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以成专利>正文

烟气隔离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55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气隔离净化器,其主要技术特征是:由喷淋器、挡板、隔板、防溅接收容器等组成,均放置在烟囱的内部,是集净化、排放于烟囱为一体,烟气在烟囱内要经两道水膜的两次消烟除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净化效果明显、操作易于控制,克服了现有湿法水膜除尘分散建筑占地多、投资多的不足。主要用于锅炉的消烟除尘和夏季室内的水式空调。(*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烟气隔离净化器,是废气净化
中的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湿法水膜除尘法,是在锅炉与烟囱之间,再单独建立一座水膜除尘塔,在此对烟气进行消烟除尘处理,然后再经烟囱排放。由于采用分散建筑,因而占地较多,增加了建设投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隔离净化器,在烟囱中对烟气进行消烟除尘的一体式净化与排放,克服了湿法水膜除尘法分散建筑占地多、投资多的不足之处,同时可提高对烟气的净化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烟气隔离净化器由两部分组成建在烟囱中上部的净化部分,由进水管道2、喷淋器3、挡板4、隔板5组成;建在烟囱基础上的灰水接收与排放部分,它是由内部呈园锥形的钢筋水泥结构的防溅接收客器7和灰水排放口10组成,以上两部分均建在烟囱体内。进水管在烟囱的中上部进入烟囱体的中部并向下弯,连接喷淋器,喷淋器的表面中部有两层平行且绕其一周的喷孔,喷淋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喷孔,射向挡板的中部,形成第一道两层水膜,烟气在这里呈螺旋上升并得以进一步净化。挡板的下端为锯齿状结构,挡板上接收的除尘水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被锯齿分流并呈园筒状瀑布,形成第二道水膜,烟气在此进行第一次净化,然后上升至第一道水膜,净化后由烟气出口排出囱外。瀑布状水膜最后落向砌在烟囱基础上防溅接收容器,经灰水出口排出囱外。为了防止挡板振动和烟气逃逸,采用隔板将挡板与烟囱壁紧密连接起来。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相当于水膜除尘塔造价的25%左右,净化效果明显,达95%左右。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进水管2从挡板4的上端与烟囱壁6相接触的地方进入烟囱内,并被固定在挡板4的上端,水管2继续延伸到烟囱的中心线,再向下弯与喷淋器相连通,喷淋器3为下端封闭的管子,管面中部有两层平行且成螺旋状均匀分布一周的喷孔,此喷孔位于挡板中部的平面上。当喷淋液在压力作用下,经喷孔形成两层螺旋状水膜射向挡板4,这是对烟气净化的第一道水膜。被第一次净化后的烟气在这里呈螺旋状上升,同时被第二次净化,最后由烟气出口1排出烟囱外。挡板4为一中空元柱体,用来阻挡喷淋液对烟囱壁6的侵蚀,挡板4的外围用隔板5将挡板4与烟囱壁6密封连接起来,达到固定挡板4和防止烟气逃逸的作用。挡板4的下端为均匀分布的锯齿状结构,用来分流挡板4上的喷淋液,并使其呈元筒状瀑布水膜,这是对烟气净化的第二道水膜。当锅炉运行时产生的烟气经烟气入口8进入烟囱后,与该水膜产生第一次净化,然后上升到第一道水膜,再进行第二次净化。元筒状瀑布水膜最后落向砌在烟囱基础9上,与烟囱四壁有较宽间隙,部分耐高温的防溅接收的元锥形容器7上,该容器的上口要大于元筒状瀑布水膜的轨迹,同时要略高于烟气进口8,容器7的底部开一灰水出口10,除尘后的灰水在这里被排出烟囱体外,进入原有的灰水处理系统。喷淋液可用一些无机械杂质的碱性废水、或专用脱硫剂溶液、或地面清水、或自来水。用调节喷淋液压力可实现对烟气黑度的调节,同时要观察灰水流速与烟气黑度的关系,做到节约用水和达到最好的净化目标。本技术主要用干烟气净化,也可用于夏季室内水式空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气隔离净化器,由喷淋器(3)、挡板(4)、隔板(5)、防溅接收容器(7)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水管被固定在挡板上端,与喷淋器相连;挡板被隔板固定在烟囱壁上;防溅接收容器建在烟囱底部的基础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隔离净化器,由喷淋器(3)、挡板(4)、隔板(5)、防溅接收容器(7)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水管被固定在挡板上端,与喷淋器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以成陶德东
申请(专利权)人:陶以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