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22445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贯流锅炉内设有烟道接口、降温室和对流管,对流管布置在降温室四周且和其间的烟气通道构成对流段,对流段具有至少两个回程,外部烟气供应管与烟道接口相连通,烟道接口与降温室相连通,对流段的最后一个回程与过热器的烟气进口相连通,过热器的烟气出口与节能器的烟气进口相连通;外部给水管与节能器的进水口相连通,贯流锅炉内设有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节能器的出水口与进口集箱相连通,对流管的两端分别与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相连通,出口集箱与过热器的蒸汽进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贯流锅炉联合过热器和节能器进行三重余热回收,能够高效降低排烟温度、充分利用余热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锅炉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贯流锅炉联合过热器和节能器的三重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余热锅炉是一种利用余热产生蒸汽的锅炉,用于回收余热,具有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是一种响应国家号召进行节能减排的设施。余热锅炉形式很多,但多为传统烟道式,如图1所示,包括烟道接口 Al、上锅筒A2、对流管A3、下锅筒A4、蛇形管节能器A5, 其结构可以回收高温烟气,但不足的是金属耗量大,占地面积大。或为烟管式余热锅炉,如图2所示,包括烟道接口 Bi、锅筒B2、对流管B3、蛇形管节能器B4,其结构简单、体积小,但不足的是不能直接回收高温烟气,回收高温余热时烟管入口要加装隔热套管,使锅炉制造复杂,而且隔热套管容易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该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不仅可以直接回收高温余热烟气并产生高品位的过热蒸汽,而且结构紧凑、 占地小。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贯流锅炉内设有烟道接口、降温室和对流管,所述对流管布置在降温室四周,所述对流管和其间的烟气通道构成对流段,所述对流段具有至少两个回程,外部烟气供应管与所述烟道接口相连通,所述烟道接口与所述降温室相连通,所述对流段的最后一个回程与所述过热器的烟气进口相连通,所述过热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节能器的烟气进口相连通;外部给水管与所述节能器的进水口相连通,贯流锅炉内设有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所述节能器的出水口与所述进口集箱相连通,所述对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口集箱和所述出口集箱相连通,所述出口集箱与所述过热器的蒸汽进口相连通。高温烟气(t > 1100°C )通过烟道接口进入降温室,烟气在降温室内通过辐射降温,温度降低(900°C左右)后,进入由对流管和其间烟气通道构成的对流段进行对流换热, 然后进入过热器,降温后的余热烟气再通过节能器进一步降温,当余热烟气降到160°C左右排出;给水经节能器加热吸收余热后进入贯流锅炉内的进口集箱,在贯流锅炉内进一步加热产生饱和蒸汽并汇集于出口集箱,饱和蒸汽出贯流锅炉后再经过热器吸收余热产生过热蒸汽以供用热设备。本技术的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中通过贯流锅炉联合过热器和节能器进行三重余热回收,达到高效利用余热的目的,能够高效降低排烟温度、充分利用余热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过热器和所述节能器设置于所述贯流锅炉外部,所述对流段的最后一个回程与所述过热器烟气进口之间通过烟道连通,所述过热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节能器的烟气进口之间通过烟道连通,所述节能器的出水口与所述进口集箱之间通过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出口集箱与所述过热器的蒸汽进口之间通过蒸汽管连通。所述过热器为蛇形管过热器。所述节能器为蛇形管节能器。所述进口集箱为环形。所述贯流锅炉立式放置,所述进口集箱位于锅炉内部的下部,所述出口集箱位于锅炉内部的上部,所述烟道接口位于锅炉下部。贯流锅炉立式放置不仅能够减少占地并减少基建投资,而且利于排气。