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屑螺杆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462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卷屑螺杆连接结构,包括数个螺杆体,该数个螺杆体一端设有螺杆前对合固结部,而数个螺杆体另一端设有螺杆后对合固结部,且螺杆前对合固结部设有前固结孔及前锁固孔,该前固结孔结合设有前固结件,而螺杆后对合固结部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的前固结孔相对位置设有后锁固孔,另螺杆后对合固结部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的前锁固孔相对位置设有后固结孔,该后固结孔结合设有后固结件,其一个螺杆体的螺杆后对合固结部,与另一个螺杆体的螺杆前对合固结部对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合的数个螺杆体设置于工具机台的排屑处并以马达驱动,将加工后的金属切屑顺势由螺杆体螺旋卷动导出,且可依使用需求将数个螺杆体拆解组装,以达使用便利性及切屑排除稳定性佳的功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卷屑螺杆连接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工具机台切屑排除装置的所属技术领 域。
技术介绍
按目前现有的卷屑螺杆结构如图6、7所示,其卷屑螺杆20呈一体式设置,亦或分为多段式设置,该数个分段卷屑螺杆21分别以套合部210与套合迫紧部211予以连结,并设置于工具机台的排屑处(图中未示),将加工后的金属切屑以卷动的卷屑螺杆20顺势螺旋卷动导出,但其具有下列问题存在1.使用便利性差其卷屑螺杆呈一体式设置,因体积较大于组装及搬运上极为不便,故其使用便利性差。2.切屑排除稳定性差其分段卷屑螺杆分为多段式设置,并以套合迫紧件予以连结,于卷动导出金属切屑时,易使金属切屑受套合迫紧件的卡止,而无法顺利行螺旋卷动导出,故其切屑排除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有鉴于现有卷屑螺杆结构使用便利性及切屑排除稳定性差的问题,乃完成本技术的卷屑螺杆连接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卷屑螺杆连接结构,包括数个螺杆体,该数个螺杆体一端设有螺杆前对合固结部,而数个螺杆体另一端设有螺杆后对合固结部,且螺杆前对合固结部设有前固结孔及前锁固孔,该前固结孔结合设有前固结件,而螺杆后对合固结部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的前固结孔相对位置设有后锁固孔,另螺杆后对合固结部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的前锁固孔相对位置设有后固结孔,该后固结孔结合设有后固结件,其一个螺杆体的螺杆后对合固结部,与另一个螺杆体的螺杆前对合固结部对合,而螺杆后对合固结部的后锁固孔及后固结孔,相对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所设前锁固孔与前固结孔,并以前固结孔、后固结孔所设前固结件、 后固结件予以固定结合。优选的,该螺杆体的长度为1/2卷屑螺杆的距离。优选的,该螺杆体的长度为1/3卷屑螺杆的距离。优选的,该前锁固孔、后锁固孔与前固结孔、后固结孔为内螺孔,而前固结件、后固结件为螺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卷屑螺杆连接结构,包括数个螺杆体,该数个螺杆体一端设有螺杆前对合固结部,而数个螺杆体另一端设有螺杆后对合固结部,且螺杆前对合固结部设有前固结孔、 前锁固孔、前穿制孔及前卡制固定孔,该前固结孔结合设有前固结件,且前穿制孔设有前穿制固结迫紧件,而螺杆后对合固结部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的前固结孔相对位置设有后锁固孔,另螺杆后对合固结部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的前锁固孔相对位置设有后固结孔,该后固结孔结合设有后固结件,而螺杆后对合固结部对应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的前穿制孔设有后卡制固定孔,另螺杆后对合固结部对应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的前卡制固定孔设有后穿制孔,该后穿制孔设有后穿制固结迫紧件,其一个螺杆体的螺杆后对合固结部,与另一个螺杆体的螺杆前对合固结部对合,而螺杆后对合固结部的后锁固孔及后固结孔,相对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所设前锁固孔与前固结孔,并以前固结孔、后固结孔所设前固结件、后固结件予以固定结合,而螺杆前对合固结部、后对合固结部所设前穿制孔、后穿制孔,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后对合固结部所设前卡制固定孔、后卡制固定孔相对,并以前穿制孔、后穿制孔所设前穿制固结迫紧件、后穿制固结迫紧件予以穿制卡固。优选的,该螺杆体的长度为1/2卷屑螺杆的距离。