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活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565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活塞杆,主要用于汽车减震器,其包括一活塞杆体、一插入杆,还包括一接触环座,所述接触环座为一圆台体,一端与所述活塞杆体固定连接而且连接处的直径大小两者是一样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入杆固定连接,而且连接处的所述接触环座的直径大于所述插入杆的直径;接触环座与活塞杆体固定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接触环座与插入杆固定连接的一端的直径。由于结构较为简单,并且更加牢固,从而可以提高加工速度,可以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减震器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器活塞杆的改良。
技术介绍
减振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和吸收路面冲击的能量。当驾驶减振器已坏掉的车辆时,可以体会汽车通过每一坑洞、起伏后余波荡漾的弹跳,而减振器正是用来抑制这种弹跳的。没有减振器将无法控制弹簧的反弹,汽车遇到崎岖的路面时将会产生严重的弹跳,过弯时也会因为弹簧上下的震荡而造成轮胎抓地力和循迹性的丧失。原有的减震器中,如图1所示,活塞杆60与复原阀系70的连接处设置一支撑环部 61及一接触环部62,透过接触环部62实现与复原阀系70的连接。但是该种技术较为复杂, 车削支撑环部61及接触环部62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而且在实际使用中会发生支撑环部 61及接触环部62中间断裂的现象,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器活塞杆,以解决现有技术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且会断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活塞杆,其包括一活塞杆体、一插入杆,还包括一接触环座,所述接触环座为一两端为平面的圆形锥状体;所述接触环座与所述活塞杆体与所述插入杆同心;所述接触环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杆体固定连接而且连接处的直径大小两者是一样的;所述接触环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入杆固定连接,而且连接处的所述接触环座的直径大于所述插入杆的直径;所述接触环座与所述活塞杆体固定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接触环座与所述插入杆固定连接的一端的直径。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特征使得其相比于现有技术,工艺更加简单,连接也更为牢固,可更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减震器活塞杆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减震器活塞杆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叙述。请参考图2本技术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可见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活塞杆 10,其包括一活塞杆体11、一插入杆13,还包括一接触环座12,所述接触环座12为一圆台体;所述接触环座12与所述活塞杆体11与所述插入杆13同心;所述接触环座12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杆体11固定连接而且连接处的直径大小两者是一样的;所述接触环座12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入杆13固定连接,而且连接处的所述接触环座12的直径大于所述插入杆13 的直径;所述接触环座12与所述活塞杆体11固定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接触环座12 与所述插入杆13固定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在接触环座12加工成型时,直接用车刀作外沿平面加工即可,不需要做两段式加工,工时可以节约。请参考图3,本技术减震器活塞杆的连接示意图,可见接触环座12的一端直接与复原阀系20连接,更牢固而且不会断裂。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特征使得其相比于现有技术,工艺更加简单,连接也更为牢固,可更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上公开的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限制其本身,任何熟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违背本新型精神范围内,所能思之的变化,都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活塞杆,其包括一活塞杆体、一插入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接触环座,所述接触环座为一圆台体;所述接触环座与所述活塞杆体与所述插入杆同心;所述接触环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杆体固定连接而且连接处的直径大小两者是一样的;所述接触环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入杆固定连接,而且连接处的所述接触环座的直径大于所述插入杆的直径; 所述接触环座与所述活塞杆体固定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接触环座与所述插入杆固定连接的一端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活塞杆,主要用于汽车减震器,其包括一活塞杆体、一插入杆,还包括一接触环座,所述接触环座为一圆台体,一端与所述活塞杆体固定连接而且连接处的直径大小两者是一样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入杆固定连接,而且连接处的所述接触环座的直径大于所述插入杆的直径;接触环座与活塞杆体固定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接触环座与插入杆固定连接的一端的直径。由于结构较为简单,并且更加牢固,从而可以提高加工速度,可以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文档编号F16F9/32GK202170957SQ20112027791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李文权 申请人:宁波凯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凯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