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09908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04:32
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保持辊、输送装置、保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翻转装置以及控制器。上述保持辊将记录介质保持在表面的同时旋转。上述保持装置将上述记录介质按压在上述保持辊的表面上并使上述记录介质保持在上述保持辊的表面上。上述控制器控制在通过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面上形成图像时,以第一按压力将上述记录介质按向上述保持辊,在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面上形成了图像之后,通过上述翻转装置使上述记录介质翻转后,在通过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介质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时,以小于第一按压力的第二按压力将上述记录介质按向上述保持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
技术介绍
作为喷墨记录装置,存在如下的喷墨记录装置在将记录介质保持在保持辊的表面的状态下使保持辊旋转从而沿保持辊的外周输送纸张等记录介质,并利用设置于保持辊的外周部分的图像形成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在该喷墨记录装置中,通过具有例如按压机构、吸附机构(attraction mechanism)的保持装置,将记录介质按压在保持辊的表面使其贴紧,将记录介质吸附在保持辊的表面上,从而使记录介质保持在保持辊的表面上。在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中还存在如下的双面印刷的喷墨装置设置有用于使记录介质翻转的翻转装置,在记录介质的一个主面上形成图像之后,使记录介质的正反面翻转后再次使其保持在保持辊的表面上,以在另一个主面上形成图像。在双面印刷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将供给了油墨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按向保持辊。此时,如果将记录介质按向保持辊的按压力较大,则导致油墨会转印到保持辊上,从而引起图像质量降低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保持辊,将记录介质保持在表面的同时旋转;输送装置,用于沿包括所述保持辊的外周部分的输送路径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保持装置,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按压在所述保持辊的表面上,使所述记录介质保持在所述保持辊的表面上;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向保持在所述保持辊的表面上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油墨以形成图像;翻转装置,用于使所述记录介质的正反面翻转;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在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第一面上形成图像时,以第一按压力将所述记录介质按向所述保持辊,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第一面上形成了图像之后,通过所述翻转装置使所述记录介质翻转后,在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介质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时, 以小于第一按压力的第二按压力将所述记录介质按向所述保持辊。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上述喷墨记录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的CPU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进行说明。在各图中放大、缩小或省略概略地示出了适当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上述喷墨记录装置1的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1例如是在输送记录介质即纸张P的同时进行图像形成等各种处理的装置。喷墨记录装置1包括构成轮廓的框体(housing) 10、设置于框体10 内部的作为纸张供给部的供纸盒11、设置在框体10上部的作为排出部的排纸托盘12、将纸张P保持在外表面上并旋转的保持辊(鼓)13、沿从供纸盒11通过保持辊13的外周到达排纸托盘12形成的规定的输送路径Al输送纸张P的输送装置14、以及使从保持辊13剥离的纸张P的正反面翻转后再次供给保持辊13的表面的翻转装置18。在保持辊13的外周部分,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设置有用于将纸张P按压在保持辊13的外表面以使保持辊13的表面(外周面)吸附并保持纸张P的保持装置15、用于在保持于保持辊13的外表面上的纸张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16、用于对纸张P进行除电并从保持辊13将其剥离的除电剥离装置17、以及用于清洁保持辊13的清洁装置19。输送装置14具有沿输送路径Al设置的多个引导部件21 23和多个输送用辊 24 四。作为输送用辊而设置有拾取辊M、供纸辊对25、定位辊对沈、分离辊对27、输送辊对28以及排出辊对四。这些输送用辊M 四通过输送用电机71的驱动而进行旋转, 从而将纸张P沿输送路径Al向下游侧输送。在输送路径Al上的定位辊对沈的夹持处附近设置有用于检测纸张P的前端位置的纸张位置传感器57。此外还设置有由用户可以设定各种项目的操作面板55。另外,在喷墨记录装置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喷墨记录装置1内的温度的作为温度检测部的温度传感器 58。除此之外,在各部位配置有用于监视纸张输送状况的传感器等。保持辊13包括旋转轴13a、用导体即铝形成为圆筒状的圆筒框架31、以及形成在圆筒框架31的表面上的薄的绝缘层32,保持辊13构成为在轴向上具有一定长度的圆筒状。 圆筒框架31接地,作为通过带电辊37带电时的反电极而将电位保持为0V。保持辊13通过在将纸张P保持在其表面上的状态下旋转来输送纸张P。这里,通过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沿外周向顺时针方向输送纸张P。保持装置15包括用于将纸张P按向保持辊13的按压装置33、以及相对于输送纸张P的方向在按压装置33的下游侧利用带电的静电力将纸张P吸附在保持辊13上的吸附装置;34。按压装置33包括旋转轴35c、与保持辊13的下方的表面相对配置的按压辊35 (按压部件)、以及驱动按压辊35的后述按压电机36。按压辊35例如包括从旋转轴到外周面的距离呈多阶段变化的凸轮。按压辊35根据其旋转角度可以在以下三种状态间转换用第一按压力按压保持辊13的表面的第一状态、用小于第一按压力的第二按压力按压的第二状态、以及通过与保持辊13分离以解除按压力的第三状态。将施加在按压辊35和保持辊13之间的负荷设定为纸张P不变形且图像质量不下降的适当值。在纸张P通过保持辊13与按压辊25之间的夹持部时,纸张P被按压辊35按向保持辊13,从而纸张P在展平褶皱的同时与保持辊13的表面贴紧。 为了防止带电后的纸张P的电荷通过按压辊35泄漏,而用由绝缘材料形成的绝缘层3 覆盖按压辊35的凸轮(cam) 35a的外周面。吸附装置34具有与按压辊35的下游侧相邻配置的带电辊37。带电辊37具有与旋转轴13a平行地延伸且能带电的金属制的带电轴37a和形成在带电轴37a的外周的表层部37b,带电辊37与保持辊13的表面相对配置。可以转换向带电辊37供应电荷的供给状态,并且带电辊37可以在与保持辊13的表面接触分离的方向上移动。一旦在带电辊37接近保持辊13的状态下向带电辊37供电,则带电辊37与接地的圆筒框架31之间产生电位差,从而产生将纸张P吸附在保持辊13的方向上的静电力(带电)。通过该静电力使纸张P吸附在保持辊13的表面上。图像形成装置16具有在带电辊37的下游侧与保持辊13的表面的上方部分相对配置的多个喷墨头39c、39m、39y、39b。在此分别设置有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这四种颜色的喷墨头39c、39m、39y、39b。四种颜色的喷墨头39c、39m、39y、39b从以规定的间距设置的喷嘴向纸张P喷出油墨以形成图像。除电剥离装置17包括用于对纸张P进行除电的除电装置41、和用于在除电后从保持辊13的表面剥离纸张P的剥离装置42。除电装置41设置在输送纸张的方向上的图像形成装置16的下游侧,除电装置41 包括能带电的除电辊43。除电装置41处于通过供应电荷对纸张P进行除电,从而解除吸附力且易于使纸张P从保持辊13剥离的状态。剥离装置42设置在除电装置41的下游侧,剥离装置42具有可以进行转动动作 (移动)的分离爪(s^aration claw) 450分离爪45可以在插入纸张P与保持辊13之间的剥离位置和从保持辊13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转动,其在配置于剥离位置的状态下将纸张P 从保持辊13的表面剥离。此外,在图1中,用虚线表示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兼古佳明近藤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