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船舶减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710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态船舶减摇器,原动机驱动主轴转动,主轴呈中空状,主轴转动式地装配于机座,主轴下端伸出机座之外,与转动盘的上部固接;沿主轴轴向内部穿伸传动轴,传动轴的上端伸出主轴之外与推力方向控制器相连,下部可转动地穿过转动盘的上部,并与处于转动盘内的中心齿轮固接,传动轴的下端与转动盘的下部转动配合;转动盘内转动配合数根桨叶轴,桨叶轴穿过桨叶齿轮的中部,两者固接而连动,桨叶齿轮通过传动件与中心齿轮相连;桨叶轴的下端伸出转动盘的下部,与桨叶的一端固接;转动盘转动一周,桨叶绕自身轴线旋转半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对安装于船舶舭部,通过控制力的方向,能够产生对抗船舶横摇的扶正力矩,从而达到减小横摇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船舶减摇
,特别涉及一种动态船舶减摇器
技术介绍
目前涉及到船舶减摇的装置主要有舭龙骨、减摇鳍、减摇水舱等。上述减摇装置存在以下缺陷舭龙骨虽然结构简单,但减摇效果不够理想,且舭龙骨会增加船舶的航行阻力。减摇鳍的减摇效果较好,但在低速时,其减摇效果差甚至失效,而在船舶高速航行时,其还会产生较大的阻力。减摇水舱的减摇效果虽然不受船舶航速的影响,但其缺点在于占据了较大的船舶空间,且排水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船舶减摇器,其可以有效地解决船舶在各种工况下的横摇问题船舶在低航速甚至零航速时,同样具有良好的减摇效果,船舶在高速航行时,动态船舶减摇器在使船舶减摇的同时,不产生任何对船体的阻力。该动态船舶减摇器的减摇效果优于现有的减摇装置,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动态船舶减摇器,包括原动机、 机座、主轴、推力方向控制器、传动轴、转动盘、中心齿轮、桨叶齿轮、桨叶、桨叶轴,原动机驱动主轴转动,主轴呈中空状,主轴转动式地装配于机座,主轴下端伸出机座之外,与转动盘的上部固接;沿主轴轴向内部穿伸传动轴,传动轴的上端伸出主轴之外与推力方向控制器相连,下部可转动地穿过转动盘的上部,并与处于转动盘内的中心齿轮固接,传动轴的下端与转动盘的下部转动配合;转动盘内转动配合数根沿圆周方向均布的桨叶轴,桨叶轴与传动轴相平行,桨叶轴穿过桨叶齿轮的中部,两者固接而连动,桨叶齿轮通过传动件与中心齿轮相连;桨叶轴的下端伸出转动盘的下部,与桨叶的一端固接;转动盘转动一周,桨叶绕自身轴线旋转半周。所述的动态船舶减摇器,原动机的输出轴与处于机座内的主动齿轮中部固接而连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的中部穿过主轴,从动齿轮与主轴固接。所述的动态船舶减摇器,原动机采用直驱式电动机,装于机座内,其输出轴直接带动主轴。所述的动态船舶减摇器,主轴通过轴承与机座转动配合。所述的动态船舶减摇器,转动盘呈扁形圆柱状,所述的中心齿轮处于转动盘内的中部。所述的动态船舶减摇器,中心齿轮的齿数为桨叶齿轮齿数的1/2。所述的动态船舶减摇器,传动件采用齿型带或链条,中心齿轮通过齿型带或链条与桨叶齿轮相连。所述的动态船舶减摇器,传动件是过桥齿轮,过桥齿轮通过轴承转动配合于过桥齿轮轴,过桥齿轮轴布设于转动盘内,中心齿轮通过过桥齿轮与桨叶齿轮啮合。3所述的动态船舶减摇器,桨叶轴通过轴承与转动盘转动配合。所述的动态船舶减摇器,桨叶的横截面呈S形、梭形、矩形或弓形。本技术动态船舶减摇器成对安装于船舶舭部,通过控制力的方向,能够产生对抗船舶横摇的扶正力矩,从而达到减小横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的桨叶横截面图。图4是实施例二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三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四桨叶的横截面图。图7是实施例五桨叶的横截面图。图8是实施例六桨叶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采用外置电机形式,参见图1-3,动态船舶减摇器包括原动机 1、机座2、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主轴5、推力方向控制器6、传动轴7、转动盘8、中心齿轮 9、过桥齿轮10、桨叶齿轮11、桨叶12、桨叶轴13、过桥齿轮轴15,原动机1可采用电动机、油马达等,原动机1的机壳与机座2的上部固接,机座2内部形成腔体,机座2的下方设置转动盘8,机座2固定于船体机座16。