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符竹娟专利>正文

一种钢纤维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4039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8 11:49
一种钢纤维丝,包括钢纤维丝、弯钩所组成。在钢纤维丝的两端设置有弯钩,并且钢纤维丝长度与直径比高达8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入到混凝土中,由于不用绑扎钢筋,所以在混凝土浇揭时,混凝土罐车可直接进入到浇揭位置,采取直泻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工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浇筑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施工质量。由于纤维长度和直径之比高达80;粘结成排的特性使得钢纤维添加简单,搅拌无结团,分散均匀;两端弯钩加强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在同等条件下,每立方混凝土中钢纤维丝的掺入量比普通钢纤维丝降低40%-50%,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混凝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为了增加混凝土强度结构而在搅拌时掺入其中的一种钢纤维丝
技术介绍
在我国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中,工业地坪、隧道、公路及桥面铺装层、 屋面、港口码头、机场跑道、预制构件、水坝结构等工程时,均需要采用大量的混凝土。而采用混凝土浇灌时,就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钢筋绑扎工作,不但施工进度缓慢,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钢纤维丝,它能克服目前混凝土施工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纤维丝,包括钢纤维丝、弯钩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钢纤维丝的两端设置有弯钩,并且钢纤维丝长度与直径比高达80。本技术加入到混凝土中,由于不用绑扎钢筋,所以在混凝土浇揭时,混凝土罐车可直接进入到浇揭位置,采取直泻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工时,降低了劳动强度, 同时浇筑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施工质量。由于纤维长度和直径之比高达80 ;粘结成排的特性使得钢纤维添加简单,搅拌无结团,分散均勻;两端弯钩加强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在同等条件下,每立方混凝土中钢纤维丝的掺入量比普通钢纤维丝降低40%-50%,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1.钢纤维丝,2.弯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钢纤维丝,包括钢纤维丝1、弯钩2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钢纤维丝1的两端设置有弯钩2,并且钢纤维丝长度与直径比高达80。具体实施时,钢纤维两端采用弯钩, 既保证了钢纤维和混凝土之间达到最佳的握裹状态,使得钢纤维的性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又不至于引起钢纤维之间的相互“牵连”而出现结团现象,从而能最大程度的利用钢纤维本身的抗拉强度。根据国家规定,钢纤维长径比越大,单位重量的钢纤维数量越多,相同掺量情况下同体积混凝土内的钢纤维作用点就越多,钢纤维混凝土构件抗荷载能力也就越高。钢纤维长径比高达80,为国内同类产品中钢纤维长径比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当混凝土呈受拉应力时,钢纤维的抗拉强度及钢纤维的密度即根数,决定了结构构件承担荷载的能力及裂缝的开裂程度。无论其外形、还是抗拉强度、质量均满足企业标准,并且远远超过我国的国家标准。权利要求1. 一种钢纤维丝,包括钢纤维丝(1)、弯钩(2)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钢纤维丝(1)的两端设置有弯钩(2 ),并且钢纤维丝长度与直径比高达80。专利摘要一种钢纤维丝,包括钢纤维丝、弯钩所组成。在钢纤维丝的两端设置有弯钩,并且钢纤维丝长度与直径比高达80。本技术加入到混凝土中,由于不用绑扎钢筋,所以在混凝土浇揭时,混凝土罐车可直接进入到浇揭位置,采取直泻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工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浇筑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施工质量。由于纤维长度和直径之比高达80;粘结成排的特性使得钢纤维添加简单,搅拌无结团,分散均匀;两端弯钩加强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在同等条件下,每立方混凝土中钢纤维丝的掺入量比普通钢纤维丝降低40%-50%,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文档编号C04B14/48GK202193736SQ20112025095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符竹娟 申请人:符竹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竹娟
申请(专利权)人:符竹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