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侧墙防焦风布置结构的“W”型火焰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6293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侧墙防焦风布置结构的“W”型火焰锅炉,包括前墙(1)、后墙(2)和侧墙(3),其特征在于,所述“W”型火焰锅炉还包括防焦风风箱(9),在“W”型火焰锅炉下炉膛两个侧墙的中上部布置防焦风喷口(5),在侧墙要供给防焦风的位置布置所述防焦风风箱(9),该防焦风风箱(9)用于将防焦风从侧墙中的防焦风喷口(5)喷入炉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缝隙式防焦风,空气层覆盖面大,近壁区CO浓度降低显著,可以防止侧墙结渣和高温腐蚀等;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实施,布置简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侧墙防焦风布置结构的“W”型火焰锅炉
技术介绍
“W”型火焰锅炉是燃用低挥发性的无烟煤、贫煤为主的炉型。经过多年的实际运行,与燃用近似煤种的切圆和对冲燃烧锅炉相比,“W”型火焰锅炉在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有进一步提高,但也出现一些其它问题,如由于卫燃带面积过多,燃烧温度过高,导致NOx排放过高、下炉膛(尤其侧墙、冷灰斗、喉口、炉膛出口)结渣严重,其严重性甚至影响到锅炉效率和机组的安全运行。针对“W”型火焰锅炉侧墙结渣问题,现有一系列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但均有一定的局限。电站锅炉防结焦拱下二次风导流装置(申请号200920259505. 4),四角通风防止翼墙及侧墙水冷壁结渣的“W”火焰锅炉(申请号2010105U616.9),存在的缺点是存在死区或四角来风覆盖面不足,导致侧墙仍然结渣。在侧墙上设置空气喷嘴的“W”火焰锅炉炉膛 (200810044353. 6),其缺点是空气在近壁区停留时间短,或直吹入炉膛,防结渣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W”型火焰锅炉侧墙结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墙具有防止结渣的防焦风布置结构的“W”型火焰锅炉。为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的“W”型火焰锅炉包括前墙、后墙和侧墙,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所述“W”型火焰锅炉还包括防焦风风箱,在“W”型火焰锅炉下炉膛两个侧墙的中上部布置防焦风喷口,在侧墙要供给防焦风的位置布置所述防焦风风箱,该防焦风风箱用于将防焦风从侧墙中的防焦风喷口喷入炉膛。低速补入炉膛的空气在炉膛内水冷壁近壁区形成温度较低的具有氧化性气氛区域,高温烟气流中熔融的灰渣进入该区域,灰渣温度降低,并且在氧化性气氛中灰渣黏结性降低,不易在水冷壁上结渣,从而达到防治结渣的目的。优选地,防焦风风箱是单独的风箱。优选地,防焦风风箱两侧均布置引风管或单侧布置引风管,该引风管用于将防焦风风箱与在前墙和后墙上的二次风大风箱或炉两侧的二次风母管连通。优选地,在防焦风风箱内设置风向导流板。优选地,防焦风喷口以水冷壁管之间去除的鳍片缝隙或水冷壁让管缝隙的形式实现。优选地,防焦风喷口是缝隙式、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优选地,防焦风风箱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防焦风风率3 15%,风速10 20m/s。根据“W”型火焰锅炉侧墙结渣或高温腐蚀的严重程度布置一级(一层)防焦风或二级(二层)防焦风,水平布置一层风箱为一级防焦风布置,水平布置二层风箱为二级防焦风布置,布置形式不受限制。优选地,设有一级或者多级侧墙防焦风布置结构。在引风管上布置有风速及风量测量装置,使得便于调整风速及风量。在防焦风风箱内设置的导流板设置为导向可调,用以调节防焦风喷入炉膛的角度,水平下倾角度范围0 6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W”火焰锅炉特殊的炉型、空气煤粉流场组织,拱部靠近侧边的燃烧器投运时会引发侧墙的结渣,本技术采用的缝隙式防焦风,空气层覆盖面大,近壁区CO等还原性气氛浓度降低显著,可以防止侧墙结渣和高温腐蚀等;另外,本技术易于实施,布置简单。