原动机1的输出轴伸入机座2内,并与处于机座2内的主动齿轮3中部固接而连动,主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4啮合,从动齿轮4也处于机座2内, 从动齿轮4的中部穿过主轴5,从动齿轮4与主轴5固接。原动机1通过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带动主轴5及转动盘8旋转。主轴5呈中空状,其上端通过轴承51与机座2的上部转动配合,其下端伸出机座2 之外,且与机座2的下部通过轴承52转动配合。主轴5的下端与转动盘8的上部固接。主轴5沿其内部轴向穿伸传动轴7,传动轴7的上端伸出主轴5之外与推力方向控制器6相连,而下端穿过转动盘8的上中部通孔,传动轴7与转动盘8的上部通孔边沿保留间隙,传动轴7与处于转动盘8内的中心齿轮9固接而连动,传动轴7的下端与转动盘8的下部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转动盘8呈扁形圆柱状,其内部形成空腔,中心齿轮9处于转动盘8内的中部。转动盘8内还转动配合四根沿圆周方向均布的桨叶轴13 (桨叶轴13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转动盘8的上下壁转动配合),桨叶轴13与传动轴7相平行,桨叶轴13穿过桨叶齿轮11的中部,两者固接而连动。桨叶齿轮11通过过桥齿轮10与中心齿轮9相啮合。 过桥齿轮轴15穿过过桥齿轮10的中部,两者的对应处装入轴承,即过桥齿轮与过桥齿轮轴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过桥齿轮轴15的两端定位于转动盘8的上下部内壁。中心齿轮9的齿数为桨叶齿轮11齿数的1/2。桨叶轴13的下端伸出转动盘8之外,且与桨叶12的一端固接。桨叶12采用全对称翼型结构,横截面参见图3,呈S形,即两尖头状,两尖头处于相对侧。当中心齿轮9由推力方向控制器锁定不动时,桨叶轴13及桨叶12在随转动盘8 旋转的同时,绕自身轴线勻速转动,其转速(自转)为转动盘8(公转)的一半。由于桨叶 12随转动盘8转动时产生的不对称性,水流流过桨叶12时将产生一定向推力,而此定向推力可通过推力方向控制器6调整其方向。推力方向控制器6及转动盘8的转速可由电气控制系统14根据船舶航速及横摇状况进行控制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减摇效果。推力方向控制器6及电气控制系统14均采用现有技术,不再详述。动态船舶减摇器成对安装于船舶舭部,通过控制力的方向,能够产生对抗船舶横摇的扶正力矩,从而达到减小横摇的目的。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采用内置电机形式,参见图4,原动机1采用直驱式电动机,其装于机座2内,其输出轴与主轴固接而连动,从而省却了主传动机构,进一步简化船舶减摇器的结构。本实施例其它内容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传动件采用齿型带或链条17,中心齿轮9通过齿型带或链条17与桨叶齿轮11相连。本实施例其它内容参考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实施例四如图6所示,桨叶的横截面呈梭形。本实施例其它内容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实施例五如图7所示,桨叶的横截面呈矩形。本实施例其它内容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实施例六如图8所示,桨叶的横截面呈弓形。本实施例其它内容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何对本技术的变换、变型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动态船舶减摇器,其特征是包括原动机、机座、主轴、推力方向控制器、传动轴、转动盘、中心齿轮、桨叶齿轮、桨叶、桨叶轴,原动机驱动主轴转动,主轴呈中空状,主轴转动式地装配于机座,主轴下端伸出机座之外,与转动盘的上部固接;沿主轴轴向内部穿伸传动轴, 传动轴的上端伸出主轴之外与推力方向控制器相连,下部可转动地穿过转动盘的上部,并与处于转动盘内的中心齿轮固接,传动轴的下端与转动盘的下部转动配合;转动盘内转动配合数根沿圆周方向均布的桨叶轴,桨叶轴与传动轴相平行,桨叶轴穿过桨叶齿轮的中部, 两者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现代船舶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