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折叠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8683 阅读:3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折叠自行车,前臂与中臂铰接,中臂固定于中管,后叉铰接于中管或中臂,中管内套设可相对滑动的座管,座管下端设有连杆座,前连杆前端的关节轴承连接于所述前臂下侧的固定座,前连杆后端的关节轴承连接于所述连杆座,后连杆两端分别铰接于后叉及所述连杆座。该车折叠快捷,结构稳固,易于制造、美观大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可纵向快速折叠自行车
技术介绍
在当今,全球的能源总量日益减少,油价高升,公众越来越青睐于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首当其冲,绿色、环保、还能健身。折叠自行车已经非常流行了,市场上已经有了许多样式的折叠自行车。例如在2004年11月17日CN200320131888. X公开的中国专利“快捷折叠自行车”, 展示了一种纵向折叠自行车之示意图。如其图-所示,该技术包括前臂1、中臂2、后臂 3,前臂1与中臂2用一个铰接头12铰接,中臂2与后臂3用另一个铰接头13铰接,座垫支撑杆5下端与连杆7和连杆8分别用万向接头9连接,连杆8与后臂3用万向接头11连接, 连杆7与前臂1用万向接头10连接;座垫支撑杆5插设在导管4中,使其可在导管4中滑动,导管4固设在中臂2上,它们构成了一个可立体交叉变形的五边形,导管4的前面设有中轴14。由于两只连杆的两端都采用万向接头与相邻部件连接,座管有横向左右晃动的问题,显得不牢固,导致在骑行中具有一定危险性。并且连杆7的前端设置于前臂1的侧面, 呈现凸出的装置,容易引起刮碰等不安全因素,视觉上也不够美观。又如在CN201020515083. 5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纵向折叠自行车”,其前连杆7前端同样设置于前臂1侧面,连接处具有突出的铰轴10,该凸出铰轴具有刮碰到骑行者腿部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纵向快速折叠自行车,折叠快捷,结构稳固,易于制造、 美观大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快速折叠自行车,前臂与中臂铰接,中臂固定于中管, 后叉铰接于中管或中臂,中管内套设可相对滑动的座管,座管下端设有连杆座,前连杆前端的关节轴承连接于所述前臂下侧的固定座,前连杆后端的关节轴承连接于所述连杆座,后连杆两端分别铰接于后叉及所述连杆座。所述固定座具有一个壁,前连杆前端关节轴承被连于所述壁并且能够与其保持自由转动。所述固定座具有两个侧壁,前连杆前端关节轴承被限制于两个侧壁内,并且能够与固定座保持自由转动。所述连杆座是一个具有缺口的束紧环,连杆座前端设置有两个侧壁,前连杆的后端关节轴承被限制于两个侧壁内并保持能够自由转动。所述前臂与中臂的铰轴轴线与后轮轴轴线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具有一定夹角。所述前连杆呈弧形,前连杆的中部向斜上拱起。在所述前臂与中臂连接处上端设置锁紧装置。所述中管上下两端内设有滑套,所述滑套设于中管与座管之间。所述座管最下端设置支撑垫。所述连杆座具有两个凸耳,所述两个凸耳之间具有开口,两个凸耳设置有贯穿的通孔,在连杆座所述两个凸耳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螺孔或通孔。本技术快速折叠自行车的前连杆设置于车架正下方,前连杆前端连接于前臂下侧,没有凸出于前臂左、右两边,不会造成意外刮碰骑行者腿部,更加安全可靠,并且骑行者座于鞍座,连杆隐藏于正下方,也不会产生视觉障碍,美观大方。另外,前连杆呈弧形,在车架收缩状态,连杆能够避开前臂的干涉,使折叠后的体积达到最小化,易于存放或运输。 再者,前连杆的前后端关节轴承的连接均采用双边固定连接,更加安全、稳定性提高了,所谓的双边固定连接是指关节轴承被设置于具有两个侧壁的装置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快速折叠自行车使用状态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快速折叠自行车中间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快速折叠自行车折叠结束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快速折叠自行车连杆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快速折叠自行车铰轴角度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快速折叠自行车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在实施例中主要展示的是可折叠自行车的车架,省略了前后车轮、鞍座等部件,这在对比文件中都有,并且凭人们的常识也知道,在此不赘述。