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油井管用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4074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高温油井管用钢,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05-0.15%,Si:0.15~0.45%,Mn:0.3-0.6%,Cr:8.5-14.0%,N:0.004-0.016%,Al:0.01-0.05%;以及V≤0.15%,Ti≤0.05%,Nb≤0.05%,Mo≤1.5%,W≤1.5%中的至少三种;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耐高温油井管用钢的制造方法,包括:熔炼,连铸成圆坯或浇铸成方坯后轧制成圆坯;轧制成无缝钢管后进行正火,正火温度为900-1100℃,正火时间为30-120分钟;再进行高温回火,回火温度为680-750℃,回火保温时间为60-90分钟。这样得到的耐高温油井管用钢,在室温至600℃的使用温度范围内屈服强度均大于350MPa,氧化速度小于2μm/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井油井管用钢,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温度达600°C的火驱采油用耐高温油井管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稠油在世界油气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我国稠油资源丰富,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胜利油田及大港油田等油区是我国主要的稠油开发区,稠油开采的潜力很大。在稠油的开采过程中,为了使油层温度升高,降低稠油粘度,使稠油易于流动,从而将稠油采出,存在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水驱、火烧油层等热力采油的方法。其中,火烧油层火驱采油是燃烧地层的一部分原油以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最具潜力的热采技术之一。火驱采油过程涉及到相邻的两口井,其中注气井将空气或氧气注入地层点火使原油燃烧,采油井将火烧后可开采的原油采出。火驱原油过程是多种机制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如热裂解、混相驱动、气驱、岩石及油层流体的热膨胀作用、地下流体的重力分离作用、蒸汽导致油层岩石相对渗透率及毛细力的变化等。在火烧原油过程中,高温火焰和套管以及油管接触传热,靠近油层的钢管的温度可高达600°C。原油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碳会使钢管产生二氧化碳腐蚀,高温的工作环境还会使普通钢管产生严重氧化而烧蚀。申请号为200910199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青超董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