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成型模结构和加压成型工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1387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加压成型模结构和加压成型工件的方法。一种加压成型模结构,其包括成对的加压下模和加压上模,所述加压下模和所述加压上模能彼此相对移动,其中,传送到所述加压下模和所述加压上模之间的部分中的工件被加压成型以形成成型后工件。凹部形成于所述加压下模的成型表面,真空稳定器的吸盘被设置到形成于所述加压下模的所述成型表面的所述凹部,其中,所述吸盘至少在所述加压成型模被打开时弹性地吸住并保持所述工件,以使所述工件的姿态稳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金属加压模的制造技术,特别地涉及一种加压成型模结构和一种加压成型工件的方法,其中板状工件被加压成型以形成具有三维形状的产品工件。
技术介绍
在汽车工业中,已经采用了使用诸如多工位加压机(transfer pressing machine)和串联加压机(tandem pressing machine)等加压机的用于加压成型和加工材料的制造技术。在多工位加压机的情况下,使用包括例如成型步骤、切断步骤、弯曲步骤和穿孔(冲孔)步骤的4步-4模型自动加压线。工件依次地在自动加压线的各模中经受加压加工。当提高这些加压机中的操作速度以提高生产效率时,诸如成型步骤等各步骤的操作速度以及加压上模相对于加压下模的升降速度也被提高。然而,当诸如成型步骤等各步骤的操作速度被提高时,在打开加压成型模时可能出现工件被拉向加压上模或工件的一部分被粘到加压上模的情况,使得工件在加压上模和加压下模之间随意地移动。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工件从加压成型模飞出的情况。另外,当工件随意地移动并且被移位时,难以将工件从在前步骤的加压成型模取出并且将工件设置到在后(下一)步骤的加压成型模中。无论如何,不能准确地进行工件的设置。因此,难以提高加压机的操作速度,使得操作速度的速度加快被限制到某程度。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加压机的操作速度,已经提出使用加压机用吸盘的工件保持技术,所述技术被用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多工位加压机的弯曲步骤中。专利文献1公开的加压机不针对成型步骤中使用的加压成型模,而是针对弯曲步骤中使用的加压成型模。该加压成型模包括容置于加压下模的下模体中的气缸;通过气缸的作用而上下移动的工件升降器,以及设置到工件升降器的吸盘。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具有多个抽吸机构的工件定位装置,各所述抽吸机构包括固定到夹具的缸体;以及吸盘,由所述吸盘抽吸并保持板状工件。现有技术文献日本特开平10-7633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856M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的加压机中使用的加压成型模包括用于使工件升降器上下移动的气缸以及以与该工件升降器的运动同步的方式进行0N/0FF操作的吸盘,由此,当工件升降器操作时,吸盘吸住工件并将工件保持在预定位置。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加压机中,控制用于将工件进给并输送到弯曲步骤中的加压成型模中的进给和输送装置的操作定时、工件升降器的操作定时以及吸盘的操作定时,由此控制加压上模的升程,使得控制操作变得复杂,难以甚至不能将所述加压机应用到成型步骤中的加压成型模。专利文献2公开的工件定位装置不被认为能够应用到成型步骤中的加压装置,因此该工件定位装置不能被应用到加压装置。即使假设工件定位装置能够被应用到加压设备,加压装置的加压成型模的移动速度也完全不能提高。即使将工件定位装置固定到加压设备的加压下模,当吸盘发生抽吸欠缺或抽吸(真空)被释放时,吸盘由于弹簧的动作而向上移动,使得工件粘到加压上模或促进工件粘到加压上模。因此,不可能抑制工件的跳起(跳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结构和方法能够防止在打开加压成型模、工件被拉向加压成型模时工件发生位置偏移。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结构和方法能够防止工件发生位置偏移或变形,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压机的操作速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压成型模结构,其包括成对的加压下模和加压上模,所述加压下模和所述加压上模能彼此相对移动,其中,传送到所述加压下模和所述加压上模之间中的部分的工件被加压成型以形成成型后工件,所述加压成型模结构包括凹部,其形成于所述加压下模的成型表面;以及真空稳定器的吸盘,所述吸盘被设置到形成于所述加压下模的所述成型表面的所述凹部;其中,所述吸盘至少在所述加压成型模被打开时弹性地吸住并保持所述工件,以使所述工件的姿态稳定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加压成型模结构加压成型工件的方法,所述加压成型模结构包括成对的加压下模和加压上模,所述加压下模和所述加压上模能彼此相对移动,其中,传送到所述加压下模和所述加压上模之间的部分中的工件被加压成型以形成成型后工件,所述加压成型模结构包括凹部,其形成于所述加压下模的成型表面;以及真空稳定器的吸盘,所述吸盘被设置到形成于所述加压下模的所述成型表面的所述凹部,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至少在所述加压成型模被打开时吸住并保持所述工件;以及通过吸住并保持所述工件的所述吸盘的作用使所述工件的姿态稳定化。根据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能够具有下面的有益效果。即,当打开用在加压设备中的加压成型模时,能够防止工件粘到加压成型模,并且加压设备具有良好响应。另外,能够防止工件的位置偏移和变形,由此使工件的姿态稳定化,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压设备的操作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解释使用加压设备时顺次的各加压步骤的流程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示出用在成型步骤用的加压设备中的成对加压成型模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用在加压设备的用于执行成型步骤的加压成型模中的真空稳定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A是示出构成加压设备的加压成型模的升程(起落长度)和加压设备的轴角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图,图4B是示出进给/输送装置的操作定时和操作范围(操作时间) 与加压设备的工件升降器和真空稳定器的操作定时和操作范围(操作时间)之间关系的示例的图。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构成加压设备的加压成型模的成型步骤的操作的剖视图,图5A是示出通过加压成型模加压成型时的操作的图,图5B是示出当打开加压成型模、 升高加压上模时的操作的图。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用在加压设备中的加压成型模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6A是示出吸盘吸住之前阶段的设置到形成于加压成型模的加压下模的模成型表面的凹部的真空稳定器的吸盘的布局示例的剖视图,而图6B是示出吸盘吸住阶段的吸盘的布局示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将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的实施方式。图1是解释加压设备10的顺次的各加压步骤流程的工艺流程图,加压设备10构成多工位加压机(线)。该加压设备10用于加压成型板状工件以获得具有期望形状的产品工件。加压设备10基本上通过诸如包括成型步骤11、切断步骤12、弯曲步骤13和穿孔 (冲孔)步骤14的“4步-4模”等自动加压线的制造步骤而构造。加压设备10用于通过将工件依次地进给到进行各加压步骤的各成型模中而获得期望的产品形状。根据将要通过加压设备10成型的产品的形状,必要时,进行切断操作和部分成型操作两者的加压成型模可以用作切断步骤12的加压切断模。另外,进行部分成型操作和穿孔(冲孔)操作两者的加压成型模用作穿孔步骤14的加压穿孔模。作为成型步骤11中的加压成型模16,图2和图3所示的加压下模17和加压上模 18被设置成能彼此相对移动。图2示出加压上模18相对于固定的加压下模17上下地移动的运动示例。图2所示的加压设备10构成多工位加压机(线),并且用于输送工件W的梭式输送机(未示出)被设置到邻近的加压设备10之间的部分。从箭头1所示的方向将工件 (板)W载入和送给到加压机10的加压成型模16中,然后朝箭头0所示的方向载出和送出工件W。具体地,通过诸如梭式输送机(未示出)等自动输送装置的作用将板状材料工件 W载入到加压设备10的加压成型模16的加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健吾铃木秀美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