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运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867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回转运输机,机架、回转机构、输送部件和承接部件。回转机构设置于座架和托架之间,用于带动托架进行旋转,输送部件设置于托架上,承接部件设于输送部件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回转运输机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用于衔接两个交叉方向上的输送线或流水线,并以不同速度对物料实现变向和变速运输,不仅解决两个输送设备的衔接作业,更要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作业的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回转运输机,用于在两个交叉方向上对物料进行变向运输。
技术介绍
在多条输送线或流水线中,为了解决互相交叉设置的输送线或流水线之间的角度不同、输送速度不同和物料在两条输送线或流水线放置的方向不同等问题,需要一种在输送线或流水线直接设置节点输送设备,从而使生产过程更顺畅、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99814957. 8公开了一种运输装置,具有将多个运输机_子单元连接起来而形成的主搬运部分和该主搬运部分的驱动手段;各运输机-子单元具有各自的副搬运部分、用于正反驱动该副搬运部分的副搬运部分的驱动手段和控制指示装置及其通信手段;各副搬运部分的搬运方向是与前述主搬运部分的搬运方向垂直的方向。该运输装置能使其上的物体发生位移,但由于物体同时在两个方向上运动,要求与其输送主方向交叉的另一输送设备上设置减速部件,对设备的宽度有较高要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ZL200480007352. 4公开了一种货物块运输装置,包括一个第一运输装置,用来把货物带从货物存储区抽出,以及一个第二运输装置,通过它可以把货物块在与第一运输方向横交的第二运输方向上运输,第二运输装置由四个夹紧和运输件组成,其中第四件可以在短程上进行调节,从而就可以形成一个圈,成圈的货物块的运输就可以通过第一运输装置不受第四件阻碍地进行。在要求位置上第四件基本不与圈接触地转移到工作位置,在该位置上货物带或者货物块的一边缘被压紧到第三件上。中国专利技术专利ZL200610028895. 5公开了一种回转式电动集装箱输送平板小车, 包括底架、设置在所述底架两侧的车轮组、设于所述各车轮组上的用于驱动车轮组运行的车轮驱动装置、一回转平台、通过一回转支承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架上部、与所述回转支承装置相连接的回转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回转机构运转的回转驱动装置。该技术方案虽解决了集装箱排放方向不一致的转向问题,但难以适用于处于运动中物体的转向。目前了解的各类设备大都为单机型,不能有效实现输送线或流水线之间的衔接输送工作,存在着效率低下、成本高、工作占用空间过大、安全性差(易损坏物料或人身伤害) 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运输机,用于在两个交叉方向上,以不同速度对物料实现变向和变速运输,不仅解决两个输送设备的衔接作业,更要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作业的效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回转运输机,包括机架、回转机构、输送部件和承接部件。机架,包括座架和托架。回转机构,设置于座架和托架之间,用于带动托架进行旋转。一种回转机构包括,回转电机、回转支撑和传动轮,传动轮设于回转电机,并与回转支撑传动配合,如但不仅限于,带轮传动和链轮传动。输送部件,设置于托架上,用于输送置于其上的物料。一种输送部件包括输送电机、架体和若干辊筒,各个辊筒架设于架体,各个辊筒之间互相平行排列,其间设有间隙。输送电机和辊筒之间,以及各个辊筒之间通过传动配合,如但不仅限于,带轮传动和链轮传动,带动辊筒旋转。承接部件,设置于托架上,用于承接并带动输送线末端的物料置于输送部件上,包括承接机构和提升机构,提升机构与承接机构连接以提升承接机构。一种承接机构,包括承接架、电机、链条和支撑架,承接架设置于托架,链条绕于电机和支撑架而形成回路。为便于链条对物料的承接,承接部件设于输送部件下方。优先选择的,支撑架设于任意两个辊筒之间所成间隙的下方。一种提升机构,包括气缸,气缸固定端固定于承接机构(如承接架), 活动端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承接机构提升部(如支撑架),带动承接机构提升。间接连接应理解为气缸活动端与支撑架之间还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分别与气缸活动端与承接机构 (如支撑架)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回转运输机,包括回转机构、输送部件和承接部件。承接部件承接位于输送线末端的物料并送入输送部件,回转机构旋转一定角度后使输送部件的输送方向与另一输送线或流水线运动方向衔接,并通过设定输送电机的运动,以相同的速度将输送部件上的物料送入该输送线或流水线。本技术回转运输机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用于衔接两个交叉方向上的输送线或流水线,并以不同速度对物料实现变向和变速运输,不仅解决两个输送设备的衔接作业,更要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作业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回转运输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技术回转运输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承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本技术承接部件仰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回转运输机一工作状态参考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回转运输机另一工作状态参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图1为本技术回转运输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技术回转运输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回转运输机包括机架1、 回转机构2、输送部件3和承接部件4。机架1包括座架11和托架12。回转机构2设置于座架11和托架12之间,包括回转电机21、回转支撑22和传动轮23。传动轮23设于回转电机21,并与回转支撑22通过链轮传动配合。回转电机21通过传动轮23带动回转支撑22,并进而使托架12进行旋转。输送部件3设置于托架12上,包括输送电机31、架体32和若干辊筒33,各个辊筒 33两端架设于架体32,互相之间平行排列,且其间设有间隙331。各个辊筒33由链条34连接,输送电机31和辊筒33之间,以及各个辊筒33之间通过链轮传动配合,使各个辊筒33 向同一方向旋转。承接部件4设置于托架12上,用于承接并带动输送线末端的物料置于输送部件上。图3为本技术承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本技术承接部件仰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承接部件4包括承接架41、电机42、链条43、支撑架44和气缸45。承接架41设置于托架12,链条43绕于支撑架44和电机42形成回路,支撑架44设于间隙331下方,并与一连接件46连接。气缸45固定端固定于承接架41,活动端与连接件46连接。气缸活动端推动连接件46,向上抬起支撑架,并使链条43通过辊筒之间的间隙 331向上伸出,以承接物料。在电机42启动,并带动链条43将物料置于输送部件后停止,然后气缸活动端缩回,使链条42通过间隙331收回。然后,回转结构2旋转一定角度使输送部件辊筒33的旋转方向与另一输送线或流水线的输送方向一致,在输送电机的带动下,各个辊筒33将其上的物料送入该输送线或流水线。图5为本技术回转运输机一工作状态参考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回转运输机另一工作状态参考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回转运输机设于两条输送线之间,用于衔接两个交叉设置的输送线上物料的衔接输送。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运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包括座架和托架;回转机构,设置于所述座架和所述托架之间,用于带动所述托架进行旋转; 输送部件,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运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包括座架和托架;回转机构,设置于所述座架和所述托架之间,用于带动所述托架进行旋转;输送部件,设置于所述托架上,用于输送置于其上的物料;承接部件,设置于所述托架上,用于承接并带动输送线末端的物料置于输送部件上,包括承接机构和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承接机构连接,以提升所述承接机构;所述承接部件设于所述输送部件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璞张健林炳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嘉三和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张家港美星三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