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液压拉深垫的液压缸。液压缸包括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操作腔。具有第一和第二活塞表面区域的环状活塞将第一与第二操作腔分开。第一和第二活塞表面具有相同尺寸。活塞杆的前表面构成第三活塞表面,其大于第一和第二活塞表面。第三活塞表面界定液压缸的第三操作腔。第一和第二操作腔设置用于控制活塞杆的位置和/或运动。第三操作腔用于通过活塞杆控制拉深压力机的金属板夹持力。金属板夹持力通过控制第三操作腔内的液压压力调节。提供了具有用于活塞杆的位置和/或运动控制的两个操作腔以及用于金属板夹持力调节的压力控制的另一操作腔的紧凑型液压缸。从而拉深垫的所有功能都结合到一个液压缸中,并以简单和经济的方式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深冲压力机的液压拉深垫的液压缸。
技术介绍
在拉深过程中,拉深压力机将金属板夹持在上模件和下模件之间。通过上模件和下模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金属板在下模上被拉伸,并在两个模件之间压制成形。用于拉深金属板所需的保持力由拉深垫提供。例如,文献EP0069201A2中描述了一种用于拉深压力机的拉深垫。拉深垫包括具有三个操作腔的液压缸。其中两个操作腔气动地操作,而第三个操作腔则是液压操作腔的形式。液压操作腔设置用于在下端位置上的阻挡拉深垫,并控制活塞杆的向上运动。两个气动操作腔由不同的活塞相互分隔开。在活塞杆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两个气动操作腔设置成相互连通,从而使不同活塞的表面区域的差异变得明显,并使活塞向上运动,以用于已成型的金属件的弹出。该运动可以由液压操作腔中相反地起作用的液压力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拉深垫的紧凑型液压缸,通过其能够控制活塞杆的位置以及活塞杆提供的作用力。该目的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液压缸来实现。该液压缸包括具有若干操作腔的缸体。在缸体中,可滑动地支撑有活塞杆,活塞杆在一前端在从缸体伸出。在活塞杆的外部自由端上,连接有浮动板,在该浮动板上设置有金属板支撑环。该金属板支撑环在拉深过程中将所需的拉深力施加到待成形的金属板上。该液压缸包括三个单独的液压操作腔。第一操作腔和第二操作腔分别由第一活塞表面区域和第二活塞表面区域界定出。优选地,这两个操作腔由环形活塞彼此分开。第一操作腔和第二操作腔仅有很小的容积,并用于将活塞杆连同下模件的浮动板一起带到所需的位置。特别地,通过第一操作腔和第二操作腔的液压增压,活塞杆的运动和/或位置可以得到控制。由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表面区域较小,因此只需较少的流体量。在缸体中,优选在活塞杆的内部前端,提供有比第一活塞表面区域以及第二活塞表面区域大很多的第三活塞表面区域。第三活塞表面区域可以比另两个活塞的表面区域大 3-10倍。第三活塞表面区域界定出第三操作腔,通过第三操作腔,由活塞杆传递到金属板保持环上的金属板保持力得到调节。为此,第三操作腔内的液压压力被控制为所需的预定压力值。通过液压操作腔,由于与气体介质相比液压介质的不可压缩性,因此使活塞杆的位置和/或运动以及金属板的保持力可以被精确地调节。在此,活塞杆的位置或者运动控制以及金属板保持力的控制,被分配给不同的操作腔。因此,活塞表面区域或者相应的三个操作腔的腔体容积,与所分配的操作腔的功能相适应。这样就实现了具有较小直径的液压缸的紧凑设计。确保了拉深垫的经济操作。优选地,容纳活塞杆的缸体的内部缸体空间被分成由环形台阶连接的两个同轴设置的圆柱形部分。内部空间的第一圆柱形部分具有比相邻的第二圆柱形部分大的直径。优选地,环形活塞设置在上部圆柱形部分内,并将上部圆柱形部分分成第一和第二操作腔。在下部圆柱形部分内,活塞杆可以界定出第三操作腔。在这样的设计下,活塞杆可以是非常容易制造的圆柱形部件。并且,两个圆柱形部分可以在缸体内通过花费较少的同轴钻孔形成。 由于所有的操作腔使用相同的液压介质,因此,在操作腔之间流动的少量泄漏,例如,在较长时间的操作后,由于活塞密封件的一定的磨损可能造成的操作腔的泄漏,是可以容许的。第三操作腔优选液压地与具体地与压力控制装置并联设置的进水管逆止阀相连。 通过进水管逆止阀,在活塞杆向上运动过程中,第三操作腔的容积增加,液压介质以较小的操作压力例如5至15巴供给到第三操作腔,从而不会约束活塞杆的运动。