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名勇专利>正文

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029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它具有曝气桶(4),曝气桶(4)的下端连接曝气桶盖(6),曝气桶(4)的上端设有出气孔(1),其特征在于曝气桶盖(6)内设有气水分离套(5),曝气桶盖(6)上设有进水口(8)、出水口(7),进水口(8)设在气水分离套(5)内的曝气桶盖(6)上,出水口(7)设在气水分离套(5)与曝气桶(4)之间的曝气桶盖(6)上,曝气桶(4)内气水分离套(5)的上方设有浮子桶(3),浮子桶(3)的上端设有与出气孔(1)相对应的密封垫(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成本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臭氧水的 气水分离装置。技术背景-在臭氧水制作过程中有不溶于水的臭氧气,也有从臭氧水中曝出 的臭氧气,散布在使用环境空间,当臭氧气在使用环境空间达到一定 的浓度时,会对人体呼吸器官造成伤害。己有的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 置(参见图1-图2),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通过出气口3a固定在器壁 6a上,当水位升降时,浮子5a可以随水位升降。当水位下降时,浮子 5a下降,弹簧4a被拉长,浮杆la和出气口 3a分离,出气口3a被打开, 从臭氧水中曝出的臭氧气或未溶于水的臭氧气可以从出气口3a流出, 如图l所示;当水位上升时,浮子5a也随着上升,弹簧4a收复,浮杆 la和出气口3a靠紧,出气口3a被封闭,以避免臭氧水从出气口 3a中流 出,如图2所示。这种靠弹簧4a连接浮子5a及出气口3a的曝气装置对 弹簧材料的要求很严格,弹簧的材质要求很强的耐臭氧氧化性能和很 高的抗疲劳性能。连接弹簧一旦生锈或强力不稳失效就会造成整个曝 气系统的失效,影响气水分离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 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臭氧水与臭氧气的分离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臭氧水的气水分 离装置,它具有曝气桶,曝气桶的下端连接曝气桶盖,曝气桶的上 端设有出气孔,其特征在于曝气桶盖内设有气水分离套,曝气桶盖 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水口设在气水分离套内的曝气桶盖上, 出水口设在气水分离套与曝气桶之间的曝气桶盖上,曝气桶内气水分离套的上方设有浮子桶,浮子桶的上端设有与出气孔相对应的密 封垫。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浮子桶为多棱柱型。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浮子桶为五棱柱型。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浮子桶的上盖及下盖 内均设有加强筋。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加强筋由中间的圆环 及与圆环相连的条筋构成。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出气孔的下端面为 圆弧形。本技术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臭氧水携带 臭氧气从进水口 8流入,经过气水分离套5能有效的分离未溶于水 的臭氧气。臭氧气向上运动,臭氧水流过气水分离套5的顶端后从 出水口 7流出,同时由于液位上升,浮子桶3向上运动,当运动到 上端的密封垫2顶到出气孔1时,气体被封住,不能排出(参见附 图,3),臭氧气在液位以上越积越多,压力增加,下压使水位下降, 浮力减小,当浮力小于浮子桶3的重力时,浮子桶3随水位下降, 出气孔l打开,臭氧气从出气孔l排出(参见附图4),液位上升, 浮力增大,浮子桶3上升封住出气孔1。经过水位和浮子桶3的上升、 下降,臭氧气被封住、排出,如此重复运动,连续不断的进行气水 分离和气体的排出。本技术主要应用于臭氧水和臭氧气的分离, 其制造材料均采用耐臭氧的材质。密封垫采用耐臭氧的氟硅橡胶, 其他零件均采用硬质PVC。模具注塑成型,超声波焊接牢固、可靠。 密封垫采用光洁的平面与出气小孔的R圆弧线密封,增强了密封效 果。本技术克服了已有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对弹簧4a (如图 1)的高依赖性及由于弹簧的不稳定性而造成的曝气装置失效的弊 病。