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37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气水分离器涉及气水分离设备,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该设备主要由罐体、进水口、出水口、自动排气阀等组成。工作时溶气水从进水口进入罐体,并停留一定时间,进行气水分离,分离后的水从出水口流出,分离出来的气体上浮聚集在罐体的顶部,利用设在罐体顶部的自动排气阀将气体排掉,达到气水分离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安全可靠的自动排气方式来进行气水的分离,避免了传统定时手动排气的不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气浮机溶气水的气水分离设备,属于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气浮机溶气水系统中的气水分离器采用手动排气阀定时排气,操作复杂,人为因素直接影响气浮效果,当没有按时排气时,水中的大气泡直接进入气浮水中,而撞碎水中的絮凝体影响气浮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除掉溶气水中的大气泡的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本技术主要由罐体、进水口、出水口、自动排气阀组件等组成。工作时溶气水从进水口进入罐体,并停留一定时间,进行气水分离,分离后的水从出水口流出,分离出来的气体上浮聚集在罐体的顶部,利用设在罐体顶部的自动排气阀将气体排掉,达到气水分离的目的。2、技术中的自动排气阀由排气口、连通口、阀芯、连杆、杠杆、浮球、铰链等组成。当罐体内充满水时,浮球上浮,并通过杠杆顶紧阀芯,此时阀芯将排气口堵死,罐体内的水不能漏出;当罐体上部的气体越聚越多,罐体内的水位就逐渐下降,水对浮球产生的浮力越来越小,当浮力小于浮球的重力时,浮球靠重力下降并带动阀芯下行,使得连通口与排气口连通而排气。这样就达到了自动排气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安全可靠地自动排气并进行气水的分离,避免了传统定时手动排气的不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自动排气阀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口 2、出水口 3、罐体 4、自动排气阀 5、排气口6、连通口 7、阀芯 8、连杆 9、杠杆 10、浮球 11、铰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在一个圆柱形罐体(3)下部分设进水口(1)、出水口(2),进水口(1)连接一个向上的弯头,使水中的大气泡更快的上浮,罐体(3)顶部设自动排气阀(4)来自动排掉罐体内聚集的气体。自动排气阀由排气口(5)、连通口(6)、阀芯(7)、连杆(8)、杠杆(9)、浮球(10)、铰链(11)等组成。当罐体内充满水时,浮球(10)上浮,并通过杠杆(9)顶紧阀芯(7),此时阀芯(7)将排气口(5)堵死,罐体(3)内的水不能漏出;当罐体(3)上部的气体越聚越多,罐体(3)内的水位就逐渐下降,水对浮球(10)产生的浮力越来越小,当浮力小于浮球(10)的重力时,浮球靠重力下降并带动阀芯(7)下行,使得连通口(6)与排气口(5)连通而排气。这样就达到了自动排气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气水分离器,由进水口、出水口、罐体、自动排气阀等组成,其特征是气水分离器的入口加装弯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是气水分离器的顶部设自动排气阀(4)。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是自动排气阀(4)由排气口(5)、连通口(6)、阀芯(7)、连杆(8)、杠杆(9)、浮球(10)、铰链(11)等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为气水分离器涉及气水分离设备,属于水处理设备
该设备主要由罐体、进水口、出水口、自动排气阀等组成。工作时溶气水从进水口进入罐体,并停留一定时间,进行气水分离,分离后的水从出水口流出,分离出来的气体上浮聚集在罐体的顶部,利用设在罐体顶部的自动排气阀将气体排掉,达到气水分离的目的。本技术以安全可靠的自动排气方式来进行气水的分离,避免了传统定时手动排气的不便。文档编号B01D19/00GK2691676SQ20042000456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0日专利技术者王树志 申请人:北京海斯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水分离器,由进水口、出水口、罐体、自动排气阀等组成,其特征是:气水分离器的入口加装弯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斯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