当第三操作腔的压力增加或者其容积减小时,进水管逆止阀闭塞,从而随后并联的回路压力控制装置自动地变为生效。在进水管逆止阀闭塞时,第三操作腔的压力增加远超过进口操作压力。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压缸的拉深压力机可以很有效地操作,原因在于对于活塞杆的运动只需第一和第二操作腔内少量液压容积的变化。金属板的接合所需的较大的作用力由第三操作腔的活塞区域提供。由此第三操作腔内所需的压力可以由活塞杆的向内运动自动地产生。拉深压力机的浮动板可以由几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压缸支撑。活塞杆的位置和/ 或运动以及/或第三操作腔内的液压压力可以在不同的液压缸内相互独立地控制。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例根据从属权利要求以及说明书变得明显。说明书被限于本专利技术的最基本的特征以及其它结构情况,附图作为补充。附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液压拉深垫的拉深压力机。附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简化的液压回路的拉深垫的液压缸。附图3用简图的形式示出了液压回路的示例性实施例,该回路与液压缸的第三操作腔连接。附图4用简图的形式示出了连接于液压缸的第三操作腔的液压回路的修改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5用简图的形式示出了连接于具有修改的压力控制阀的拉深垫的液压缸的液压回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以及附图6用简图的形式示出了附图5中的修改的压力控制阀。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1以示意性的侧视图示出了具有压力机框架的拉深压力机。在压力机框架11 上,支撑有活塞12,以使其可以沿操作方向A移动,特别是沿竖直方向。压力机驱动装置13 设置用于沿操作方向移动活塞12。活塞12上设置有上模件14。沿操作方向A间隔上工具部分一定距离处,在压力机框架16的压力台上设置有下模件15。在压力台16下面,拉深压力机包括液压拉深垫20。该液压拉深垫包括浮动板21, 该浮动板支撑在由一个或多个液压缸23组成的液压缸装置22上,从而使其可以沿操作方向A移置。在浮动板21与液压缸装置22相对的一侧,浮动板21通过压力杆M连接于金属板支撑环25。从而,金属板支撑环25可以借助液压缸装置22的增压,与压力杆M和浮动板一起移动。液压缸装置22的每个液压缸23借助第一液压线路沈、第二液压线路27以及第三液压线路观与液压回路连通,以使液压介质可以被供给到液压缸23,以及从液压缸 22中排出。附图2示出了拉深垫20的一个液压缸23以及高度简化示意表示的相连的液压回路四。液压缸23包括界定出内部缸体空间31的缸体30。内部缸体空间31包括圆柱形开口 32,通过该开口,可滑动地支撑在缸体30内的活塞杆33利用其外部自由端34从缸体30 伸出。在活塞杆33的外部自由端34,连接有浮动板21。在圆柱形开口 32的区域内,设置有用于内部缸体空间31的流体密封的第一密封装置。圆柱形开口 32还作为活塞杆33沿操作方向A移动的导向结构。内部缸体空间31包括与圆柱形开口 32邻接的具有第一直径Dl的第一圆柱形部分40。顺接第一圆柱形部分40之后的是具有第二直径D2的第二圆柱形部分41。第二直径D2小于第一直径Dl。在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直径D2与圆柱形开口 32的直径相等。优选地,活塞杆33至少在圆柱形开口 32和第二圆柱形部分41的轴向部分处具有与第二直径D2相等的直径,除了必要的间隙。两个圆柱形部分40、41通过环状台阶42相连。两个圆柱形部分40、41都与活塞杆33的纵轴同轴设置。紧接于环状台阶42,在第二圆柱形部分4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43,它以流体密封的方式紧邻活塞杆33。在第一圆柱形部分40内,环状活塞45连接于活塞杆55。环状活塞45包括密封地紧邻第一圆柱形部分40内壁的活塞密封件46,由此,第一圆柱形部分40流体地被分成第一操作腔47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米克利施,M·米勒,
申请(专利权)人:许勒压力机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