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振海专利>正文

节能滤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55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过滤、回收废油的节能滤油机。包括电机、进油泵、安全阀、初级滤油器、精滤器,其特征是在进油泵下方连接有带扩展腔的集成油路,精滤器外层采用带折皱的纸质纲丝双层网,内衬采用硅燥土等合成材料制成。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集成油路及精滤器上采用新结构,故滤油效率大大提高,能耗降低,电三分之二以上,噪音小,可靠性高,且无泄漏。是一种适用于机加、环保等工厂的优良环保产品。(*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回收工业废油,减少污染排放的节能滤油机。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含杂质的废油,在无回收能力的情况下,只能作为废液排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现有技术中有用于回收、过滤的滤油机,它由初级滤油器、精滤器、电机、进油泵、直通式油路等组成。这种类型的滤油器存在的缺点是耗电量大、运转噪声大,故障率高、且漏油现象严重,滤油效率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高效、噪声低、无滴漏的节能滤油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节能滤油机,包括机架、吸油口、出油口、出油阀、电机、进油泵、安全阀,吸油口一端设置有离心式初级滤油器,机架上垂直设置有圆柱形精滤器,其特征在于电机与进油泵垂直设置并连接,进油泵下方设置有集成油路,该集成油路还同时与初级滤油器、精滤器相连接,其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中部分别设置有圆柱形扩展腔。本技术的精滤外层可以采用纸质与不锈钢双层网制成,并在其上设有能增加过滤面积的辐射状折皱,内衬采用由硅燥土、磁场粉、活性炭、白土混合制成的合成材料。本技术的节能滤油机的各管件连接处,可以设置耐酸碱橡胶制成的O形密封圈。本技术集成油路设计前提是根据流体力学中流体漩涡流转规律设计的,在这种结构条件下,可实现额定的输出油量不变,而功率只需直通式油路驱动功率的20-30%。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带扩展腔的集成油路以及采用了自行设计的直立式柱形精滤器,使得滤油效率大大提高,噪声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大大减少,以40立升滤油设备为例,一般设备采用2.2KW电机功率,面本技术为0.55KW,每小时节电1.6KW,且故障率极低;由于精滤器外层双层网采用折皱设计,使滤油面比现有技术的平面设计扩大十余倍,过油速度大大加快;O型橡胶密封圈的使用,使本技术真正做到了无泄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滤油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结构的A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安全阀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精滤器的横截面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结合图1、图2、图3、图4,本技术的节能滤油机由机架(1)、吸油口(2)、出油口(3)、出油阀(4)、电机(5)、进油泵(6)、安全阀(7)、放气阀(13)、压力表(14),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的作用在于防止管道堵塞等引起的内压增大,保证机器在正常压力范围,吸油口一端设置离心式初级滤油器(8),机架上垂直设置圆柱形精滤器(9),电机与进油泵垂直设置,电机在上,进油泵下方设置有集成油路(10),该集成油路还同时与初级滤油器、精滤器相连,其进油通道与出油通道中部分别设置有圆柱形扩展腔(11、12),这样,从初级滤油器流出的油流在此扩展腔内会形成涡漩,可减噪、节能,同样,出油通道的油流在扩展腔中也形成涡漩,精滤器由外层网(9a)、进油空腔(9b)、内衬(9c)、出油腔(9d)组成,外层网由纸及钢丝网两种材料制成并形成折皱(9e),以扩大过油面积,内衬(9c)由合成材料制成,其一种配比为硅燥土30%、磁场粉10%、活性炭55%、白土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滤油机,包括机架〔1〕、吸油口〔2〕、出油口〔3〕、出油阀〔4〕、电机〔5〕、进油泵〔6〕、安全阀〔7〕,吸油口一端设置有离心式初级滤油器〔8〕、机架上重直设置有圆柱形精滤器〔9〕,其特征在于电机与进油泵重直设置并连接,进油泵下方设置有集成油路〔10〕,该集成油路还同时与初级滤油器、精滤器相连接,其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中部分别设置有圆柱形扩展腔〔1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滤油机,包括机架〔1〕、吸油口〔2〕、出油口〔3〕、出油阀〔4〕、电机〔5〕、进油泵〔6〕、安全阀〔7〕,吸油口一端设置有离心式初级滤油器〔8〕、机架上重直设置有圆柱形精滤器〔9〕,其特征在于电机与进油泵重直设置并连接,进油泵下方设置有集成油路〔10〕,该集成油路还同时与初级滤油器、精滤器相连接,其进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海
申请(专利权)人:赵振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