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流远近光超车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07868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2 22:25
一种小电流远近超车开关,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滑块及动触片,第一基座具有安装部及插装端口,该安装部布置有静触片,第二基座设于安装部的第一面上并布置有与电源静触片接触导通的导电片,该导电片具有供电源接入的电源插脚部;滑块能来回滑动地设于前述安装部的第二面;动触片设于滑块上且能与静触片配合实现开关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开关整体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佳,可以实现多档控制;整体结构较薄,适合狭小空间安装,配备插脚和插装端口适于快速方便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上的开关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远近光超车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远近光开关机构主要采用吸合式设置,具体参考图8和图9所示,基座3a 上设置分别有二块静触片加和动触片4a,静触片加上具有静触点,其中,动触片如呈片状,一端固定于基座3a外端面上,另一端具有动触点41a且为自由端,具有弹性的顶销Ia 穿设于基座3a上并与动触片如的内壁相抵。工作原理如下当操作手柄处于远光档位时, 顶销Ia不受力,动触片如因自身变形力作用使动触点41a与静触点相接触导通,远光灯开启;当操作手柄处于近光档位时,操作手柄带动顶销Ia运动,顶销Ia弹起并支开动触片 4a,这样,动触点41a与静触点就不导通,远光灯关闭,而近光灯开启。上述结构由于采用顶销弹性机构驱动动触片来实现开关,首先,实际应用中顶销的耐磨性和重复性不是很理想,进而影响整个开关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容易引起触点烧坏;再则,上述结构只能实现二档控制,档位控制较为单一;最后,又由于动触片和静触片均设有基座的外端面,为防止灰尘等尘埃粘附,一般都设有防护盖,进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作为改进,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远近光超车开关,见专利号为 ZL200810163191.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远近光超车机构》(授权公告号CN101^8585B), 该专利包括基座,该基座上设有静触片,还包括能相对基座滑动的滑块,所述的静触片包括彼此独立设置的远光灯接触片、接地接触片及大灯接触片,与前述静触片配合的动触片设于所述的滑块上并能随滑块一起滑动。采用动触片与静触片滑动式配合来实现开关控制。 但该开关机构存在如下不足首先,与外接线路的连接较为繁琐,影响整车的组装的效率; 其次,整体不够轻薄,限制了在狭小空间的安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另外提供一种动触片与静触片滑动式配合的可靠性佳的小电流远近超车开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轻薄且安装方便快捷的小电流远近光超车开关。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电流远近超车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座,具有安装部及插装端口,该安装部布置有静触片,该静触片包括近光静触片、远光静触片、电源静触片及超车静触片,并且,前述的近光静触片、远光静触片及超车静触片分别具有伸出前述插装端口的近光插脚部、远光插脚部及超车插脚部;第二基座,设于前述安装部的第一面上并布置有与前述电源静触片接触导通的导电片,该导电片具有供电源接入的电源插脚部;滑块,能来回滑动地设于前述安装部的第二面;以及动触片,设于前述的滑块上并能随滑块一起滑动,且能与前述的静触片配合实现开关控制。动触片和静触片优选布置所述的动触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动触片和第二动触片,对应地,所述的近光静触片和远光静触片均设于电源静触片同一侧,而所述的远光静触片则设于电源静触片的另一侧;所述的滑块处于第一位置状态下,所述的近光静触片通过第二动触片与电源静触片连接导通,并且,所述的远光动触片通过第一动触片与电源静触片导通;所述的滑块处于第二位置状态下,所述的近光静触片通过第二动触片与电源静触片连接导通,并且,所述的远光动触片为断路未导通状态;所述的滑块处于第三位置状态下,所述的超车静触片通过第二动触片与电源静触片连接导通,并且,所述的远光动触片通过第一动触片与电源静触片导通。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动触片呈直角U形,包括中间的设置于滑块上的连接部和两侧的接触部,每个接触部的顶端均具有一动触点。便于向其他开关装置供电,所述的导电片还具有能给外接线路提供电源的外接插脚部。进一步,所述的安装部上具有限制滑块在一定区域内位移的且凸起的方框状挡壁。所述的静触片还包括左转向灯静触片、右转向灯静触片及转向灯电源静触片。与其他开关整合为一体,便于组合开关的轻薄化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动触片与静触片滑动式配合,开关整体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大大提高,不存在因磨损带来的故障的可能,动触片与静触片均设于基座的内侧面,所以即使没有防护盖,灰尘、杂质等也不易进入;可以实现多档控制,大大拓展了应用空间;整体结构较薄,适合狭小空间安装,配备插脚和插装端口适于快速方便的安装;特别适合小电流(如500毫安以下)环境下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反面视图。图3为实施例的分解装配图。图4为图3中静触片放大图。图5为开关处于远光档位时结构示意图。图6为开关处于近光档位时结构示意图。图7为开关处于超车档位时结构示意图。图8为现有技术中远近光开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现有技术中远近光开关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小电流远近超车开关包括第一基座1、第二基座2、滑块9及动触片。第一基座1具有安装部11及插装端口 12,安装部11布置有静触片10。结合图4 所示,静触片10包括近光静触片7、远光静触片6、电源静触片4及超车静触片5,并且,近光静触片7、远光静触片6及超车静触片5分别具有伸出插装端口 12的近光插脚部71 (见图 3及图5所示)、远光插脚部61及超车插脚部51,近光静触片7和远光静触片6均设于电源静触片4同一侧,而远光静触片6则设于电源静触片4的另一侧。进一步,安装部11上具有限制滑块9在一定区域内位移的且凸起的方框状挡壁13、挡壁14、挡壁15及挡壁16 ;静触片还包括左转向灯静触片2b、右转向灯静触片4b、灯光Auto输出静触片Ib及转向灯电源静触片北。第二基座2通过一压片21设于安装部11的第一面(即安装部的正面)上并布置有与电源静触片接触导通的导电片3,该导电片3具有供电源接入的电源插脚部31及能给外接线路提供电源的外接插脚部32。滑块9能来回滑动地设于安装部11的第二面(即安装部的反面)。结合图2所示,动触片设于滑块9上并能随滑块9 一起滑动,且能与静触片配合实现开关控制。动触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动触片8和第二动触片80,第一动触片8呈直角 U形,包括中间的设置于滑块9上的连接部81和两侧的接触部82,每个接触部82的顶端均具有一动触点83。如图5所示,当开关处于远光档位时,滑块9处于第一位置状态下,近光静触片7 通过第二动触片80与电源静触片4连接导通,并且,远光动触片6通过第一动触片8与电源静触片4导通。如图6所示,当开关处于近光档位时,滑块9处于第二位置状态下,近光静触片7 通过第二动触片80与电源静触片4连接导通,并且,远光动触片6为断路未导通状态。如图7所示,当开关处于超车档位时,滑块9处于第三位置状态下,超车静触片5 通过第二动触片80与电源静触片4连接导通,并且,远光动触片6通过第一动触片8与电源静触片4导通。权利要求1.一种小电流远近超车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座,具有安装部及插装端口,该安装部布置有静触片,该静触片包括近光静触片、远光静触片、电源静触片及超车静触片,并且,前述的近光静触片、远光静触片及超车静触片分别具有伸出前述插装端口的近光插脚部、远光插脚部及超车插脚部;第二基座,设于前述安装部的第一面上并布置有与前述电源静触片接触导通的导电片,该导电片具有供电源接入的电源插脚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方申康唐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阳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阳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