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亮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2529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亮膜,所述增亮膜包括:基板和微结构层,所述基板具有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第二光学面位于第一光学面的背面;所述微结构层设置于第一光学面上;其中,所述微结构层包括:主要微结构和次要微结构;所述主要微结构包括复数个主要微结构单元;所述次要微结构包括复数个次要微结构单元;所述主要微结构单元与次要微结构单元沿第一方向伸展、在第二方向交替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增亮膜制备简单、可增强光源亮度及调整光束汇聚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亮膜,具体涉及一种可增强光源亮度及调整光束汇聚角度的增亮膜。
技术介绍
目前,增亮膜被广泛用于发光模组以用来汇聚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尤其是在监视器等显示设备中常用增亮膜,以增加显示亮度和节约显示器电池设备的能量。增亮膜的原理是通过反射将射向观察者视角之外的光线调整至观察者视角之内,这样就提高了光源所发出光能的利用率。普通增亮膜(BEF)是由许多个用以汇聚光线的棱镜所构成,这些棱镜按照一个方向排列,组成一个棱镜阵列。由于棱镜阵列仅仅按照单个方向排列,光线穿过该增亮膜后仅在一个方向汇聚;通常为了能使光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同时得到汇聚效果需要用两片普通增亮膜正交放置,增加了生产成本。美国专利US 2010(^65588A1公开了一种用以汇聚从光源发出光线的具有复合纹路结构的增亮膜,该增亮膜包含一个基板,至少一种第一纹路模式和至少一种第二纹路模式。基板具有一个第一光学面和一个位于第一光学面对面的第二光学面。第一纹路模式设置在第一光学面上,并在第一光学面上按第一排列方向形成第一纹路单元。第二纹路模式紧邻第一纹路模式,并设置在第一光学面上。第二纹路模式按第二排列方向形成第二纹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微结构层,所述基板具有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第二光学面位于第一光学面的背面;所述微结构层设置于第一光学面上;其中,所述微结构层包括:主要微结构和次要微结构;所述主要微结构包括复数个主要微结构单元;所述次要微结构包括复数个次要微结构单元;所述主要微结构单元与次要微结构单元沿第一方向伸展、在第二方向交替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