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配置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2528 阅读:14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板配置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包括电解槽、反应电极、供电电极和分离膜,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由上侧供电电极、上侧电解槽、分离膜、下侧电解槽和下侧供电电极层叠而成,所述电解槽被电解框分隔成田字形排列的四个电解室,在所述上侧电解槽的四个电解室内交叉设置有两对正反应电极和负反应电极,在所述下侧电解槽内设置有与所述上侧电解槽相应位置极性相反的两对正、负反应电极,各正、负反应电极分别与所述供电电极接触,并按照相反极性依次串联形成回路,所述电解槽内的电解室按相同极性通过管道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电池单元平板状地配置,可减少液络电流,提高电池可靠性,增加设置自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平板配置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构造。
技术介绍
通常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已普遍采用一种将电池单元直列叠层获取所需电压的方式,然而,由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每个电池单元的电动势较低,因此要在各个电池单元中让电解质流通时最好采用夹层的双极板。这个方法中较为重要的是液络与液漏的解决方案。所谓液络就是流入或流出电池单元的电解液与其他的电池单元间产生电位差,因此通过电解液使电流产生短路。例如将40个电池单元串联时,叠层初段产生的电位差为1.4(V)x 40层= 56 (V). . . (1),通过这个电位差使得后段的电池单元将液体合流点的电流顺利流向前段。为了将这个液体的合流电流控制在最小程度而采用将输液的管子的直径做细或者做长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的缺点是会增大电解液循环泵的输液阻力而导致增加整体的耗电量增大。另外,由于电池单元的多层堆叠有可能导致漏液,因此必须采用定期地将螺丝增紧的对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板配置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平板配置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包括电解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配置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包括电解槽、反应电极、供电电极和分离膜,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由上侧供电电极(1)、上侧电解槽(2)、分离膜(3)、下侧电解槽(2’)和下侧供电电极(1’)层叠而成,所述电解槽(2,2’)被电解框(201)分隔成田字形排列的四个电解室,在所述上侧电解槽(2)的四个电解室内交叉设置有两对正反应电极(4)和负反应电极(4’),在所述下侧电解槽(2’)内设置有与所述上侧电解槽(2)相应位置极性相反的两对正、负反应电极(4,4’),各正、负反应电极(4,4’)分别与所述供电电极(1,1’)接触,并按照相反极性依次串联形成回路,所述电解槽(2,2’)内的电解室按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村孝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裕豪机电有限公司高村孝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