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式触头铆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2951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式触头铆接夹具,包括移动板(1)、与所述移动板(1)活动连接的夹具体(2),所述的夹具体(2)包括夹紧块(3)、位于所述夹紧块(3)之间的立柱(4)、和设置在夹紧块(3)上的锁紧螺母(31),所述的立柱(4)端头设有二柱销(41),所述的二柱销(41)与铆压头(42)固定连接,使用排式触头铆接夹具后,接触片两边平行度为0.1mm—0.2mm直径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益,保证产品之间的高导电率,低电阻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式触头铆接夹具
技术介绍
目前该产品为三只立柱销铆接在两片固定板上,原加工方式为手工单只铆接,而手工铆接的单只零件,由于是一只只铆接,易造成三只立柱铆后高度不一致,使后来装配接触片不平行,影响总装后产品之间相互接触不良,容易烧坏产品,而且工作效率低,每班只能生产20只左右,不能满足市场的大批量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三立柱一次性装夹,逐一铆接且减少铆接时的震动对产品的影响,保证尺寸一致性的一种梅花触头铆接夹具。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排式触头铆接夹具,包括移动板、 与所述移动板活动连接的夹具体,所述的夹具体包括夹紧块、位于所述夹紧块之间的立柱、 和设置在夹紧块上的锁紧螺母,所述的立柱端头设有二柱销,所述的二柱销与铆压头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使用排式触头铆接夹具后,接触片两边平行度为0. Imm-0. 2mm直径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益,保证产品之间的高导电率,低电阻率。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和图2,一种排式触头铆接夹具,包括移动板1、与所述移动板1活动连接的夹具体2,所述的夹具体2包括夹紧块3、位于所述夹紧块3之间的立柱4、和设置在夹紧块 3上的锁紧螺母31,所述的立柱4端头设有二柱销41,所述的二柱销41与铆压头42固定连接。其工作原理为手工用锁紧螺母31,锁紧夹紧块3,夹持好工件5进行铆接,减小铆接时震动移动夹具体可连续铆接,确保在铆压力一致的情况下铆接两边,可使铆头直径大小、尺寸一致,保证了两边长度尺寸精度在0. 1-0. 2mm范围内。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排式触头铆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板(1)、与所述移动板(1)活动连接的夹具体(2),所述的夹具体(2)包括夹紧块(3)、位于所述夹紧块(3)之间的立柱(4)、和设置在夹紧块(3)上的锁紧螺母(31),所述的立柱(4)端头设有二柱销(41),所述的二柱销 (41)与铆压头(42)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排式触头铆接夹具,包括移动板(1)、与所述移动板(1)活动连接的夹具体(2),所述的夹具体(2)包括夹紧块(3)、位于所述夹紧块(3)之间的立柱(4)、和设置在夹紧块(3)上的锁紧螺母(31),所述的立柱(4)端头设有二柱销(41),所述的二柱销(41)与铆压头(42)固定连接,使用排式触头铆接夹具后,接触片两边平行度为0.1mm—0.2mm直径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益,保证产品之间的高导电率,低电阻率。文档编号B21J15/38GK202212522SQ20112027983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韩瑞 申请人:靖江市海源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瑞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海源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