优选的,该螺杆体的长度为1/3卷屑螺杆的距离。优选的,该前锁固孔、后锁固孔与前固结孔、后固结孔为内螺孔,而前固结件、后固结件为螺柱。本技术借助将该结合的数个螺杆体设置于工具机台的排屑处并以马达驱动, 将加工后的金属切屑顺势由螺杆体螺旋卷动导出,且可依使用需求将数个螺杆体拆解组装,且前、后卡制固定孔与卡制固结迫紧件的设置,增加整体结合的稳定性,以达使用便利性及切屑排除稳定性佳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 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图2 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图3 为本技术的数个螺杆体结合状态示意图。图4 为本技术配合工作机台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5 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设有前、后卡制固定孔与卡制固结迫紧件参考图<图6 为本技术的第一现有状态参考图。图7 为本技术的第二现有状态参考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螺杆体110前固结孔111前锁固孔112A前穿制固结迫紧件12螺杆后对合固结部120后固结孔122后穿制孔123后卡制固定孔21分段卷屑螺杆211套合迫紧部11螺杆前对合固结部 IlOA前固结件 112前穿制孔113前卡制固定孔 121后锁固孔 120A后固结件 122A后穿制固结迫紧件 20卷屑螺杆 210套合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兹以如后的较佳实施例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惟本图例所说明的实施例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的唯一限制。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卷屑螺杆连接结构的立体组合、分解及数个螺杆体结合状态示意图,其包括数个螺杆体10,该数个螺杆体10为二个或二个以上之数,且数个螺杆体10 —端设有一螺杆前对合固结部11,而数个螺杆体10另一端设有一螺杆后对合固结部12,且螺杆前对合固结部11设有一前固结孔110及一前锁固孔111,该前固结孔110结合设有一前固结件110A,而螺杆后对合固结部12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11的前固结孔110相对位置设有一后锁固孔121,另螺杆后对合固结部12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11的前锁固孔111相对位置设有一后固结孔120,该后固结孔120结合设有一后固结件120A,其一螺杆体10的螺杆后对合固结部12,与另一螺杆体10的螺杆前对合固结部11对合,而螺杆后对合固结部12的后锁固孔121及后固结孔120,相对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11所设前锁固孔111与前固结孔 110,并以前、后固结孔110、120所设前、后固结件110A、120A予以固定结合,而前、后锁固孔 111、121与前、后固结孔110、120为一内螺孔,而前、后固结件110A、120A为一螺柱,且螺杆体10与螺杆体10间的接合处结合平顺;借助上述结构的配合,以完成本技术卷屑螺杆连接结构。请配合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卷屑螺杆连接结构的立体分解、数个螺杆体结合状态及配合工作机台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其一螺杆体10的螺杆后对合固结部12,与另一螺杆体10的螺杆前对合固结部11对合,而螺杆后对合固结部12的后锁固孔121及后固结孔120,相对于螺杆前对合固结部11所设前锁固孔111与前固结孔110,并以前、后固结孔110、120所设前、后固结件110A、120A予以固定结合,借助将该结合的数个螺杆体10 设置于工具机台的排屑处并以马达驱动,将加工后的金属切屑顺势由螺杆体10螺旋卷动导出,且可依使用需求将数个螺杆体10拆解组装,以达使用便利性及切屑排除稳定性佳的功效。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卷屑螺杆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设有前、后卡制固定孔与卡制固结迫紧件参考图,其整体结构与本技术图1至图3相同,唯其于螺杆前、后对合固结部11、12,分别对应设有一前、后穿制孔112、122及前、后卡制固定孔113、 123,且该前、后穿制孔112、122设有一前、后穿制固结迫紧件112A、122A,而螺杆前、后对合固结部11、12所设前、后穿制孔112、122,与螺杆前、后对合固结部11、12所设前、后卡制固定孔113、123相对,并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民
申请(专利权)人:昌朋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