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界面处理剂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31440 阅读:3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层界面处理剂及制造方法,在丁酮、正丁醇和环己酮组成的主溶剂中加入钛酸酯偶联剂NDZ-401和LTH附着力促进树脂,然后加入BYK401充分混合而成。喷涂在已固化涂层表面,能够对涂层有微溶胀作用,通过渗入微溶胀的涂层表层,与已固化涂层组份相互作用,使其与上层新涂覆涂层之间的附着力与人工拉毛相当,从而替代目前效率较低、施工困难的人工拉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微溶胀已完全固化的涂层,并通过渗入微溶胀的涂层表层,与已固化涂层组份相互作用,使其与上层新涂覆涂层之间的附着力与人工拉毛相当,从而替代目前效率较低,施工困难的人工拉毛。
技术介绍
现有原油储罐、海洋平台等大型钢结构的防腐施工开始大范围采用先表面处理, 涂覆底漆,然后进行焊接,最后进行整体防腐施工。该施工工艺能够保障表面处理效果, 克服了焊接完成后喷砂除锈和除尘困难的问题,但整体防腐前预涂的底漆往往已经完全固化,需要进行表面拉毛才能进行面漆的涂覆。目前,底漆表面拉毛主要采用人工拉毛,存在处理不均勻容易留死角等问题,而且耗时费力效率低,严重影响了防腐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涂层界面处理剂,用于原油储罐、海洋平台等大型钢结构的防腐,能软化底漆,又不会破坏底漆,能与上下层漆膜融为一体的界面处理剂,提高底面漆间附着力,替代涂层表面人工拉毛,提高施工质量和工效。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涂层界面处理剂,由六种组分组成,其中1、丁酮分子式CH3 CH2COCH3,又称甲乙酮、2-丁酮。丁酮是油漆的重要溶剂,硝酸纤维素、合成树脂都易溶于其中。2、正丁醇分子式CH3(CH2)3OH,微溶于水,溶于乙醇、醚多数有机溶剂,用于制取酯类、塑料增塑剂、医药或喷漆。3、环己酮分子式C6HltlO,为羰基碳原子包括在六元环内的饱和环酮。4、钛酸酯偶联剂NDZ-401 化学名是四异丙基二( 二辛基亚磷酸酰氧基)钛酸酯。 南京曙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并有产品销售。5、LTH附着力促进树脂钱逢麟主编国内外涂料助剂品种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16页。赫斯公司生产。6、平流剂BI410 德国毕克化学Β (助剂,用于涂料制备。国内代理商是上海晟浦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产品销售。涂层界面处理剂各组分重量份为1重量份丁酮、0. 4 0. 6重量份正丁醇、0. 7 0. 9重量份环己酮、0. 3 0. 5重量份钛酸酯偶联剂NDZ-401、0. 1 0. 3重量份LTH附着力促进树脂和0. 01 0. 03重量份平流剂BI401组成。涂层界面处理剂,其特征是由1重量份丁酮、0. 45重量份正丁醇、0. 76重量份环己酮、0. 3重量份钛酸酯偶联剂NDZ-401、0. 2重量份LTH附着力促进树脂和0. 015重量份平流剂BI401组成。涂层界面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在1重量份丁酮中加入0.4 0.6重量份正丁醇和0. 7 0. 9重量份环己酮搅拌均勻,再加入0. 3 0. 5重量份钛酸酯偶联剂NDZ-401和 0. 1 0. 3重量份LTH附着力促进树脂充分混合,最后加入0. 01 0. 03重量份平流剂 BI401,在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勻而成。涂层界面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在1重量份丁酮中加入0. 45重量份正丁醇和0. 76 重量份环己酮,再加入0. 3重量份钛酸酯偶联剂NDZ-401和0. 2重量份LTH附着力促进树脂充分混合,最后加入0. 015重量份平流剂BI401,在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勻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涂层界面处理剂,使用的主溶剂由丁酮、正丁醇和环己酮组成,其溶胀力较强,但不破坏涂层,仅对涂层表面有微溶胀作用,对LTH附着力促进树脂的溶解性好且挥发速度适中,便于钛酸酯偶联剂NDZ-401和LTH附着力促进树脂渗入微溶胀的漆膜表层。使用的钛酸酯偶联剂NDZ-401和LTH附着力促进树脂具有能分别与已固化涂层中不同组份相互作用的活性基团,而且分子量适中,分子链迁移灵活,能够顺利渗入微溶胀的漆膜表层, 便于活性基团与漆膜组份的作用。