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渣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9888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工矿企业含油污水水量变化大,水质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油、水、渣分离装置主要由池体、旋转机构、进水管、出水管、浮油收集槽、刮泥机组成;在池体的中心安装有转轴及带动转轴转动的电机减速机,转轴上部连接两片中心对称的刮油挡板。位于刮油挡板的下方还对称地安装有两个浮油收集槽。本装置能够实现油、水、渣的有效分离,保证收油、排渣效果,同时提高了处理负荷,减小了占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冶金行业轧钢、连铸等含油含渣废水处理工程,也适用于石油开采、炼油、石化深加工等行业以及金属加工过程的含油污水处理工程。(*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技术属于环保水处理工程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含油 含渣工业废水进行油、渣与水分离的装置。技术背景冶金行业轧钢、连铸、金属加工生产过程含油含渣污水,石 油开采、炼油、石化深加工等行业的洗涤污水等含油污水主要来 自油库、液压站和润滑站的集水坑收集的设备泄漏冲洗水、设备 清洗水、地面冲洗水等等。其污水特点是油含量很高,污水油含量最高达到2000mg/1以上,水中含有大量泥渣和杂物,悬浮物含 量高,悬浮物含量在200mg/1以上,水量不大,但是变化大。这种含油污水水量变化大,水质不稳定,污染物含量高而且 波动大,由于油、水、渣三项共存,油、渣、水互包。尤其是微 小的悬浮物与油相混合后,很难保证油回收后的质量,而渣中也 有油包渣的现象,由于油和悬浮物的含量都很高的污水处理工艺 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主要须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固液分离、油 水分离和沉渣的稳定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同时能够合理从废水中分离 油、渣的装置,改进处理效果,保证处理后水质稳定。本技术主要包括池体、旋转机构、进水管、出水管、浮 油收集槽、刮泥机。池体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体形,进水 管位于圆筒形池体中部,与圆筒成切线方向。出水管位于圆筒形 池体的下部。在装置的中心安装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由一根从 上至下的转轴及带动转轴转动的电机减速机组成,转轴上部连接 两片中心对称的刮油挡板。在圆筒形池体内,位于刮油挡板的下 方还对称地安装有两个浮油收集槽,浮油收集槽的轴线方向由池 壁指向池体中间的转轴。两个浮油收集槽的外端各自固定在池璧为楔型,浮油收集槽顶部为长方形进油口,刮油挡板将收集的浮油通过收集槽的堰口装置进入收集槽。浮油收集槽外端接有出油 管。在下部池体的锥形体内,中心转轴下部连接一个珩架式刮泥 机。池体最下部为污泥斗,在污泥斗内,转轴最下端安装有污泥 推进器。污泥斗下部安有出泥管。本技术分离器主要有三个作用。 一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 进行调节;二将分离器上部的浮油通过刮油装置收集流到隔油池;三将悬浮物和泥渣沉淀下来并且通过污泥装置集中于分离器底部定期排至污泥处理系统。本分离器切线进水,进水的漩流作用可以增强油、水、渣分 离效果,普通沉淀池出水是高位溢流堰出水,而此分离器是低液 位管道控制出水,具有调质调量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油、水、渣 分离效果。能够调整水质、水量,保证收油、排渣效果稳定。本 装置设计低液位管道出水,污水在分离装置中旋转和静沉可以充 分发挥重力分离作用,保证分离效果。同时提高了处理负荷,减 小了占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污泥排、停可以自由掌握、 为泥渣的脱水输送,创造了有利条件。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中,1、池体,2、栏杆,3、刮油挡板,4、浮油收集槽,5、 出油管,6、珩架式刮泥机,7、出泥管,8、出水管,9、污泥推 进器,10进水管,11、转轴,12、边缘支撑,13、电机减速机, 14、污泥斗。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本技术主要由池体l、内部旋转机构、 进水管10、出水管8、浮油收集槽4、桁架式刮泥机6等部件构成。 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在池体1的顶部安装有一圈栏杆2。池体l 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体形,进水管IO位于圆筒形池体1中 部,与圆筒成切线方向,这样进水管10的进水在池体1内的空间 形成漩流状态,便于污水分离。出水管8位于圆筒形池体1的下部,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出水的时间。。