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34511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4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水箱、吸收塔、循环泵A、循环泵B和连续过滤机,所述水箱内装有吸收液,所述水箱的顶板上设置有进气口A、进液口和排气口B,底板上设置有排液阀;所述循环泵B、连续过滤机和循环泵A依次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循环泵B的进液端与设置在水箱侧壁上的循环出液口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喷雾式螺旋喷头使吸收液体进入旋流板之前分散形成细小雾滴大大增加气液接触面积,提高了吸收效率;通过换热器后再经过连续过滤机使吸收产生的固体或者收集的粉尘与吸收液分离,从而使吸收液得到纯化,循环吸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结构简单、稳定高效,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工尾气吸收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尾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铅中毒可导致智力下降,伴有昏迷、惊厥等铅中毒脑病表现,儿童铅中毒可伴有腹痛、便秘、贫血、多动、易冲动等,对儿童中枢神经和细胞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铅锭熔炼炉经过高温熔炼后,从烟道中排出大量的粉尘及有害气体,污染环境,造成空气中的粉尘及有害气体增加,为了控制大气被污染,根据国家有关有色金属冶炼的排放规定,需要配套冶炼炉熔炼过程中尾气中金属粉尘及气体专用除尘、水洗设备。所以在铅锭冶炼的过程中,排出的尾气的处理要求高,目前的尾气处理装置达不到处理要求的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尾气处理系统,该尾气处理系统通过水箱、吸收塔、循环泵A、循环泵B和连续过滤机解决了尾气处理装置不达标的问题。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水箱、吸收塔、循环泵A、循环泵B和连续过滤机,所述水箱内装有吸收液,所述水箱的顶板上设置有进气口 A、进液口和排气口 B,底板上设置有排液阀;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设有进气口 B,顶部设有排气口 A,所述进气口 B与排气口 B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吸收塔内设置有雾状喷头;所述循环泵B、连续过滤机和循环泵A依次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循环泵B的进液端与设置在水箱侧壁上的循环出液口密封连接,所述循环泵A的出液端穿过吸收塔的塔壁与雾状喷头连接。 还包括输气管,输气管的上端于水箱的内部与进气口 A密封连接,所述输气管的下端置于吸收液的液面下。 所述输气管的下端端部还固定连接有多孔散气阀。 所述吸收塔内还设置有旋流板,所述旋流板置于雾状喷头的下方。 所述吸收塔内还设置有除雾板,所述除雾板设置于雾状喷头的上方。 所述吸收塔的塔壁上还设置有视镜,所述视镜与雾状喷头置于同一高度。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喷雾式螺旋喷头使吸收液体进入旋流板之前分散形成细小雾滴大大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同时旋流板的旋流叶片安装时亦存在倾斜角度,吸收液能从圆心向塔壁流动,增加了液滴在叶片上的停留时间,提高了吸收效率;经过连续过滤机使吸收产生的固体或者收集的粉尘与吸收液分离,从而使吸收液得到纯化,循环吸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结构简单、稳定高效,可以使吸收液的循环回收率达到95%以上,大大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口 A,2_输气管,3-进液口,4-多孔散气阀,5-吸收塔,6-旋流板,7-视镜,8-除雾板,9-排气口 A,10-雾状喷头,11-水箱,12-吸收液,13-排液阀,14-循环泵A,15-排气口 B,16-进气口 B,17-循环泵B,18-连续过滤机,19-循环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水箱11、吸收塔5、循环泵A14、循环泵B17和连续过滤机18,所述水箱11内装有吸收液12,所述水箱11的顶板上设置有进气口 Al、进液口 3和排气口 B15,底板上设置有排液阀13 ;所述吸收塔5的底部设有进气口 B16,顶部设有排气口 A9,所述进气口 B16与排气口 B15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吸收塔5内设置有雾状喷头10 ;所述循环泵B17、连续过滤机18和循环泵A14依次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循环泵B17的进液端与设置在水箱11侧壁上的循环出液口 19密封连接,所述循环泵A14的出液端穿过吸收塔5的塔壁与雾状喷头10连接。采用喷雾式螺旋喷头使吸收液体进入旋流板之前分散形成细小雾滴大大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同时旋流板的旋流叶片安装时亦存在倾斜角度,吸收液能从圆心向塔壁流动,增加了液滴在叶片上的停留时间,提高了吸收效率;通过换热器后再经过连续过滤机使吸收产生的固体或者收集的粉尘与吸收液分离,从而使吸收液得到纯化,循环吸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还包括输气管2,输气管2的上端于水箱11的内部与进气口 Al密封连接,所述输气管2的下端置于吸收液12的液面下。 所述输气管2的下端端部还固定连接有多孔散气阀4。尾气通过输气管2的下端的多孔散气阀4散开后,增加了气体与吸收液内的接触面积。 所述吸收塔5内还设置有旋流板6,所述旋流板6置于雾状喷头10的下方。根据气体的流量或速度合理设置旋流板6的数量,在保证吸收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投入成本。 所述吸收塔5内还设置有除雾板8,所述除雾板8设置于雾状喷头10的上方。所述吸收塔5的塔壁上还设置有视镜7,所述视镜7与雾状喷头10置于同一高度。方便查看雾状喷头10是否正常工作,保证吸收塔的正常运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水箱(11)、吸收塔(5)、循环泵A(14)、循环泵B(17)和连续过滤机(18),所述水箱(11)内装有吸收液(12),所述水箱(11)的顶板上设置有进气口A(1)、进液口(3)和排气口B(15),底板上设置有排液阀(1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5)的底部设有进气口B(16),顶部设有排气口A(9),所述进气口B(16)与排气口B(15)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吸收塔(5)内设置有雾状喷头(10);所述循环泵B(17)、连续过滤机(18)和循环泵A(14)依次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循环泵B(17)的进液端与设置在水箱(11)侧壁上的循环出液口(19)密封连接,所述循环泵A(14)的出液端穿过吸收塔(5)的塔壁与雾状喷头(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水箱(11)、吸收塔(5)、循环泵A(14)、循环泵B(17)和连续过滤机(18),所述水箱(11)内装有吸收液(12),所述水箱(11)的顶板上设置有进气口A(I)、进液口(3)和排气口 B(15),底板上设置有排液阀(1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5)的底部设有进气口 B (16),顶部设有排气口 A (9),所述进气口 B (16)与排气口 B (15)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吸收塔(5)内设置有雾状喷头(10);所述循环泵B(17)、连续过滤机(18)和循环泵A(14)依次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循环泵B (17)的进液端与设置在水箱(11)侧壁上的循环出液口(19)密封连接,所述循环泵A(14)的出液端穿过吸收塔(5)的塔壁与雾状喷头(10)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秀安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金狮金属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