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萃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585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超临界萃取装置,主要技术特征在于萃取釜盖是靠旋转釜盖上的锁紧转盘,通过置于盖内的传动机构带动锁块沿径向滑动,使锁块嵌入或滑出釜体内凹槽,来完成锁紧或开启过程。仅把釜盖密封圈和料桶密封圈分别套在端台上与压环卡接,即可实现快速开启,并设安全联锁控制装置,以保证釜盖锁紧或开启的安全性,把电热管,萃取剂预热管路都设在釜体外夹层内,压缩结构,增强热交换能力,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快捷,安全可靠,低能耗,高效率的超临界萃取装置。(*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临界萃取装置,特别是一种组合、快开式超临界萃取装置。目前的超临界萃取装置,所采用的热交换装置是分体式,分别由热浴箱、循环泵、热交换器、萃取釜夹层和分离釜夹层组成,用循环泵进行热传递,路线长,耗能大,结构复杂;萃取釜盖没有快开结构及上部吊架,装料、卸料费时费力,效率低;萃取釜盖的开启及密封操作过程是靠人工控制的,很容易出现釜盖没有关到位就开始运行,或因操作疏忽带压开盖等危险,没有联锁装置,不安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快捷、安全可靠、低能耗、高效率的超临界萃取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料桶15上口处放入与滤板紧环31卡接的滤板14,密封圈32套接于料桶15端台上,密封圈32上面放有密封圈压环13,压环13外壁中间有槽沟12,槽沟里设有若干个流通孔10,压环13中间通过支架33连接一个滤板保护环38,保护环壁上还设有若干个流通孔37,滤板保护环38下端压在滤板14上,上端顶在釜盖6下面,釜盖6从锁紧转盘3中间孔插入与弹性挡圈1卡接,釜盖6中间有温度传感器插孔2,上端设有吊环44,锁紧转盘3上端设有手轮43,外径开有一个定位孔42与釜体27外的电磁铁连杆41间隙配合,釜盖6下端外径分别开有凹槽和端台,副密封圈7套在凹槽里,主密封圈8套在端台上,釜盖6与锁紧转盘3之间放置数块扇形锁块4,每个锁块4端面开有方向不同的长孔分别与锁紧转盘3上的销轴5和釜盖6上的销轴5间隙配合,嵌入釜体27内凹槽40中,釜体27外的行程开关39与釜体27内凹槽40中的锁块4相接。在釜体27外夹层16内设有萃取剂预热盘管19,萃取剂预热盘管19在夹层16侧面设有萃取剂进口28,在夹层16底部设有萃取剂出口25,萃取剂出口25通过连接管道24串联电动阀23与釜体27底部进口26相接,在夹层16底部设有两根电热管22,夹层16上部分别设有液位传感器35、补液口11、安全阀34,夹层16外有保温层17,保温层17外有外壳18,釜体27上部两侧对称设有萃取剂出口9和压力传感器及安全阀接口36,料桶15下端设有滤板保护支架20和滤板21。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萃取釜盖采用快速开启结构,即减轻劳动强度,又节省了操作时间,从而提高效率;2、把热浴箱、热交换器与釜体外夹层组合在一起,即把电热管,萃取剂预热管路都设在釜体外夹层内,淘汰了热传递循环泵和连接管路,压缩结构,降低成本,减少外部失热面积,增强热交换能力,达到节能的目的;3、设有电磁铁、行程开关、压力传感器、电动阀等安全联锁控制装置,可实现釜盖没关到位,釜内不能升压,釜内压力未降到零点,不能打开釜盖的安全措施。 附图说明图1为萃取釜盖快开结构图;图2为密封圈压环及滤网保护环俯视图;图3为安全联锁电控电路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详细描述。根据图1-图3所示,萃取釜的结构、功能和操作过程如下将料桶15装入物料后,在上口处放入滤板14,上有垫圈30,用滤板紧环31拧紧后,再用吊架吊起放入釜体27里,把O型密封圈32套在料桶端台上,密封圈32上面放有密封圈压环13,压环13外壁中间有一圈槽沟12,槽沟12里有若干个流通孔10,压环中间通过支架35焊接一个滤板保护环38,使密封圈压环13与保护环38合二而一。保护环38壁上也有若干个流通孔37,保护环38下端压在滤板14上,上端顶在釜盖6下面,可防滤板14过压变形,釜盖6从锁紧转盘3中间孔插入后,用弹性挡圈1卡住,使两者只能转动不能分开,釜盖6中间有温度传感器插孔2,插孔下端突出10mm左右的盲管,密封的与釜盖6焊接,釜盖6下端外径分别开有凹槽和端台,凹槽与端台中心距离不少于10mm,副密封圈7套在凹槽里,主密封圈8套在端台上,然后把釜盖6插入釜上口,使端台上的主密封圈8底部和密封圈压环13的上面靠紧,而釜盖6下面正好压在滤板保护环38的上面,板动锁紧转盘3上的手轮43,使数个扇型锁块4嵌入釜体27内凹槽40中,推动行程开关39闭合,此时按动按钮AN开,继电器J1吸合,电动阀23方能打开。