使用的平流剂Β (401能够提高体系的粘度,使界面处理剂能够吸附在立面上,方便立面施工。在使用时,将涂层界面处理剂喷涂在已固化涂层表面,对涂层有微溶胀作用,通过渗入微溶胀的涂层表层,与已固化涂层组份相互作用,使其与上层新涂覆涂层之间的附着力与人工拉毛相当。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涂层界面处理剂能使已固化涂层与上层新涂覆涂层之间的附着力与人工拉毛相当。2、涂层界面处理剂采用喷涂方式施工,效率与人工拉毛相比可提高5倍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涂层界面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在1重量份丁酮中加入0. 45重量份正丁醇和0. 76重量份环己酮,再加入0. 3重量份钛酸酯偶联剂NDZ-401和0. 2重量份LTH附着力促进树脂充分混合,最后加入0. 015重量份平流剂BI401,在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勻而成。实施例1的涂层界面处理剂与人工拉毛比较实验结果见表1。表1界面处理剂与人工拉毛比较表^^^^方式界面处理剂人工拉毛附着力,MPa13.8613.77断裂方式内聚破坏内聚破坏工效60m2/人·天IOm2/人·天优缺点效率高,均匀,无死角不均匀,有死角,工效低 实施例2 涂层界面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在1重量份丁酮中加入0. 4重量份正丁醇和0. 7重量份环己酮,再加入0. 3重量份钛酸酯偶联剂NDZ-401和0. 1重量份LTH附着力促进树脂充分混合,最后加入0. 01重量份平流剂BI410,在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勻而成。实施例3 涂层界面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在1重量份丁酮中加入0. 6重量份正丁醇和0. 9重量份环己酮,再加入0. 5重量份钛酸酯偶联剂NDZ-401和0. 3重量份LTH附着力促进树脂充分混合,最后加入0. 03重量份平流剂BI410,在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勻而成。实施例4 涂层界面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在1重量份丁酮中加入0. 55重量份正丁醇和0. 8重量份环己酮,再加入0. 4重量份钛酸酯偶联剂NDZ-401和0. 2重量份LTH附着力促进树脂充分混合,最后加入0. 02重量份平流剂BI410,在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勻而成。实施例5 涂层界面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在1重量份丁酮中加入0. 5重量份正丁醇和0. 7重量份环己酮,再加入0. 45重量份钛酸酯偶联剂NDZ-401和0. 25重量份LTH附着力促进树脂充分混合,最后加入0. 025重量份平流剂BI410,在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勻而成。权利要求1.一种涂层界面处理剂,其特征是各组分重量份为1重量份的丁酮、0. 4 0. 6重量份正丁醇、0. 7 0. 9重量份环己酮、0. 3 0. 5重量份钛酸酯偶联剂NDZ-401、0. 1 0. 3 重量份LTH附着力促进树脂和0. 01 0. 03重量份平流剂BI4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界面处理剂,其特征是各组分重量份为1重量份丁酮、 0. 45重量份正丁醇、0. 76重量份环己酮、0. 3重量份钛酸酯偶联剂NDZ-401、0. 2重量份LTH 附着力促进树脂和0. 015重量份BI401。3.—种涂层界面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1重量份丁酮中加入0. 4 0. 6重量份正丁醇和0. 7 0. 9重量份环己酮搅拌均勻,再加入0. 3 0. 5重量份钛酸酯偶联剂 NDZ-401和0. 1 0. 3重量份LTH附着力促进树脂充分混合,最后加入0. 01 0. 03重量份平流剂BI401,在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勻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层界面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1重量份丁酮中加入0. 45重量份正丁醇和0. 76重量份环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云鹏林竹王志涛韩文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