在装置的中心安装有内部 旋转机构,它由一根从上至下的转轴11及带动转轴11转动的电 机减速机13组成,转轴11上部连接两片中心对称的刮油挡板3,刮油挡板3由转轴11带动旋转。为了保证刮油挡板3能够实现稳 定可靠的圆周运行,在池体1内壁上,位于池体1和刮油挡板3 之间,固定有一圈牢固的边缘支撑12。在圆筒形池体1内,位于 刮油挡板3的下方还对称地安装有两个浮油收集槽4,浮油收集槽 4顶部的高度与刮油挡板3底部的高度相当,这样,二者配合使用 使刮油挡板3刮到的油水混合物能够顺利进入浮油收集槽4内, 后再将油水混合物输出。浮油收集槽4的轴线方向由池壁指向池 体1中间的转轴11。两个浮油收集槽4的外端各自固定在池璧上。 浮油收集槽4为长圆筒,长圆筒顶部开有一细长方形进油口。浮 油收集槽4外端接有出油管5。在下部池体l的锥形体内,中心转 轴11下部连接一个珩架式刮泥机6,池体1最下部是锥台形污泥 斗14。銜架式刮泥机6与锥形污泥斗14间距调整结构总成保证最 佳刮泥效果。在污泥斗14内,转轴11最下端安装有污泥推进器9 以搅动泥水物。污泥斗14下部安有出泥管7。含油废水由进水管 8按筒体切线方向进入分离器,形成旋流水体,由于油、水、渣的 比重不同,旋流的作用使其分离加速,当池体1内液位达到预定 液位时,开始静沉,静沉的同时刮油挡板3将浮于污水上层的油 水混合物刮入浮油收集槽4,通过出油管5送入油水分离系统进行 油回收。静沉以后去除浮油的污水通过出水管8送入后部设备进 行再处理。从进水到静沉结束时刮渣机及污泥推进器9不停的运 转,这样可以保证分离器池体1底部污泥斗14中的污泥排泥流畅, 不至于沉积成死泥,堵塞污泥输送管道。污泥最后从出泥管7排 出装置。沉淀污泥通过泥浆泵送至工厂的污泥脱水系统,污泥脱 水后外运。本技术是一种为了适用于冶金行业轧钢、连铸、金属加工过 程含油含渣污水处理工程装置,也适用于石油开采、炼油、石化深加 工等行业的洗涤废水处理工程。权利要求1、一种油、水、渣分离装置,包括池体、旋转机构、进水管、出水管、浮油收集槽、刮泥机,其特征在于池体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体形;进水管位于圆筒形池体中部,与圆筒成切线方向;出水管位于圆筒形池体的下部;在池体的中心安装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由一根从上至下的转轴及带动转轴转动的电机减速机组成;转轴上部连接两片中心对称的刮油挡板;在圆筒形池体内,位于刮油挡板的下方还对称地安装有两个浮油收集槽;浮油收集槽的轴线方向由池壁指向池体中间的转轴,两个浮油收集槽的外端各自固定在池璧上;浮油收集槽顶部开有一细长方形进油口;浮油收集槽外端接有出油管;在下部池体的锥形体内,中心转轴下部连接一个刮泥机,池体最下部为污泥斗,在污泥斗内,转轴最下端安装有污泥推进器,污泥斗下部安有出泥管。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浮油收集槽 顶部的高度与刮油挡板底部的高度相当。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浮油收 集槽的浮油收集堰口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池体内 壁上,位于池体和刮油挡板之间,固定有一圈牢固的边缘支撑。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泥 机为珩架式刮泥机。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 斗为锥台形污泥斗。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池体出水 在其下部。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池体的顶 部安装有操作平台及安全保护栏杆。专利摘要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工矿企业含油污水水量变化大,水质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油、水、渣分离装置主要由池体、旋转机构、进水管、出水管、浮油收集槽、刮泥机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水、渣分离装置,包括池体、旋转机构、进水管、出水管、浮油收集槽、刮泥机,其特征在于:池体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体形;进水管位于圆筒形池体中部,与圆筒成切线方向;出水管位于圆筒形池体的下部;在池体的中心安装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由一根从上至下的转轴及带动转轴转动的电机减速机组成;转轴上部连接两片中心对称的刮油挡板;在圆筒形池体内,位于刮油挡板的下方还对称地安装有两个浮油收集槽;浮油收集槽的轴线方向由池壁指向池体中间的转轴,两个浮油收集槽的外端各自固定在池璧上;浮油收集槽顶部开有一细长方形进油口;浮油收集槽外端接有出油管;在下部池体的锥形体内,中心转轴下部连接一个刮泥机,池体最下部为污泥斗,在污泥斗内,转轴最下端安装有污泥推进器,污泥斗下部安有出泥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荣波魏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