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图la)和lb)是侧墙具有缝隙式防焦风的“W”型火焰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侧墙具有缝隙式防焦风的“W”型火焰锅炉下炉膛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侧墙具有缝隙式防焦风的“W”型火焰锅炉结构示意图如图la)、lb)、2、3所示。图 la)和lb)为侧墙具有缝隙式防焦风的“W”型火焰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侧墙具有缝隙式防焦风的“W”型火焰锅炉下炉膛的A-A剖视图,图3为缝隙式防焦风装置结构和流场示意图。所示的“W”型火焰锅炉包括前墙1、后墙2、侧墙3、观火孔4、缝隙式防焦风喷口 5和冷灰斗6。具体布置方式在前墙1和后墙2上的二次风大风箱8 (或炉两侧二次风母管)两侧分别布置引风管11,该引风管从二次风大风箱8(或二次风母管)引出部分二次风作为防焦风。防焦风风箱9横向布置在侧墙10上,防焦风风箱9两侧均布置引风管11或单侧布置引风管11。来风W经防焦风风箱9中的风向导流板12,以一定方向经过水冷壁7 间的缝隙式防焦风喷口 5 (打磨去除的鳍片或水冷壁管道让管实现的缝隙)喷入炉膛。风向导流板12设置为导向可调的,用以手动或以其它致动方式调节防焦风喷入炉膛的角度, 该角度水平下倾范围为0 60°。由于“W”型火焰锅炉炉膛的长宽比很大,侧墙布置防焦风时可不必考虑对称性,以达到解决防结渣或高温腐蚀目的为准。本实施例中,在“W”型火焰锅炉下炉膛两个侧墙上的两侧观火孔下侧布置了两级防焦风。同样在本实施例中,防焦风风箱9沿水平方向布置。在引风管11上布置有风速及风量测量装置,使得风速及风量便于调整。相同标高或附近的观火孔要保留,便于设备调整或相关的燃烧调整。由于防焦风以较低的速度,并且以某一定的角度喷入炉膛,进入炉膛的空气不会立即吹散,而是在炉膛内水冷壁的近壁区域内形成温度较低的具有氧化性气氛的空气层。高温烟气流中熔融的灰渣进入该区域后,灰渣温度降低,在氧化性气氛中灰渣黏结性降低,不易粘附在水冷壁上造成结渣,达到防治结渣的目的。防焦风喷口亦可采用其它喷口形式如圆形、椭圆形、方形等。防焦风风箱亦可以是单独的风箱。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侧墙防焦风布置结构的“W”型火焰锅炉,包括前墙(1)、后墙(2)和侧墙 (3),其特征在于,所述“W”型火焰锅炉还包括防焦风风箱(9),在“W”型火焰锅炉下炉膛两个侧墙的中上部布置防焦风喷口(5),在侧墙要供给防焦风的位置布置所述防焦风风箱 (9),该防焦风风箱(9)用于将防焦风从侧墙中的防焦风喷口(5)喷入炉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焦风风箱(9)是单独的风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焦风风箱(9)两侧均布置引风管(U)或单侧布置引风管(11),该引风管(U)用于将防焦风风箱(9)与在前墙 (1)和后墙( 上的二次风大风箱(8)或炉两侧的二次风母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焦风风箱内设置风向导流板(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导流板(12)设置为导向可调的,用以调节防焦风喷入炉膛的角度,该角度水平下倾范围为0 6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焦风喷口以水冷壁管之间去除的鳍片缝隙或水冷壁让管缝隙的形式实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设有一级或者多级侧墙防焦风布置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风管(11)上布置有风速及风量测量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焦风喷口是缝隙式、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焦风风箱(9)沿水平方向布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侧墙防焦风布置结构的“W”型火焰锅炉,包括前墙(1)、后墙(2)和侧墙(3),其特征在于,所述“W”型火焰锅炉还包括防焦风风箱(9),在“W”型火焰锅炉下炉膛两个侧墙的中上部布置防焦风喷口(5),在侧墙要供给防焦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亮张超群秦学堂程昌业白云张柯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