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己有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4是本技术的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5是图3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 详细说明实施例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参见图3—图5),它具有曝气 桶4,曝气桶4的上端设有出气孔1,出气孔1的下端面为圆弧形, 曝气桶4的下端连接曝气桶盖6,曝气桶盖6内设有气水分离套5, 曝气桶盖6上设有进水口 8、出水口 7,进水口 8设在气水分离套5 内的曝气桶盖6上,出水口 7设在气水分离套5与曝气桶4之间的 曝气桶盖6上,曝气桶4内气水分离套5的上方设有浮子桶3,浮 子桶3为多棱柱型,本实施例浮子桶3为五棱柱型,浮子桶3的上 盖上设有密封垫2,密封垫2的位置与出气孔1相对应,浮子桶3 的五个棱作为导向筋,这样既减轻了重量,又达到了导向和加大气 体流动空间的效果。浮子桶3的上盖及下盖内均设有加强筋9,加 强筋9由中间的圆环及与圆环相连的条筋构成,对浮子桶3起到了 加固的作用。使用时,臭氧水携带未溶于水的臭氧气从进水口 8进入曝气桶 4,当经过气水分离套5时,臭氧水和臭氧气有效分离,臭氧气向 上运动,臭氧水流过气水分离套5的顶端后从出水口 7流出,同时 由于液位上升,五棱柱浮子桶3向上运动,当运动到上端的密封垫 2顶到出气孔1时,气体被封住,不能排出(参见附图3),臭氧气 在液位以上越积越多,当臭氧气累积到一定程度,压力增加,下压 使水位下降,浮力减小,当浮力小于五棱柱浮子桶3的重力时,浮 子桶3随水位下降,出气孔1打开,臭氧气从出气孔排出(参见附 图4),液位上升,浮力增大,浮子桶3上升封住出气孔1。经过水 位和浮子桶3的上升、下降,臭氧气被封住、排出,如此重复运动, 连续不断的进行气水分离和气体的排出。权利要求1、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它具有曝气桶(4),曝气桶(4)的下端连接曝气桶盖(6),曝气桶(4)的上端设有出气孔(1),其特征在于曝气桶盖(6)内设有气水分离套(5),曝气桶盖(6)上设有进水口(8)、出水口(7),进水口(8)设在气水分离套(5)内的曝气桶盖(6)上,出水口(7)设在气水分离套(5)与曝气桶(4)之间的曝气桶盖(6)上,曝气桶(4)内气水分离套(5)的上方设有浮子桶(3),浮子桶(3)的上端设有与出气孔(1)相对应的密封垫(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浮子桶(3)为多棱柱型。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浮子桶(3)为五棱柱型。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子桶(3)的上盖及下盖内均设有加强筋(9)。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强筋(9)由中间的圆环及与圆环相连的条筋构成。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出气孔(1)的下端面为圆弧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它具有曝气桶(4),曝气桶(4)的下端连接曝气桶盖(6),曝气桶(4)的上端设有出气孔(1),其特征在于曝气桶盖(6)内设有气水分离套(5),曝气桶盖(6)上设有进水口(8)、出水口(7),进水口(8)设在气水分离套(5)内的曝气桶盖(6)上,出水口(7)设在气水分离套(5)与曝气桶(4)之间的曝气桶盖(6)上,曝气桶(4)内气水分离套(5)的上方设有浮子桶(3),浮子桶(3)的上端设有与出气孔(1)相对应的密封垫(2),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文档编号B01D19/00GK201182921SQ20082002170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徐名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臭氧水的气水分离装置,它具有曝气桶(4),曝气桶(4)的下端连接曝气桶盖(6),曝气桶(4)的上端设有出气孔(1),其特征在于曝气桶盖(6)内设有气水分离套(5),曝气桶盖(6)上设有进水口(8)、出水口(7),进水口(8)设在气水分离套(5)内的曝气桶盖(6)上,出水口(7)设在气水分离套(5)与曝气桶(4)之间的曝气桶盖(6)上,曝气桶(4)内气水分离套(5)的上方设有浮子桶(3),浮子桶(3)的上端设有与出气孔(1)相对应的密封垫(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名勇
申请(专利权)人:徐名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