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4150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包括空心管外罩、反光板及发光元件。反光板设于空心管外罩内,具有多个贯穿口,贯穿口贯通反光板。发光元件包括金属导板及发光二极管元件。金属导板固定于空心管外罩的内壁与反光板之间,包括多个板体,其中相邻的板体间具有一间隙。各发光二极管元件跨越一间隙并固接其两侧的板体,且一对一地显露于贯穿口上,其中这些发光二极管元件相互借由此间隙两侧的板体进行电性相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等半导体芯片的应用,均必须被一一地加以封装成一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再分别从一导线架上取下,以便焊接至一电路板上以形成一发光二极管元件,才能成为一加电后可进行发光的光源。此外,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电极需被引出其封装结构,以利连接电路板上的电源线路,而得以运作或发光。在日常生活中,照明设备一直以来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现有的照明设备多半都以灯泡或灯管作为主要光源,在这些灯管或灯泡中,较为常见者有日光灯管、白炽灯泡、卤素灯管或卤素灯泡。然而,由于日光灯管内所涂布的荧光粉通常都含有具有污染性的重金属元素(例如汞),不仅不容易回收再利用,更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如此,随着技术的提升,近年来已逐渐发展出具有密集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的灯管作为照明灯具而取代日光灯管。为了达到足够的亮度,发光二极管必需使用功率较强的发光二极管,故「散热问题」常是该类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的主要考虑点。如此,若能不需刻意加装散热元件,又可克服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高热,并维持发光二极管原有的发光功率,便是此业界人士所欲达成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是揭露一种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用以提供多方向且足够亮度的照明光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揭露一种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不需刻意加装散热元件,既可提早引导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高热至空气中,同时维持发光二极管原有的发光特性。此灯管装置包括一空心管外罩、一反光板及至少一发光元件。空心管外罩本身可透光。反光板设于空心管外罩内,具有一反光层及多个贯穿口,其中反光层叠设于反光板上,这些贯穿口贯通反光层及反光板。发光元件包括一金属导板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金属导板固定于空心管外罩的内壁与反光板之间,包括多个板体。任两个相邻板体之间具有一间隙,各间隙分离其两侧板体的实体接触。各发光二极管元件跨越一间隙,并固接此间隙两侧的板体,并相互借由间隙两侧的板体进行电性相接,其中这些发光二极管元件同时一对一地显露于贯穿口上。如此,借由金属导板的高导热特性,本专利技术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所产生的高温便可快速被引导至空气中,避免发光二极管灯管因过热而产生损坏,造成发光效率下降以及产品寿命缩短。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灯管装置具有较佳的散热特性,相较于先前技术下,本专利技术的灯管装置于一固定距离下便允许装配较高瓦数的发光二极管,提供更高光效率的光源。反之,由于加装散热元件不再是散热的必要手段,因此,若本专利技术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省去加装散热元件后,其业者便可降低材料、制作成本及备料成本,降低发光二极管灯管整体重量、提高容置空间或缩小整体体积,进而提高市场的竞争力。附图说明 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图IA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根据一实施例下的示意图; 图IB是图IA的1B-1B剖面图; 图2A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根据另-图2B是图2A的2B-2B剖面图; 图3A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根据又-图;3B是图3A的!3B-3B剖面图; 图4A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根据又-图4B是图4A的4B-4B剖面图; 图4C是图4A的4C-4C剖面图; 图5A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根据又-图5B是图5A的5B-5B剖面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根据又一实施例下的分解图;根据又一实施例下金属导板的示-实施例下的示意-实施例下的示意-实施例下的示意-实施例下的示意7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发光二二极管光源的灯管S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灯管装置411B第二板体200,201 空心管外罩412A芯片架201》上壳体412B导接部201E下壳体413间隙210容置空间420发光二极 211第一区域421发光二极 212第二区域421A 第一电极220盖体421B第二电极221接脚422下封装部300反光板423上封装部310反光层424导线320贯穿口500控制电路330透气孔600承载座400发光元件610嵌槽410金属导板 C:中心轴411:板体G:固定胶41IA 第一板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专利技术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参阅图IA及图IB所示,图IA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100根据一实施例下的示意图。图IB是图IA的1B-1B剖面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100。此具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灯管装置100包括一空心管外罩200、一反光板300、至少一发光元件400及一控制电路 500。空心管外罩200本身可透光且可扩散光线,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210,其末端分别覆盖一盖体220。至少一盖体220具有接脚221,用以支撑灯管装置100于一灯管座(图中未示出)上。控制电路500电性连接发光元件400与上述的接脚221,用以进行发光元件 400的升降电压处理,并经由上述的接脚221与灯管座进行电性连接。反光板300设于容置空间210内,其两相对侧卡合于空心管外罩200的内壁,大致朝空心管外罩200的中心轴C方向延伸。反光板300设置后大致区分此容置空间210为一第一区域211与一第二区域212。反光板300具有一反光层310及多个贯穿口 320。此反光层310,例如为光学涂层或超亮镜面反射片(durable enhanced specular reflector ; DESR-M),是叠设于反光板300上,用以反射或漫射光线。这些贯穿口 320,例如为圆形或矩形,经反光层310贯通至反光板300,并接通第一区域211与第二区域212。发光元件400包括一金属导板410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420 (例如直流电或交流电的发光二极管元件),金属导板410固定于第二区域212中,介于空心管外罩200的内壁与反光板300之间。这些发光二极管元件420直接分别封装于金属导板410上,同时一对一地对准并显露于贯穿口 320,以便经第一区域211朝空心管外罩200外投射光线。其中金属导板410,例如为单层板,其材质可例如为高导热铜片、铝片或其它具有高导热导电合金片。金属导板410经裁切后可成型为多个板体411,其中任两个板体411间具有一间隙413,以分隔此两个相邻板体411间的实体接触。这些发光二极管元件420分别排列于各间隙413上,跨越其中一间隙413,并各自实体连接及电性连接此间隙413两侧的板体411,这些发光二极管元件420彼此借由间隙413两侧的板体411进行电性相接。借由金属导板410本身的导电特性,作为发光二极管元件420之间的导电媒介,使得这些发光二极管元件420之间可直接经金属导板410经裁切后的外状变化,而达到发光二极管元件420彼此间产生串联或并联的电性连接。如此,这些发光二极管元件420无须安装至电路板(如印刷电路板)上,即可直接借由灯管座的电源进行发光工作。此外,由于金属导板410本身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柏廷
申请(专利权)人:亚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