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列斯公司专利>正文

差分耦合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3925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差分耦合的连接器,具有被设置成提供差分信号对的一对端子。接地端子被布置在差分对的相对两侧上。差分对的主体部被设置成使差分对更靠近。在一实施方式中,与四个端子在尾部和触头之间被布置成一致的间距的设计相比,差分对上的耦合百分数增加至少10%。(*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数据速率应用的连接ο
技术介绍
一种已知的连接器设置通常被称为小型可插拔(SFP)连接器。SFP型连接器可被设置成提供两个高数据速率通道和多个较低的数据速率通道。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这种设置提供一个用于传输的数据通信通道和一个用于接收的通道,其有时被称为IX连接器。具有相似的外形因数的其它连接器能够提供更高数据速率的通道,例如4X连接器提供4个传输通道和4个接收通道。由于较小的尺寸,SFP型连接器已经证明有益于安装在空间很奇缺的支架或其它应用中,并且由于其性能,还已经证明有益于较高性能的应用。但是,随着对越来越多数据的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设计即使可能适用于10(ibp或更高的数据速率,但是对通常需要连接器有点不会过时的应用已经开始具有较少吸引力。因此,一些人们将会希望SFP型连接器可适用于需要更高数据速率的应用中。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一种包括壳体的连接器。所述壳体包括具有狭槽的对接面,所述狭槽具有一宽度以及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狭槽可包括在狭槽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多个端子,所述端子分别以第一排和第二排布置。第一排内的至少两对端子被设置成提供差分耦合的信号对。接地端子布置在各信号对的每一侧上。端子板可由所述壳体支撑,并能支撑壳体内的第一排端子,所述端子板能延伸所述狭槽的整个长度。所述信号对可设置成提供16(ibp或 20Gbp或甚至25Gbp的数据速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壳体,其具有对接面、支撑面和安装侧,其中对接面上设有狭槽,狭槽具有设有第一组端子槽的第一侧、设有第二组端子槽的第二侧以及由第一侧和第二侧限定的宽度,壳体还包括在支撑面上的通道;端子板,其安装在第一通道内;第一组端子,其从安装侧延伸到第一组端子槽,第一组端子在狭槽内形成第一端子排,第一端子排包括由至少一个接地端子间隔开的第一差分对和第二差分对,形成第一差分对和第二差分对的每个端子都包括尾部、触头和主体部,其中端子板支撑第一组端子,形成第一差分对和第二差分对的每个端子的主体部具有平板部和自由部,平板部布置在端子板上并具有第一宽度,自由部具有不同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以及第二组端子,其从安装面延伸到第二组端子槽,第二组端子形成第二端子排。优选地,形成第一差分对和第二差分对的端子在触头处具有第一间距并在主体部处具有第二间距,第二间距小于第一间距。优选地,信号对具有平板部和自由部,平板部间隔第一距离,自由部间隔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优选地,第一信号对和第二信号对在尾部和触头之间差分阻抗匹配,以提供小于 IOdB的回波损耗到与3dB应用带宽相对应的信号频率。优选地,信号频率为至少15(ihZ。 优选地,端子板为第一端子板,第二组端子由第二端子板支撑,第二端子板由通道支撑。优选地,至少有两个由第二端子板支撑的信号对,每个信号对被设置用作差分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壳体,其具有对接面、支撑面和安装侧,其中对接面上设有狭槽,狭槽具有设有第一组端子槽的第一侧、设有第二组端子槽的第二侧以及由第一侧和第二侧限定的宽度,壳体还包括在支撑面上的通道;端子板,其安装在第一通道内;第一组端子,其从安装侧延伸到第一组端子槽,第一组端子在狭槽内形成第一端子排,第一端子排包括第一信号端子对和第二信号端子对,信号端子的两侧被接地端子围绕,每个端子都包括尾部、触头和主体部,其中形成信号端子对的端子的主体部相比于接地端子的主体部和信号端子的主体部布置得更近。优选地,形成信号端子对的端子的触头向外偏斜,使得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的触头具有一致的间距。优选地,信号端子对被设置成差分耦合,使得至少36. 5%的能量通过信号端子对传输。优选地,信号端子对被设置成差分耦合,使得至少39. 6%的能量通过信号端子对传输。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形成信号端子对的端子的尾部向外偏斜,使得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尾部具有一致的间距。