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572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4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车轮。一种自行车车轮,包括轮辋和位于轮辋的圆心的花毂,花毂和轮辋之间固接有多个轮辐,所述的花毂的中心设置有与轮轴相配装的轮轴孔,轮轴的两端设有螺纹,其特征在于:轮轴孔的内壁与轴承的外圈相固接,轮轴的外壁与轴承的内圈相固接,在轴承外侧的轮轴上分别配装有垫片和螺母。由于采用轴承代替了原有的滚珠,使得车轮的拆卸简单、检修方便,且使用轴承耐磨强度更大,不易损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轮,特别是一种自行车车轮
技术介绍
目前,自行车的关键运动摩擦部位是车辆的前轴和后轴,前、后轴都是采用在花毂的珠槽内加入滚珠,并用2号钙基润滑脂润滑的方式。每次检修时都要将滚珠和珠槽及挡盖清洗干净,向狭小的珠槽内涂勻2号钙基润滑脂,在珠槽内沿轴周围摆满表面光滑完整滚圆并颗粒均勻,大小一致的专用滚珠(珠子),而后上好挡盖,使尘土杂质不会混入,检修烦琐,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卸简单、检修方便、耐磨强度大的自行车车轮。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车轮,包括轮辋和位于轮辋的圆心的花毂,花毂和轮辋之间固接有多个轮辐,所述的花毂的中心设置有与轮轴相配装的轮轴孔,轮轴的两端设有螺纹,轮轴孔的内壁与轴承的外圈相固接,轮轴的外壁与轴承的内圈相固接,在轴承外侧的轮轴上分别配装有垫片和螺母。所述的轴承为两个,分别配装在轮轴孔的两个端部。轮轴孔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与轴承相配合的轴承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轴承代替了原有的滚珠,使得车轮的拆卸简单、检修方便,且使用轴承耐磨强度更大,轮轴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轮轴部件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花毂,2、轮轴,3、轴承,4、垫片,5、螺母,6、轮辋,7、轮辐,8、轴承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一种自行车车轮,由于采用轴承代替了原有的滚珠,使得车轮的拆卸简单、检修方便,且使用轴承耐磨强度更大,轮轴不易损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自行车车轮,包括轮辋6和位于轮辋6的圆心的花毂1,花毂1和轮辋6之间固接有多个轮辐7,花毂1的中心设置有轮轴孔,两端设有螺纹的轮轴2配装在轮轴孔内,轮轴孔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与轴承3相配合的凹形轴承槽8,轴承槽8的内壁与轴承3的外圈相固接,轮轴2的外壁与轴承3的内圈相固接,轴承3可在花毂1的轴承槽8内做轴向转动,使花毂1的断面成为工形,在轴承3外侧的轮轴2上套装有起挡盖作用的垫片4,螺母5与轮轴2两端的螺纹相配合并与垫片4将花毂1、轮轴2和轴承3紧固联接在一起。由于采用轴承代替了原有的滚珠,使得车轮的拆卸简单、检修方便,且使用轴承耐磨强度更大,轮轴不易损坏。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车轮,包括轮辋(6)和位于轮辋(6)的圆心的花毂(1),花毂(1)和轮辋 (6)之间固接有多个轮辐(7),所述的花毂(1)的中心设置有与轮轴(2)相配装的轮轴孔,轮轴(2)的两端设有螺纹,其特征在于轮轴孔的内壁与轴承(3)的外圈相固接,轮轴(2)的外壁与轴承(3)的内圈相固接,在轴承(3)外侧的轮轴(2)上分别配装有垫片(4)和螺母(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3)为两个,分别配装在轮轴孔的两个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车轮,其特征在于轮轴孔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与轴承(3)相配合的轴承槽(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车轮。一种自行车车轮,包括轮辋和位于轮辋的圆心的花毂,花毂和轮辋之间固接有多个轮辐,所述的花毂的中心设置有与轮轴相配装的轮轴孔,轮轴的两端设有螺纹,其特征在于轮轴孔的内壁与轴承的外圈相固接,轮轴的外壁与轴承的内圈相固接,在轴承外侧的轮轴上分别配装有垫片和螺母。由于采用轴承代替了原有的滚珠,使得车轮的拆卸简单、检修方便,且使用轴承耐磨强度更大,不易损坏。文档编号B60B37/10GK202186242SQ20112019268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9日专利技术者谭增华 申请人:河北强久自行车配件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增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强久自行车配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