处理工艺,均取得 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在废气治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湿法废气处理面临着一个新的技术难题,即经处理后的废气排放湿度需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其废气排放含湿量应小于100mg/Nm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种有效去除湿法处理后废 气中的液滴,使废气排放湿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并能去除其中的杂质的 除雾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雾器,包括波形 折流板;波形折流板由多个波形的叶片排列而成。所述的各叶片的间距为4-10mm。 所述的各叶片设于矩形框架上。 所述波形折流板包括上下设置的至少2个。 所述波形折流板的上方和/或下方设有喷淋式的洗涤器。 所述洗涤器包括至少两段喷淋管,各喷淋管上设有喷头。 所述叶片的内侧面的上端部设有上倒刺,其外侧面的下端部设有下倒 刺,叶片通过上倒刺和下倒刺设于矩形框架上。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 新型的除雾器中,气体流经除雾器的波形折流板时,通过折流与气体的惯性实现气液分离,从而达到波形叶片对液滴的捕集。故而,能有效去除湿 法处理后废气中的液滴,并使废气排放湿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同时由于 气体中的杂质往往被液滴所吸附,因此能去除排放气体中的杂质的效果。(2)本技术的除雾器中,各波形叶片的间距为4-10mm,该间距能确保 对液滴捕集的效果。(3)本技术的除雾器中,波形折流板包括上下设 置的至少2个,能进一步确保除湿效果。(4)波形折流板的上方和/或下方 设有洗涤器,能有效地洗涤波形折流板的叶片上的杂物,保持叶面气流畅 通。(5)波形折流板的叶片通过上倒刺和下倒刺设于矩形框架上,结构简 单且安装方便。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 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技术的除雾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图2的B向视图4为本技术的除雾器的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技术的除雾器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6为本技术的除雾器的喷淋管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6,本实施例的除雾器,包括波形折流板l;波形折流板l由多 个波形的叶片1-l排列而成,所述的各叶片1-1的间距为6mm。所述的各叶片1-1设于矩形框架1-2上,所述波形折流板1包括上下 设置的至少2个。所述波形折流板1的上方和/或下方设有洗涤器2,所述洗涤器2包括 至少两段喷淋管2-1,各喷淋管2-1上设有喷头2-2。气体流经除雾器的波形折流板时,通过折流与气体的惯性实现气液分 离,从而达到波形叶片对液滴的捕集。故而,能有效去除湿法处理后废气 中的液滴,并使废气排放湿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同时由于气体中的杂质 往往被液滴所吸附,因此能去除排放气体中的杂质的效果。所述叶片i-i的内侧面的上端部设有上倒刺1-10,其外侧面的下端部 ^L有下倒刺1-11,叶片l-l通过上倒刺1-10和下倒刺1t11-没于矩形框架 卜2上。所述除雾器按吸收塔圆周面积的要求,置于吸收塔上部的适当位置,平 等距离设置一至二层由波形折流板构成的捕集层,矩形框架置于一支撑钢 架上,便于安装。上支撑钢架为"H"型,由钢架的腹板上平面为承重面。所述矩形钢框架、喷头均有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喷淋管由不锈钢管复 合聚偏二氟乙烯制成。除雾器支撑钢架"H"设置,能减少钢架对气体穿透的阻档,避免因钢架面积过大而使气体折流而产生气体旋流影响气液分离效果,最终影响液 滴捕集效果。洗涤器的设置,能有效地洗涤除雾器叶面上的杂物,保持叶面气流畅通。 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 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 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 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波形折流板(1);波形折流板(1)由多个波形的叶片(1-1)排列而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叶片(1-1) 的间3巨为4-10mm。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叶片(1-1) 设于矩形框架(1-2 )上。4、 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折流 板(1 )包括上下设置的至少2个。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折流板(l) 的上方和/或下方设有洗涤器(2)。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器(2)包 括至少两段喷淋管(2-1),各喷淋管(2-1)上设有喷头(2-2)。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1)的 内侧面的上端部设有上倒刺(1-10),其外侧面的下端部设有下倒刺(1-11 ), 叶片(1-1 )通过上倒刺(1-10 )和下倒刺(1-11 )设于矩形框架(1-2 ) 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除雾器。其包括波形折流板;波形折流板由多个波形的叶片排列而成,各叶片的间距为4-10mm,各叶片设于矩形框架上,波形折流板包括上下设置的至少2个,波形折流板的上方和/或下方设有喷淋式的洗涤器。气体流经除雾器的波形折流板时,通过折流与气体的惯性实现气液分离,从而达到波形叶片对液滴的捕集。故而,能有效去除湿法处理后废气中的液滴,并使废气排放湿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同时由于气体中的杂质往往被液滴所吸附,因此能去除排放气体中的杂质的效果。文档编号B01D45/00GK201223752SQ20082004038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徐全海 申请人:徐全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波形折流板(1);波形折流板(1)由多个波形的叶片(1-1)排列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全海
申请(专利权)人:徐全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