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4128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精密绕线和布线的装置,具体公开了一种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螺纹轴,所述的上导轮片和下导轮片的外圈均由聚氨酯胶圈包裹,所述的上导轮片与下导轮片通过平面轴承连接,所述的上导轮片和下导轮片上分别安装有圆珠滚子轴承,所述的螺纹轴穿过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圆珠滚子轴承的中心孔从而将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圆珠滚子轴承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解决了以往整体多线槽式导线轮经常报废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企业是生产成本,具有实用性强、成本低、体积小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精密绕线和布线的装置,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导线轮。
技术介绍
以往用于多晶硅硅芯切割的导线轮,大多是在一个轮子上开有多条沟槽。但是,在切割的过程中,线槽中的金刚线在切割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定的张紧力(以保证正常切割的需要和线不被拉断),恒张力系统就通过控制张力臂的摆动位置来保证金刚线恒定的张紧力。这就导致在进线端和出线端的金刚线在调整张紧力的瞬间导轮与金刚线在其相切点处的速度不是同速的,这样金刚线就会在线槽内滑动;甚至在某个瞬间方向完全相反。由于这些沟槽是位于同一个轮子上,其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条金刚线将自身的槽切去一部分。以切割一根2. 5米长的硅棒为例,导轮在还没有切完整个高度,位于进线端和出线端的导轮槽就被完全切穿,导致导线轮报废,金刚线断裂,必须停机更换导线轮和重新布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导线轮,不会发生线圈在导线轮的沟槽内滑动,从而导致导线轮报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一种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包括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螺纹轴,其中,所述的上导轮片和下导轮片的外圈均由聚氨酯胶圈包裹,所述的上导轮片与下导轮片通过平面轴承连接,所述的上导轮片和下导轮片上分别安装有圆珠滚子轴承,所述的螺纹轴穿过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圆珠滚子轴承的中心孔从而将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圆珠滚子轴承连接固定;所述的上导轮片的外侧面与导气端盖连接,所述的上导轮片的外侧面设有凹陷, 所述的凹陷内有3条弧形导气槽,所述的上导轮片的内侧面设有迷宫式导气槽,所述的导气端盖设有与导气槽相对应的倾斜的导气孔;所述的下导轮片的内侧设有一锥面,所述的下导轮片的外侧面设有迷宫式导气槽,所述的锥面用于连通上导轮片内侧面的迷宫式导气槽与下导轮片内侧面的迷宫式导气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气端盖的两侧设有用于调节上导轮片和下导轮片之间的松紧度的平行的台阶面。为了减轻导线轮自身的重量,减少转动惯量,所述的上导轮片的外侧面设有圆弧凹陷,所述的下导轮片的外侧面设有圆弧凹陷。为了防止粉尘和切削液进入轴承,所述的下导轮片的外侧面设有塑料端盖,所述的塑料端盖上设有4个螺孔,通过螺钉将塑料端盖固定在下导轮片上。本技术所述的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正常情况下,上导轮片和下导轮片这2片独立导轮片是同速、同向转动的,但是,当张力控制系统工作时,或是2片聚氨酯胶圈磨损程度不同时,同一导轮或是不同导轮上的导轮片就可以各自以不同的速度甚至反向转动。这就避免了金刚线在轮片上滑动,切坏聚氨酯胶圈,导致胶圈报废和金刚线断裂等现象,不仅解决了导线轮经常报废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企业是生产成本。本技术所述的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具有实用性强、成本低、体积小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线的剖面图。