本快速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有一前臂1、一中臂2,一中管3,一后叉4,一座管5,一锁紧装置6,一前连杆7,一后连杆8组成。该前臂1与中臂2之间通过铰轴9进行铰接连接,铰轴9设置于前臂1与中臂2 连接处的下端,在前臂1与中臂2连接处上端设置锁紧装置6,在骑行状态,该锁紧装置6将前臂1与中臂2锁紧,在折叠收合状态,需打开锁紧装置6。当然,锁紧装置6不是必须的构件,因为依据力学原理,在骑行过程中,前臂1与中臂2下端铰接,前后轮分别受到路面向上的顶起力,在前臂1与中臂2的结合面会产生顶紧的作用力;设置锁紧装置6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骑行安全性。例如,该锁紧装置6是一个将前臂1与中臂2扣合在一起的手柄,手柄铰接于中臂,在前臂设置供手柄挂住的卡位。或者,该锁紧装置6是一个四连杆结构,具体如中国专利CN02225922. 8所示,在此不赘述。中管3与后叉4通过铰轴11铰接。该座管5下端伸出于该中管3下端,座管5下端固设有一连杆座12,前连杆7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关节轴承72,在前臂1下侧设置固定座71,前连杆7的前端关节轴承72连接于该固定座71,并且能够与固定座71保持自由转动。该固定座71具有两个侧壁,前端关节轴承72被限制于两个侧壁内。当然,该固定座 71也可以是一个侧壁与前连杆7单边连接,但是其强度及稳定性不及双边限定。如图4,连杆座12是一个带有缝隙121的束紧环,该连杆座12前端设置有两个侧壁122,前连杆7的后端关节轴承72被限制于两个侧壁122内并保持能够自由转动。连杆座12的缝隙121两侧的耳朵设置孔位,使用螺钉穿过该通孔将连杆座12锁紧于座管5下端。前述螺钉同时将后连杆8 一端铰接于连杆座12,即,连杆座12与后连杆8用一螺栓穿过后连杆8端部通孔、连杆座12的螺孔123铰接。后连杆8另一端铰接于后叉4尾端部。 该连杆座12也可以是一个侧壁与关节轴承72单边连接,但是其强度及稳定性不及双边限定。所述座管5插设在中管3中,座管5可在中管3中轴向滑动,该中管3固定设置于在中臂2上;该前臂1、中臂2、后叉4、前连杆7、后连杆8共同构成一个可立体交叉变形的五边形。该中管3的两端和座管5之间设有滑套,例如在座管5上端以及下端在其管内分别套设一个滑套,以确保折叠与展开自行车时,中管3与座管5的相对滑动的顺畅。座管最下端设置支撑垫13,使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时,座垫13直接支撑地面,防止座管端部的磨损。 所述铰轴9横向倾斜设置,使用时,抬起中管3,便可实现自行车的收叠,放下中管便可展开到使用状态,非常方便。如图5,轴线I是自行车前后方向轴线,即纵向轴线,后轮轴19轴线垂直于轴线I, 铰轴9轴线不垂直于轴线I,并且铰轴9轴线与后轮轴19轴线成一定夹角,以便自行车纵向折叠时,前、后轮可以错开。本实施例的另一大特点在于,前连杆7呈弧形,如图1,前连杆7的中部向右上拱起,其目的之一是与车架的流线型相匹配;其另一目的在于,在折叠状态不与车架前臂1发生干涉,如图3,弧形的前连杆7刚好能够避开前臂1,从而使折叠后的车架体积达到最小, 适于存放或运输。前连杆7具体的弯曲角度大小需要依据前臂1的尺寸及角度等因素来确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快速折叠自行车,前臂⑴与中臂⑵铰接,中臂固定于中管(3),后叉⑷铰接于中管或中臂,中管内套设可相对滑动的座管(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快速折叠自行车,前臂(1)与中臂(2)铰接,中臂固定于中管(3),后叉(4)铰接于中管或中臂,中管内套设可相对滑动的座管(5),座管下端设有连杆座(12),其特征在于:前连杆(7)前端的关节轴承连接于所述前臂下侧的固定座(71),前连杆(7)后端的关节轴承连接于所述连杆座,后连杆(8)两端分别铰接于后叉及所述连杆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德玮
申请(专利权)人: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