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壳体,其具有对接面、安装侧和支撑面,壳体包括布置在对接面上的狭槽,狭槽具有宽度和设有一组端子槽的第一侧,壳体还包括在支撑面上的通道;一组端子,其从安装侧延伸到第一侧上的一组端子槽,一组端子在狭槽的第一侧上形成一排,排包括分别在两侧上被接地端子围绕的第一信号对和第二信号对,每个端子都包括尾部、触头和主体部;以及端子板,其安装在第一通道内,端子板支撑一组端子,其中形成第一信号对和第二信号对的端子的每个主体部具有平板部和自由部,平板部具有第一宽度,自由部具有不同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平板部布置在端子板上,其中信号对被设置成在15(Λζ的信号频率下用作差分对时提供小于IOdB的回波损耗。优选地,在达到信号频率时串扰小于40dB。优选地,自由部具有第一间距,平板部具有大于第一间距的第二间距。优选地,信号对的主体部的自由部的间距小于信号对的触头的间距。优选地,还包括从安装侧延伸到狭槽的第二侧的第二组端子,第二组端子直接由壳体支撑。附图说明本技术借助实施例来描述,但是并不限于附图中所示,其中相似的标记表示相似的部件,其中图IA示出了具有狭槽的连接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IB示出了图IA中所示连接器的另一透视图;图IC示出了图IA中所示连接器的正侧视图;图ID示出了图IA中所示连接器的正前视图;图2示出了图IA中所示连接器的横截面的透视图;图3示出了图IA中所示连接器的部分透视图;图4示出了由端子板支撑的一组端子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5示出了由端子板支撑的一组端子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正后视图;图6示出了端子板和端子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正俯视图;图7示出了可由端子板支撑的端子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8示出了可由端子板和对准板支撑的端子的可选择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9示出了图8中所示的端子的透视图,其不具有对准板;图10示出了包括对准板的一组端子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正侧视图;图11示出了连接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12示出了图11中所示连接器的放大透视图;图13示出了图11中所示连接器的另一透视图;图14示出了图11中所示连接器的另一透视图;图15示出了适用于图11中所示连接器的两端子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16示出了适用于图11中所示连接器的两端子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简化透视图;图17示出了第一端子组内的端子的放大透视图;图18示出了第一端子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简化透视图;图19示出了图18中所示实施方式的横截面透视图;图20示出了第二端子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21示出了图20中所示实施方式的横截面透视图;图22示出了图11中所示连接器的横截面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详细说明描述了例举实施方式,但并不用于限制明确公开的组合方式。因此,除非另有说明,这里公开的特征可以结合在一起来形成其它组合方式(为了简洁而未示出)。连接器通常使用由壳体支撑的一组或多组端子。根据应用,壳体可以将其自身安装在电路板上(例如,对于内部应用),并在需要控制干扰连接器以及从连接器发出的EMI 时,壳体可被外罩包围(例如,对于外部应用)。这里公开的内容是针对在某种实施方式中适于内部和外部应用的连接器,其能够使用有任何适当的外罩设计。图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壳体,其具有对接面、支撑面和安装侧,其中所述对接面上设有狭槽,所述狭槽具有设有第一组端子槽的第一侧、设有第二组端子槽的第二侧以及由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限定的宽度,所述壳体还包括在所述支撑面上的通道;端子板,其安装在第一通道内;第一组端子,其从所述安装侧延伸到所述第一组端子槽,所述第一组端子在所述狭槽内形成第一端子排,所述第一端子排包括由至少一个接地端子间隔开的第一差分对和第二差分对,形成所述第一差分对和第二差分对的每个端子都包括尾部、触头和主体部,其中所述端子板支撑所述第一组端子,形成所述第一差分对和第二差分对的每个端子的主体部具有平板部和自由部,所述平板部布置在所述端子板上并具有第一宽度,所述自由部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以及第二组端子,其从所述安装面延伸到所述第二组端子槽,所述第二组端子形成第二端子排。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帕特里克·R·卡谢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