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聚酯纤维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71677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5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可降解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对苯二甲酸、丁二酸和丁二醇组成。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切片经料仓进入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螺杆挤压机,使切片呈熔融状;(2)上述熔融状物料经过计量泵定量压入纺丝组件、由喷丝板喷出,在纺丝箱体中形成丝束;(3)丝束通过纺丝箱体被侧吹风冷却,经过甬道进一步冷却;(4)冷却后的丝束经油辊上油;(5)通过交络使丝束含油更均匀且抱合度更高;(6)丝束经过导丝辊的牵伸;(7)卷绕成型;所述的原料切片以对苯二甲酸、丁二酸和丁二醇为原料,经双酯化工艺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降解聚酯纤维,是一种环境友好材料,在天然环境下可降解,且降解产物无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纤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化纤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进步,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为代表的聚酯纤维自上个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因其优良的性能迅速成为化学纤维第一大品种。随着这种聚酯纤维的大量使用及消费,遗弃的聚酯纤维与聚酯塑料制品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白色污染”的重要来源。一股聚酯纤维不可降解,研究开发可降解的聚酯纤维不但成为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同时具有巨大的经济、实用价值及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在天然环境下可降解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可降解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对苯二甲酸、丁二酸和丁二醇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的丁二酸为1. 4 丁二酸;所述的丁二醇为1. 4 丁二醇。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可降解聚酯纤维包含有易受微生物水解的酯键,在通常情况下常见化学结构的生物可降解能力由强到弱一次是脂肪族酯键、肽键>氨基甲酸酯>脂肪族醚键>亚甲基键,传统PET、PBT纤维因分子链中存在苯环结构而不能降解。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上述可降解聚酯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切片经料仓进入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螺杆挤压机,使切片呈熔融状;(2)上述熔融状物料经过计量泵定量压入纺丝组件、由喷丝板喷出,在纺丝箱体中形成丝束;(3)丝束通过纺丝箱体被侧吹风冷却,经过甬道进一步冷却;(4)冷却后的丝束经油辊上油;(5)通过交络使丝束含油更均勻且抱合度更高;(6)丝束经过导丝辊的牵伸;(7)卷绕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切片以对苯二甲酸、丁二酸和丁二醇为原料,经双酯化工艺制得。作为优选,所述的丁二酸为1.4 丁二酸;所述的丁二醇为1.4 丁二醇。本专利技术得到的可降解聚酯纤维,是一种环境友好材料,在天然环境下可降解,且降解产物无毒,可用于如下领域(1)医疗卫生领域由于脂肪族聚酯安全无毒,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性,可用于生产人体可吸收性的手术有缝合线、伤口敷料、内置基材等;或者在自然环境中的易降解性生产一次性卫生用品如医用辅料(纱布、绷带、药棉)、口罩、手术服、床单、卫生巾、尿布等。(2)农业、园林、土木等用材;本专利技术得到的可降解聚酯纤维,可以作为覆盖材料、保护层、基质材料、农用袋及包缠材料等。其中,生物降解织物特别适宜作为基质材料如植生带,水稻育秧盘,草籽布等, 用作基质材料时一股是一次性使用,织物与土壤直接接触回收困难。而使用生物降解织物, 一定时间后自然分解不必回收,既降低劳动强度又防止污染环境。使用生物降解农用织物对于我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止农业环紧的污染和破坏有着重用的意义。作为农用织物主要是要控制生物降解速度已满足不同的需求,同时更重要的是降低生产成本。(3)生活用品领域如制作垃圾袋、购物袋、食品包装袋等,有利于保护环境。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可降解聚酯纤维,其原料由对苯二甲酸、1. 4 丁二酸和1. 4 丁二醇组成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可降解聚酯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切片经料仓进入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螺杆挤压机,使切片呈熔融状;(2)上述熔融状物料经过计量泵定量压入纺丝组件、由喷丝板喷出,在纺丝箱体中形成丝束;(3)丝束通过纺丝箱体被侧吹风冷却,经过甬道进一步冷却;(4)冷却后的丝束经油辊上油;(5)通过交络使丝束含油更均勻且抱合度更高;(6)丝束经过导丝辊的牵伸;(7)卷绕成型;所述的原料切片以对苯二甲酸、丁二酸和丁二醇为原料,经双酯化工艺制得。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可降解聚酯纤维的生产方法,先以对苯二甲酸、丁二酸和丁二醇为原料,经双酯化工艺制得原料切片,在110°C真空烘箱中干燥12小时之后喂入一步法熔融纺丝机的料斗,接着通过螺杆挤压装置的五个区挤压加热,I区温度为210°C,II区温度为215°C,III区温度为225°C,IV区温度为2!35°C,V区温度为270°C,随后进入箱体,箱体温度为275°C,然后熔体经计量泵并从喷丝板喷出,计量泵的流量为33g/min,喷丝板的孔径为0. 25mm,孔数为48孔,从喷丝板喷出的聚酯熔体细流,经两副热牵伸辊进行牵伸成形, 第一副热牵伸辊的速度为3000m/min,温度为80°C,第二副热牵伸辊9的速度为5500m/min, 温度为160°C;同时通过侧吹风装置进行冷却,侧吹风温度为9°C,风速为lm/s ;使无取向熔体细流突变至稳定的长程有序的细颈化结晶状态全牵伸长丝,经集束上油装置进行集束上油,最终卷绕在卷绕辊上,卷绕辊的卷绕速度为3000-5000m/min,以制得生物可降解的聚酯纤维。权利要求1.一种可降解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对苯二甲酸、丁二酸和丁二醇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二酸为1.4 丁二酸; 所述的丁二醇为1.4 丁二醇。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聚酯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切片经料仓进入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螺杆挤压机,使切片呈熔融状;(2)上述熔融状物料经过计量泵定量压入纺丝组件、由喷丝板喷出,在纺丝箱体中形成丝束;(3)丝束通过纺丝箱体被侧吹风冷却,经过甬道进一步冷却;(4)冷却后的丝束经油辊上油;(5)通过交络使丝束含油更均勻且抱合度更高;(6)丝束经过导丝辊的牵伸;(7)卷绕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切片以对苯二甲酸、丁二酸和丁二醇为原料,经双酯化工艺制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聚酯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二酸为 1. 4 丁二酸;所述的丁二醇为1. 4 丁二醇。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可降解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对苯二甲酸、丁二酸和丁二醇组成。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切片经料仓进入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螺杆挤压机,使切片呈熔融状;(2)上述熔融状物料经过计量泵定量压入纺丝组件、由喷丝板喷出,在纺丝箱体中形成丝束;(3)丝束通过纺丝箱体被侧吹风冷却,经过甬道进一步冷却;(4)冷却后的丝束经油辊上油;(5)通过交络使丝束含油更均匀且抱合度更高;(6)丝束经过导丝辊的牵伸;(7)卷绕成型;所述的原料切片以对苯二甲酸、丁二酸和丁二醇为原料,经双酯化工艺制得。本专利技术的可降解聚酯纤维,是一种环境友好材料,在天然环境下可降解,且降解产物无毒。文档编号D01D5/16GK102400241SQ20101028485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王莉萍, 高忠林 申请人:江苏中润化纤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忠林王莉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润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