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缓释药物微载体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1.分子印迹技术又称为分子烙印技术,是受到抗体、酶和一些生物受体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启发,制备在三维空间构象和结合位点上与某一特定分子(模板分子/印迹分子)完全互补的聚合物。 分子印迹技术最早主要用于化合物的分离分析、传感器以及模拟酶催化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其对模板分子的高选择性结合能力,和结构的稳定性等优异性能,将其引入药物载体的制备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控/缓释效果。2.沉淀聚合法制备药物微载体目前常用的制备分子印迹药物微载体的方法是首先利用本体聚合方法制备块状印迹体,再经机械研磨成小尺寸的颗粒,该方法存在着产物粒径分布宽、产率低和印迹效果减弱等缺点。而利用沉淀聚合法制备载药微球,不需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任何稳定剂,操作简单,同时可以避免繁杂的后处理过程,产率高且粒径分布范围窄。3.喹诺酮类合成抗菌剂喹诺酮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的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性,无交叉耐药性、半衰期长等优点。现有的喹诺酮类合成抗菌剂分为四代,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的包括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巍,施云峰,吕红玲,黄跃新,谢莎莎,张奕,柯渔,
申请(专利权)人:薛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