当釜体27内压力增高时,压力传感器36接通,继电器J2吸合,使电磁铁连杆41插入安全定位孔42,锁定釜盖6,完成装料过程。卸料时,当釜体27内压力降为零时,压力传感器36常开触点断开,继电器J2释放,断电器常开触点J2断开,电磁铁连杆41在弹簧的作用下从安全定位孔42内退出,解除对釜盖6的锁定。板动锁紧转盘3上的手轮43,使数块扇型锁块4从釜体27内槽40中退出,使行程开关39回位,常闭触点断开,确保电动阀处于断电闭合状态。然后吊出釜盖6,这时釜盖6端台上的密封圈8自动脱落,轻松取出,再拔出密封圈压环13和保护环38,这时料桶15端台上的密封圈32自动弹出,也轻松取出。用吊架把料桶15吊出,倒去废渣,这样,仅用3分钟即可完成卸料过程。釜体外夹层16内预热溶剂29为水浴或油浴,夹层16上部分别设有液位传感器35、补液口11、安全阀34。夹层16外有保温层17,保温层17外有外壳18,在夹层底部设有两根电热管22,通过温控仪控制萃取温度,釜内温度低于上限区间时,一根电热管工作,釜内温度低于下限区间时,两根电热管同时工作。萃取剂经预热盘管进口28进入,预热至设定温度后,再经夹层16底部萃取剂出口25、连接管道24、电动阀23和釜体底部进口26进入釜体中,开始超临界萃取运行。本技术所述釜体外夹层里设置的预热盘管、电热管等装置也适用于分离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临界萃取装置,由料桶组成,其特征在于:料桶(15)上口处放入与滤板紧环(31)卡接的滤板(14),密封圈(32)套接于料桶(15)端台上,密封圈(32)上面放有密封圈压环(13),压环(13)外壁中间有槽沟(12),槽沟里设有若干个流通孔(10),压环(13)中间通过支架(33)连接一个滤板保护环(38),保护环壁上还设有若干个流通孔(37),滤板保护环(38)下端压在滤板(14)上,上端顶在釜盖(6)下面,釜盖(6)从锁紧转盘(3)中间孔插入与弹性挡圈(1)卡接,釜盖(6)中间有温度传感器插孔(2),上端设有吊环(44),锁紧转盘(3)上端设有手轮(43),外径开有一个定位孔(42)与釜体(27)外的电磁铁连杆(41)相接,釜盖(6)下端外径分别开有凹槽和端台,副密封圈(7)套在凹槽里,主密封圈(8)套在端台上,釜盖(6)与锁紧转盘(3)之间放置数块扇形锁块(4),每个锁块(4)端面开有方向不同的长孔分别与锁紧转盘(3)上的销轴(5)和釜盖(6)上的销轴(5)间隙配合,嵌入釜体(27)内凹槽(40)中,釜体(27)外的行程开关(39)与釜体(27)内凹槽(40)中的锁块(4)相接,在釜体(27)外夹层(16)内设有萃取剂预热盘管(19),萃取剂预热盘管(19)在夹层(16)侧面设有萃取剂进口(28),在夹层(16)底部设有萃取剂出口(25),萃取剂出口(25)通过连接管道(24)串联电动阀(23)与釜体(27)底部进口(26)相接,在夹层(16)底部设有两根电热管(22),夹层(16)上部分别设有液位传感器(35)、补液口(11)、安全阀(34),夹层(16)外有保温层(17),保温层(17)外有外壳(18),釜体(27)上部两侧对称设有萃取剂出口(9)和压力传感器及安全阀接口(36),料桶(15)下端设有滤板保护支架(20)和滤板(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萃取装置,由料桶组成,其特征在于料桶(15)上口处放入与滤板紧环(31)卡接的滤板(14),密封圈(32)套接于料桶(15)端台上,密封圈(32)上面放有密封圈压环(13),压环(13)外壁中间有槽沟(12),槽沟里设有若干个流通孔(10),压环(13)中间通过支架(33)连接一个滤板保护环(38),保护环壁上还设有若干个流通孔(37),滤板保护环(38)下端压在滤板(14)上,上端顶在釜盖(6)下面,釜盖(6)从锁紧转盘(3)中间孔插入与弹性挡圈(1)卡接,釜盖(6)中间有温度传感器插孔(2),上端设有吊环(44),锁紧转盘(3)上端设有手轮(43),外径开有一个定位孔(42)与釜体(27)外的电磁铁连杆(41)相接,釜盖(6)下端外径分别开有凹槽和端台,副密封圈(7)套在凹槽里,主密封圈(8)套在端台上,釜盖(6)与锁紧转盘(3)之间放置数块扇形锁块(4),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柏实王洋于源基于涛张宝友祖元刚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中植东林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祖元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