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增亮基膜及复合增亮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8952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2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增亮基膜,包括透明支持体及涂布在支持体表面的防粘保护层,所述防粘保护层设有扩散粒子,所述防粘保护层厚度(D1)与扩散粒子平均粒径(D2)的关系为0.5μm≤D2-D1≤1μ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与保护膜顺利贴合,且无残胶遗留问题;另外,所述增亮膜采用基膜防粘保护层可以达到雾化扩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结构化表面的光学基膜,尤其是一种复合增亮基膜。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TFT-LCD)主要由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所组成。一般来说,背光模组由光源、反射膜、导光板、光学模组组成,如图1所示,传统的光学模组主要包括两张扩散片和两张棱镜片,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上扩散膜、上增亮膜、下增亮膜、下扩散片。扩散膜可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化成均匀的面光源,而增亮膜能将原本发散的光线集中至轴向方向,从而提高液晶显示器正视亮度。这种结构的背光模组需要使用较多的光学膜片,成本较高,光源利用率也不佳,而且随着液晶显示器的轻薄化趋势,需要将增亮和扩散的功能进行复合化。专利CN202649496 U公开了一种复合增亮膜,其可将上扩散膜和上增亮膜复合成一层,从而能够减少一张扩散膜,降低了背光模组的厚度和成本。由于复合增亮膜需要具有扩散作用,所以其具有扩散效果的光学结构面需要较高的雾度,即添加的扩散粒子较多。在一些背光模组加工厂,为避免膜片污染和刮伤,需要在复合增亮膜的两面覆上保护膜。然而雾面层表面有粒子凸起,一般的保护膜覆不上或者粘不牢,而粘性大的保护膜在后加工剥离时容易出现残胶。综上,如何解决一般粘性的保护膜覆不上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增亮基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增亮基膜,包括透明支持体及涂布在支持体表面的防粘保护层,防粘保护层设有扩散粒子,所述防粘保护层厚度D1与扩散粒子平均粒径D2的关系为0.5μm≤D2-D1≤1μm。上述复合增亮基膜,所述透明支持体厚度为50μm~500μm。上述复合增亮基膜,所述扩散粒子覆盖面积占防粘保护层总面积的比例为20%~80%。上述复合增亮基膜,所述防粘保护层厚度为1μm~10μm。上述复合增亮基膜,所述粒径大小在D2-0.2μm和D2﹢0.2μm之间的扩散粒子量占全部扩散粒子总量的比例大于等于90%。上述复合增亮基膜,所述粒径大小在D2-0.5μm和D2﹢0.5μm之间的扩散粒子量占全部扩散粒子总量的比例大于等于95%。上述复合增亮基膜,所述粒径大小在D2-1μm和D2﹢1μm之间的扩散粒子量占全部扩散粒子总量的比例大于等于99.5%。本技术还要提供一种复合增亮膜,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增亮膜,包括基膜和在其表面的增亮层,所述基膜为上述复合增亮基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控制防粘保护层厚度、扩散粒子粒径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保护膜能够很好地贴合,不会出现残胶现象,并且能够提供扩散效果,可以遮盖基材本身存在的不良弊病,能够用于复合增亮膜。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LCD背光模组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3是含有本技术基膜的复合增亮膜。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1:光源;12:反射膜;13:导光板;14:光学膜组;141:下扩散膜;144:上扩散膜;142:下增亮膜;143:上增亮膜;21:防粘保护层;22:透明支持体; 23:扩散粒子; 31:棱镜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复合增亮基膜,包括一个透明支持体23,该透明支持体为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该透明支持体上涂覆一层防粘连层22,该防粘连层是由丙烯酸树脂、光引发剂、助剂、稀释剂、扩散粒子等混合制备的硬化涂布液涂布而成;该防粘保护层厚度D1为1μm,使用的扩散粒子为有机粒子PS,平均粒径D2为1.5μm,扩散粒子的粒径范围为:粒径为1.3~1.7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0%,粒径为1~2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5%,粒径为0.5~2.5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9.5%。防粘保护层单位面积内扩散粒子所占面积的比例范围为80%,防粘连层的雾度为90%。实施例2使用透明PET基材的厚度为75μm,防粘保护层厚度D1为10μm。使用的扩散粒子为有机粒子PMMA,平均粒径D2为9μm,扩散粒子的粒径范围为:粒径为8.8~9.2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2%,粒径为8.5~9.5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6%,粒径为8~10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9.9%。防粘保护层单位面积内扩散粒子所占面积的比例范围为26%,防粘连层的雾度为51.3%。实施例3使用透明PET基材的厚度为500μm,防粘保护层厚度D1为2.2μm,使用的扩散粒子为有机粒子PBMA,平均粒径D2为3μm,扩散粒子的粒径范围为:粒径为2.8~3.2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1%,粒径为2.5~3.5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7%,粒径为2~4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9.8%。防粘保护层单位面积内扩散粒子所占面积的比例范围为40%,防粘连层的雾度为57.8%。实施例4使用透明PET基材的厚度为250μm,防粘保护层厚度D1为5.4μm,使用的扩散粒子为有机粒子PMMA,平均粒径D2为6μm,扩散粒子的粒径范围为:粒径为5.8~6.2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3%,粒径为5.5~6.5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8%,粒径为5~7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9.7%。防粘保护层单位面积内扩散粒子所占面积的比例范围为20%,防粘连层的雾度为40%。实施例5使用透明PET基材的厚度为125μm,防粘保护层厚度D1为7.1μm,使用的扩散粒子为有机粒子PBMA,平均粒径D2为8μm,扩散粒子的粒径范围为:粒径为7.8~8.2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1%,粒径为7.5~8.5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7%,粒径为7~9μm的扩散粒子数量占比为99.8%。防粘保护层单位面积内扩散粒子所占面积的比例范围为60%,防粘连层的雾度为7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0/201520985459.html" title="一种复合增亮基膜及复合增亮膜原文来自X技术">复合增亮基膜及复合增亮膜</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增亮基膜,包括透明支持体及涂布在支持体表面的防粘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保护层厚度D1与分布在防粘保护层中的扩散粒子平均粒径D2的关系为0.5μm≤D2-D1≤1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增亮基膜,包括透明支持体及涂布在支持体表面的防粘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保护层厚度D1与分布在防粘保护层中的扩散粒子平均粒径D2的关系为0.5μm≤D2-D1≤1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增亮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支持体厚度为50μm~500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增亮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粒子覆盖面积占防粘保护层总面积的比例为20%~8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增亮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粘保护层厚度为1μm~10μ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增亮基膜,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刘玉磊倪成成汪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