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文仲专利>正文

自控连续流反粒度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84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水体净化的机械过滤器,它是由支架、塔体及砂斗、注砂器、联接管道、阀门组成的自控运行系统构成,其特征是塔内设置了由喷嘴、集砂嘴、洗砂管组成的提砂装置和布水盘、滤料、挡体、洗砂器、溢水槽装置;洗砂器又是由分离节、洗砂节、排砂节构成。在洗砂节内部设置形成流砂通道的上锥板与下锥板。本装置实现自控、连续地对浊度含量较高的水体净化,具有简单、紧凑的技术性能和特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水处理设备中机械过滤的设备。在水处理设备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机械过滤设备是采用机械颗粒(石英砂、无烟煤、陶粒滤料)敷设的滤床,利用滤床颗粒对水体中的浊度成份的筛拦、截滤作用净化水体,常用的机械过滤工设备有压力过滤器、无阀滤池、快滤池等,这些设备按传统过滤工艺技术,采用水体从上而下地流过滤床,当滤床结累在一定负荷后,开启从下而上的水流对滤床进行反冲洗,由于传统工艺技术上的缺陷,这类机械过滤器存在压力损失大、能耗高,滤床适用范围窄,一般只适于低浊度水体的二级净化,间隙运行(不得已的反冲洗过程带来的停滞作业)与滤床板结,泥球滋生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传统工艺技术的局限,克服现有机械过滤设备存在的缺陷,采用过滤水体由下而上的反粒度过滤手段,利用广义流态化理论模型指导设计滤床的流化状态而研制一种新型的净化设备,使设备具有自控、连续,适应浊度范围广的机械过滤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控连续流反粒度过滤器,由塔体、布水盘、挡体、集砂嘴、洗砂管、洗砂器、喷嘴、进出水管及管道组成的控制系统组成,其特征是a.塔体由至少二段以上的组段构成,塔内设置了布水盘、集砂嘴、喷嘴、洗砂管、挡体、滤料组成反粒度流态化滤床,塔内上部设有布砂伞、洗砂器、溢水渠。b.集砂嘴与喷嘴安装在塔底部,喷嘴与外部供给压缩空气的管道联接,集砂嘴与塔内洗砂管联接。c.布水盘是由双锥面孔板组成的开式结构,下有泄砂通道。d.塔内挡体是由若干正六方形竖管组成。e.洗砂器是由排砂节、洗砂节、下锥板、上锥板、分离节、除沫器组成。本技术还可通过以下技术特征来描述本技术的提砂动力来源,可为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源,设置了通过喷嘴实现的三通、阀门控制结构,补充注入滤料的砂斗、注砂器以及排污管、压力表等。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反粒度运行时流化床截滤浊度物质的规律与特点提出的,由于水体从下部进入滤床,水体对滤床进行水力分级处理,滤床表现出不同粒度的分层现象,大颗粒的滤料在下部,细颗粒的滤料在上部,由不同粒度的颗粒在滤床内组成各自存在的相区范围,并使范围的空隙度趋于稳定,当水体过滤时,下部颗粒大,稳定相区内的空隙度也较大,床体对水中的过滤作用体现在对大颗粒杂质的截滤,由下而上,床体的颗粒直径逐渐缩小,空隙度渐小的床体对水体中的细浊度物质起到筛滤作用,从而保证水体的净化效果,因此,本设备具有控制简单,占地小,结构紧凑,连续自控运行的技术性能,是一种新型、高效,适用浊度广的先进技术。图一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二是图一的左视图。图三是洗砂器结构说明图。下面依照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所示,自控连续流反粒度过滤器是由支架2与塔体19二部份组或,塔体19可通过法兰分解为若干段,在塔体19上设置有检修与观察之用的检修孔10,塔体的外部安装了砂斗8、注砂器9、压力表15、供水接管6与出水管20,压缩空气进入的接管下阀门21以及各联接管道和控制阀门,在塔体19内部设置有喷嘴22、挡体28、集砂嘴23、洗砂管27、布水盘24、滤料44、布砂伞30、洗砂器31与溢水渠32,为了便于洗砂器31、洗砂管27与布水盘24的安装分别设置了固定板33以及安装固定挡体的固定架26,洗砂器31是由排砂节35、洗砂节37、分离节42组成,在排砂节35与洗砂节37内设置上锥板39与下锥板38,由于上锥板39的下边沿开设了槽口a与下锥板38的上边沿上设计了槽口b,固上锥板38在排砂节35与洗砂节37内的排列结构形成砂粒的流通通道y,当砂粒沿y下降时,与从下而上的清洗水相遇,完成对砂的清洗工作,砂粒则从排砂口流出返回滤床,滤床44采用多级粒度的石英砂、陶粒滤料或无烟煤、磁铁矿砂等,若采用特种滤料时,本装置具有固体与液体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功能,例如滤料材质为离子交换树脂或锰矿砂,毒重石矿砂时,本装置可应用于离子交换,除铁除锰或水体中CO32-、SO42-阴离子去除的工程技术中。