图3为图1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和3所示,本技术一种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包括导气端盖1、上导轮片4、平面轴承5、下导轮片6、螺纹轴7和塑料端盖8,其中,所述的上导轮片4和下导轮片6的外圈均由聚氨酯胶圈3包裹,所述的上导轮片4 与下导轮片6通过平面轴承5连接,所述的上导轮片4和下导轮片6上分别安装有圆珠滚子轴承2,所述的螺纹轴7穿过导气端盖1、上导轮片4、平面轴承5、下导轮片6和圆珠滚子轴承2的中心孔从而将导气端盖1、上导轮片4、平面轴承5、下导轮片6和圆珠滚子轴承2 连接固定;所述的导气端盖1的两侧设有用于调节上导轮片4和下导轮片6之间的松紧度的平行的台阶面;所述的上导轮片4的外侧面与导气端盖1连接,所述的上导轮片4的外侧面设有凹陷,所述的凹陷内有3条弧形导气槽,所述的上导轮片4的内侧面设有迷宫式导气槽,所述的导气端盖1设有与导气槽相对应的倾斜的导气孔;所述的下导轮片6的内侧设有一锥面,所述的下导轮片6的外侧面设有迷宫式导气槽,所述的锥面用于连通上导轮片4内侧面的迷宫式导气槽与下导轮片6内侧面的迷宫式导气槽,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噪音;为了减轻导线轮自身的重量,减少转动惯量,所述的上导轮片4的外侧面设有圆弧凹陷,所述的下导轮片6的外侧面设有圆弧凹陷;为了防止粉尘和切削液进入轴承,所述的下导轮片6的外侧面设有塑料端盖8,所述的塑料端盖8上设有4个螺孔,通过螺钉9塑料端盖8固定在下导轮片6上。本技术所述的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正常情况下,上导轮片4和下导轮片6这 2片独立导轮片是同速、同向转动的,但是,当张力控制系统工作时,或是2片聚氨酯胶圈3 磨损程度不同时,同一导轮或是不同导轮上的导轮片就可以各自以不同的速度甚至反向转动。这就避免了金刚线在轮片上滑动,切坏聚氨酯胶圈3,导致胶圈报废和金刚线断裂等现象,不仅解决了导线轮经常报废的问题,而且有效的降低了企业是生产成本。本技术所述的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具有实用性强、成本低等优点。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若干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采用此结构原理也可以实现多片式结构,并非对本技术构思的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4型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螺纹轴,所述的上导轮片和下导轮片的外圈均由聚氨酯胶圈包裹,所述的上导轮片与下导轮片通过平面轴承连接,所述的上导轮片和下导轮片上分别安装有圆珠滚子轴承,所述的螺纹轴穿过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圆珠滚子轴承的中心孔从而将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圆珠滚子轴承连接固定;所述的上导轮片的外侧面与导气端盖连接,所述的上导轮片的外侧面设有凹陷,所述的凹陷内有3条弧形导气槽,所述的上导轮片的内侧面设有迷宫式导气槽,所述的导气端盖设有与导气槽相对应的倾斜的导气孔;所述的下导轮片的内侧设有一锥面,所述的下导轮片的内侧面设有迷宫式导气槽,所述的锥面用于连通上导轮片内侧面的迷宫式导气槽与下导轮片内侧面的迷宫式导气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端盖的两侧设有用于调节上导轮片和下导轮片之间的松紧度的平行的台阶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轮片的外侧面设有圆弧凹陷,所述的下导轮片的外侧面设有圆弧凹陷。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导轮片的外侧面设有塑料端盖。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精密绕线和布线的装置,具体公开了一种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螺纹轴,所述的上导轮片和下导轮片的外圈均由聚氨酯胶圈包裹,所述的上导轮片与下导轮片通过平面轴承连接,所述的上导轮片和下导轮片上分别安装有圆珠滚子轴承,所述的螺纹轴穿过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圆珠滚子轴承的中心孔从而将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圆珠滚子轴承连接固定。本技术所述的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解决了以往整体多线槽式导线轮经常报废的问题,有效的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螺纹轴,所述的上导轮片和下导轮片的外圈均由聚氨酯胶圈包裹,所述的上导轮片与下导轮片通过平面轴承连接,所述的上导轮片和下导轮片上分别安装有圆珠滚子轴承,所述的螺纹轴穿过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圆珠滚子轴承的中心孔从而将导气端盖、上导轮片、平面轴承、下导轮片和圆珠滚子轴承连接固定;所述的上导轮片的外侧面与导气端盖连接,所述的上导轮片的外侧面设有凹陷,所述的凹陷内有3条弧形导气槽,所述的上导轮片的内侧面设有迷宫式导气槽,所述的导气端盖设有与导气槽相对应的倾斜的导气孔;所述的下导轮片的内侧设有一锥面,所述的下导轮片的内侧面设有迷宫式导气槽,所述的锥面用于连通上导轮片内侧面的迷宫式导气槽与下导轮片内侧面的迷宫式导气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