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铆螺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15190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铆螺母装置。拉铆螺母装置,包括上部设有外螺纹的螺纹基座(1),螺纹基座(1)上设有螺纹连接的顶托螺母(2),螺纹基座(1)中设有通孔(3),通孔(3)设有可轴向移动的拉铆杆(4),拉铆杆(4)的上端设有可顶在顶托螺母(2)上面的限位台(5),拉铆杆(4)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拉铆杆(4)的下端伸出于通孔(3)的下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螺纹基座和顶托螺母的螺纹旋转配合而产生的顶托力推动拉铆杆,进而完成拉铆动作,拉铆过程中可以手工掌握拉铆的力量和较计算精确拉铆杆的运动行程。(*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铆螺母安装的手工工具,适用于少量精确操作和空间狭窄位置的铆螺母的安装。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铆螺母,又称拉铆螺母,拉帽,瞬间拉帽,为解决金属薄板、薄管焊接螺母易熔,攻内螺纹易滑牙等缺点而开发,它不需要攻内螺纹,不需要焊接螺母,铆接牢固效率高、使用方便。用于各类金属板材、管材等制造工业的紧固领域,目前广泛地使用在汽车、航空、铁道、制冷、电梯、开关、仪器、家具、装饰等机电和轻工产品的装配上。适用于各厚度板材、管材(0. 5MM-6MM)紧固领域。使用气动或手动拉铆枪可一次铆固,方便牢固; 可取代传统的焊接螺母,弥补金属薄板,薄管焊接易熔,焊接螺母不顺等不足。一般手工拉铆螺母工具和普通铆钉使用的拉铆螺母装置原理相似,使用时先把铆螺母旋入拉铆杆上的螺纹,手动扳上两加力臂,通过菱形结构的变形拉动拉铆杆完成拉铆动作。然后利用拉铆杆尾端小球把拉铆螺母装置脱离已经铆好的螺母。由于拉铆杆的行程固定,拉铆杆行程后端可产生的力量非常大,使用不当容易拉坏铆螺母形成次品,甚至损坏拉铆杆。此外,这种手工拉铆螺母工具体积较大,不适合空间狭窄的场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型手工拉铆螺母工具价格比较高,虽然和一般铆钉用的拉铆螺母装置结构类似、尺寸差别不大,但价格是其十倍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拉铆过程和力量易于手工掌握,铆螺母的安装质量高,体积小可适用于空间狭窄处使用的拉铆螺母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拉铆螺母装置,包括上部设有外螺纹的螺纹基座,螺纹基座上设有螺纹连接的顶托螺母,螺纹基座中设有通孔,通孔设有可轴向移动的拉铆杆,拉铆杆的上端设有可顶在顶托螺母上面的限位台,拉铆杆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拉铆杆的下端伸出于通孔的下面。本技术还包括有手柄、上扁钢片、下扁钢片,上扁钢片、下扁钢片的一端分别与手柄固定连接,上扁钢片的另一端设置在限位台和顶托螺母之间,在上扁钢片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孔,下扁钢片的另一端与螺纹基座固定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技术利用螺纹基座和顶托螺母的螺纹旋转配合而产生的顶托力推动拉铆杆,进而完成拉铆动作,拉铆过程中可以手工掌握拉铆的力量和较计算精确拉铆杆的运动行程。本技术用简洁的机构实现拉铆螺母的安装操作,提高铆螺母的安装质量,降低铆螺母的使用成本和使用门槛,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 可适用于空间狭窄处使用,方便易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3图1是拉铆螺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拉铆螺母装置,包括上部设有外螺纹的螺纹基座 1,螺纹基座1上设有螺纹连接的顶托螺母2,螺纹基座1中设有通孔3,通孔3设有可轴向移动的拉铆杆4,拉铆杆4的上端设有可顶在顶托螺母2上面的限位台5,拉铆杆4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拉铆杆4的下端伸出于通孔3的下面。拉铆杆4下端的外螺纹用于连接铆螺母10。本技术还包括有手柄6、上扁钢片7、下扁钢片8,上扁钢片7、下扁钢片8的一端分别与手柄6固定连接,上扁钢片7的另一端设置在限位台5和顶托螺母2之间,在上扁钢片7上设有与通孔3对应的孔9,下扁钢片8的另一端与螺纹基座1固定连接。手柄6便于人手握持本技术操作。本技术工作时,先将铆螺母10旋在拉铆杆4下端,插入至工件薄板已经钻好的合适圆孔中。利用扳手旋转顶托螺母2,顶托螺母2把上扁钢片7顶开,从而推动限位台 5使拉铆杆4向上运动,进而完成拉铆动作。顶托的行程可由顶托螺母的旋转角度乘以螺纹的导程求得。铆螺母10变形到位后,退回顶托螺母2,拧动限位台5,退出拉铆杆4。总之,本技术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技术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拉铆螺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设有外螺纹的螺纹基座(1),螺纹基座 (1)上设有螺纹连接的顶托螺母(2),螺纹基座(1)中设有通孔(3),通孔(3)设有可轴向移动的拉铆杆(4),拉铆杆(4)的上端设有可顶在顶托螺母(2)上面的限位台(5),拉铆杆(4) 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拉铆杆(4)的下端伸出于通孔(3)的下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铆螺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手柄(6)、上扁钢片 (7)、下扁钢片(8),上扁钢片(7)、下扁钢片(8)的一端分别与手柄(6)固定连接,上扁钢片 (7)的另一端设置在限位台(5)和顶托螺母(2)之间,在上扁钢片(7)上设有与通孔(3)对应的孔(9),下扁钢片(8)的另一端与螺纹基座(1)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拉铆螺母装置。拉铆螺母装置,包括上部设有外螺纹的螺纹基座(1),螺纹基座(1)上设有螺纹连接的顶托螺母(2),螺纹基座(1)中设有通孔(3),通孔(3)设有可轴向移动的拉铆杆(4),拉铆杆(4)的上端设有可顶在顶托螺母(2)上面的限位台(5),拉铆杆(4)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拉铆杆(4)的下端伸出于通孔(3)的下面。本技术利用螺纹基座和顶托螺母的螺纹旋转配合而产生的顶托力推动拉铆杆,进而完成拉铆动作,拉铆过程中可以手工掌握拉铆的力量和较计算精确拉铆杆的运动行程。文档编号B21J15/38GK202169353SQ201120268778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卢敬铭, 李明, 黄晖 申请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敬铭黄晖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