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导泥式异向流沉淀斜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54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水平导泥式异向流沉淀斜板由水平导泥槽和置于其上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波形板组成的沉淀斜板组形式。该技术以水平导泥槽把沉淀并集中到波形斜板谷即下凹的半波中向下滑落的污泥与底部向上的进水隔开,避免了进水对污泥滑落的干扰,水平导泥槽形式可以使水平方向排列的波形斜板不受空间限制。简化了斜板组构造和使用斜板的沉淀池形。将该组合形式倒置后可做浮升工艺。(*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水处理工艺中的新型高效率沉淀装置。美国六十年代起,迄今多用异向流斜板,表面负荷6-12吨/小时平米,异向流斜板(管)沉淀,由于进水和从板上滑下的沉淀物在斜板下部能把一部分已下落的污泥重新带入斜板内,而在板内的一定位置形成悬浮泥渣层,负荷加大时,泥渣会上浮,限制表面负荷的提高,其上升流速依进水水质的不同最大使用到3-4毫米/秒,已感到困难,目前常用的蜂窝斜管上口边缘容易积泥和孳长生物。荷兰国际莫勒公司在七十年代专利技术了称为PV系列的波形板分离装置,其中简称TPS(TiLtable Plate Sett-lev)的是一种具有收集从板上滑落的沉淀物的封闭槽(称集泥槽)的异向流波形斜板沉淀器,该集泥槽把下落的污泥和进水分开,从而避免污泥被进水重新带入斜板内,具有较高的沉淀效率,申报了美国专利3666111,其上升流速约为7毫米/秒,比目前我国异向流斜板系统采用的上升流速3-4毫米/秒要高出一倍,因其集泥槽是竖向封闭的,波形斜板垂直于集泥槽排列组成斜向放置的矩形板组,这种形式在加大规模时受到空间限制,所以只适用于小型沉淀装置。为了解决以上沉淀装置存在的问题,特进行了改进,本技术是由前封板(1),板长1.0-2.0米,倾角50°-60°的波形斜板(2),水平式导泥槽(3)组成的水平导泥式斜板沉淀系统,水平导泥槽设在波形板的波谷即下凹的半波下部,二个导泥槽壁之间的间隔是进水通道,水平导泥槽将斜板下部的进水水流与沉淀板上滑落的沉淀物隔开。进水即从二个导泥槽的间隔空间进入斜板,进水中的絮体在斜板间向上流动的过程中逐渐下沉于波形板上,并向波形的凹谷处汇集,形成多股泥流下滑,经导泥槽再通过槽下部的窄缝(即防悬浮栅)落入沉淀池底部,完成泥水分离过程,用水平导泥槽的设计解决了一般异向流沉淀斜板进水对下落污泥顶托问题,显著地提高了沉淀效率。本技术保护项目是水平导泥槽和置于其上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波形板组成的沉淀斜板组合形式,见附图。该技术利用开有窄缝的水平导泥槽(断面呈梯形),把沉淀并集中到波形斜板谷即下凹的半波中的下滑污泥导入沉淀池底部,来水从二个导泥槽之间的空间流入,再从斜板底部波峰即上凸的半波处向上进入斜板,避免了进水对污泥降落的干扰,水平导泥槽下部开一下落污泥的窄缝,是使导泥槽能水平放的关键技术环节,水平导泥槽不仅是主要工艺部分,也做为斜板组的支撑骨架,并兼做斜板在沉淀池中的承托梁结构件,简化了工艺构造。将波形板和水平导泥槽组成的分离板倒置过来,导泥(污)槽在上则可用于同向和导向流的浮升工艺,以上应用亦在申请保护之列。水平导泥槽和波形板及前封板采用硬质塑料或金属等各种适宜的材料制造,在现场组装。本技术与荷兰申报美国专利3666111不同之处是使用了下部开有窄缝的水平导泥槽,代替了其竖向封闭式集泥槽,可使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波形斜板不受空间限制,并使沉淀池成为规则的矩形,也降低了池高,能适应各类大中规模的自来水厂的新建和旧厂的挖潜改造,也可用于污水净化工程,本技术的特点是,沉淀效率高(表面负荷率10-20吨/小时平米)、净化水质好、占地面积小、池形简单、工程造价低、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1]前封板[2]波形板[3]导泥槽[4]侧封板[5]排泥管[6]进水方向[7]排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向流波形沉淀斜板,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部开有窄缝的水平导泥槽(3)和置于其上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斜板(2)及后封板(1)所组成的波形沉淀板组合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向流波形沉淀斜板,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部开有窄缝的水平导泥槽(3)和置于其上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斜板(2)及后封板(1)所组成的波形沉淀板组合形式。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异向流波形沉淀斜板,其特征在于所说水平导泥槽断面呈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