以下再结合本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行情况作进一步的说明1.净化。原水从F孔进入,经供水阀门5流入布水盘29内,布水盘24是开有泄水孔的两园锥板拼成的空间,水流通过泄水孔向上流出,进入滤床从上而下的滤料在园锥板沿着斜面向中心下泄到塔底部,为防止布水盘24内腔被堵塞,在布水盘下部开有一环形槽口,以便进入内腔中的砂粒能泄落下来,原水进入滤床向上流过滤,过滤后的清水溢跌入溢流槽32后,从出术管20的G孔流出。在塔底下部设有喷嘴22,压缩空气从E管孔进入,通过阀门21调整进气量与进气压力,空气从喷嘴22向集砂嘴喷出,气体在集砂嘴伞型口下夹带水体与滤料砂粒进入洗砂管。在水体的净化过程中,喷嘴22与集砂嘴23的抽砂作用同步进行,始终保持将水体净化过程的截滤的脏滤料同时抽走。2.砂粒的循环情况。从洗砂器31下落的砂粒,沿布砂伞30分配进入滤床后,滤料缓慢地向下降落,对由下而上的水体进行过滤,上部始终是被清洗后补充滤床的干净滤料,当到达底部时,滤料逐渐载污饱和,被压缩空气抽提入洗砂管27内,为了保证滤床稳定下移,避免乱床,在塔内设置了内六角形的竖垂挡体28,被抽入到洗砂管27内的脏砂粒,在空气与水流的夹带下以擦洗形式提升到洗砂器31内,水、气、砂的混合体从洗砂管27上部口沿溢出,泡沫被除沫器43破碎后,从上部连接的排气管17、阀门13流出,擦洗砂形成的水夹带泥砂从排出管口H处流出,经洗砂水管16、阀门12后从洗砂水排放管口A处排放,砂粒在重力作用下,往下运动,穿过由上锥板39与下锥板38形成的流砂道,往下流动的同时与逆流而上的清水相遇,进行再次清洗,沿Y线路继续往下扎流运动,至从排砂节35下部流出,流出后沿布砂伞30分布进入滤床44内,完成砂粒的循环过程。本技术设备的其它辅助设施砂斗8与注砂器9是为了补充或填装滤床砂料而设置的,运行时将砂料装入斗内,开启注砂器阀门11,同时开启注砂阀门7,将供水接管6中的压力水作为动力源,利用水射原理将砂斗8内的砂抽射,经注砂管25注入塔内,为了便于设备的维护,正常运行,设置了排污接管与排污阀门4,排空管18和排空阀门14以及清洗阀门3和管道,压力表15是供原水供水压力观察所用。图中各管孔口分别为A为洗砂水排放管口;B为事故排污口;C为洗砂空气排放口;D为塔体排空口;E为压缩空气进口;F为原水进入口;G为净化水出水口;H为洗砂器排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控连续流反粒度过滤器是由支架、塔体与由砂斗、注砂器、阀门、联接管道构成的运行系统组成;塔体内设置有由喷嘴、集砂嘴、洗砂管组成的抽砂系统;在该系统以上还设置了布水盘、挡体,滤料、布砂伞、溢水槽与洗砂器,其特征在于:a、过滤塔19是由 至少二段以上的段体组成,塔体上设置检修、观察的检修孔10,供水接管6,净化后出水管20,压缩空气接管与阀门21,并布置了砂斗8,注砂器9以及洗砂排水管16、排气管17、排空管18;b、洗砂器31是由分离节42、洗砂节37、排砂节35构成 ,洗砂器31由不低于3件以上的洗砂节组装构成,在洗砂器31内,设有开有槽口的上锥板39与下锥板38。c、布水盘24是由双层孔板组合的圆锥形的布水盘24,下锥底部设有一圆环形槽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控连续流反粒度过滤器是由支架、塔体与由砂斗、注砂器、阀门、联接管道构成的运行系统组成;塔体内设置有由喷嘴、集砂嘴、洗砂管组成的抽砂系统;在该系统以上还设置了布水盘、挡体,滤料、布砂伞、溢水槽与洗砂器,其特征在于a、过滤塔19是由至少二段以上的段体组成,塔体上设置检修、观察的检修孔10,供水接管6,净化后出水管20,压缩空气接管与阀门21,并布置了砂斗8,注砂器9以及洗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仲杨泽均
申请(专利权)人:吴文仲杨泽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