所述节能器位于所述过热器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中通过贯流锅炉联合过热器和节能器进行三重余热回收,达到高效利用余热的目的,能够高效降低排烟温度、充分利用余热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贯流锅炉立式放置不仅能够减少占地并减少基建投资,而且利于排气;贯流锅炉内有降温室,可以回收高温余热烟气。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烟道式余热锅炉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烟管式余热锅炉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贯流锅炉内设有烟道接口 1、降温室2和对流管3,所述对流管3布置在降温室2四周,所述对流管3和其间的烟气通道构成对流段,所述对流段具有至少两个回程,外部烟气供应管与所述烟道接口 1相连通,所述烟道接口 1与所述降温室2相连通,所述对流段的最后一个回程与所述过热器4的烟气进口相连通,所述过热器4的烟气出口与所述节能器5的烟气进口相连通;外部给水管与所述节能器5的进水口相连通,贯流锅炉内设有进口集箱6和出口集箱7,所述节能器5的出水口与所述进口集箱6相连通,所述对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口集箱6和所述出口集箱7相连通,所述出口集箱7与所述过热器4的蒸汽进口相连通。高温烟气(t > 1100°C )通过烟道接口 1进入降温室2,烟气在降温室2内通过辐射降温,温度降低(900°C左右)后,进入由对流管3和其间烟气通道构成的对流段进行对流换热,然后进入过热器4,降温后的余热烟气再通过节能器5进一步降温,当余热烟气降到160°C左右排出;给水经节能器5加热吸收余热后进入贯流锅炉内的进口集箱6,在贯流锅炉内进一步加热产生饱和蒸汽并汇集于出口集箱7,饱和蒸汽出贯流锅炉后再经过热器 4吸收余热产生过热蒸汽以供用热设备。本技术的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中通过贯流锅炉联合过热器和节能器进行三重余热回收,达到高效利用余热的目的,能够高效降低排烟温度、充分利用余热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所述过热器4和所述节能器5设置于所述贯流锅炉外部,所述对流段的最后一个回程与所述过热器4烟气进口之间通过烟道连通,所述过热器4的烟气出口与所述节能器5 的烟气进口之间通过烟道连通,所述节能器5的出水口与所述进口集箱6之间通过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出口集箱7与所述过热器4的蒸汽进口之间通过蒸汽管连通。所述过热器4为蛇形管过热器。所述节能器5为蛇形管节能器。所述进口集箱6为环形。所述贯流锅炉立式放置,所述进口集箱位于锅炉内部的下部,所述出口集箱位于锅炉内部的上部,所述烟道接口 1位于锅炉下部。贯流锅炉立式放置不仅能够减少占地并减少基建投资,而且利于排气。所述节能器5位于所述过热器4上方。权利要求1.一种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贯流锅炉内设有烟道接口(1)、降温室(2)和对流管(3),所述对流管(3)布置在降温室(2)四周,所述对流管(3)和其间的烟气通道构成对流段,所述对流段具有至少两个回程,其特征在于外部烟气供应管与所述烟道接口(1)相连通,所述烟道接口(1)与所述降温室( 相连通,所述对流段的最后一个回程与所述过热器(4)的烟气进口相连通,所述过热器(4)的烟气出口与所述节能器(5)的烟气进口相连通; 外部给水管与所述节能器(5)的进水口相连通,贯流锅炉内设有进口集箱(6)和出口集箱 (7),所述节能器(5)的出水口与所述进口集箱(6)相连通,所述对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口集箱(6)和所述出口集箱(7)相连通,所述出口集箱(7)与所述过热器⑷的蒸汽进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器(4)和所述节能器( 设置于所述贯流锅炉外部,所述对流段的最后一个回程与所述过热器(4)烟气进口之间通过烟道连通,所述过热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节能器(5)的烟气进口之间通过烟道连通,所述节能器( 的出水口与所述进口集箱(6)之间通过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出口集箱(7)与所述过热器的蒸汽进口之间通过蒸汽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器(4)为蛇形管过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峰顾大弟盛天瑜谢理明吴行跃董毓梅李全利王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大震锅炉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