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端盖端面平行度的测量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7418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机端盖端面平行度的测量卡板,其使判定端盖的端面平行度是否准确省时省力、且精确度高。其包括通规、止规的测量板,其特征在于:一块所述测量板的中心部分的一侧设置有外凸的定位端,所述测量板的两端的定位端一侧分别设置有外凸的通规定位端、止规定位端,所述定位端、通规定位端、止规定位端的三个端面均为平面、且相互平行,所述定位端与所述通规定位端的距离为标准距离以及偏差下限之和,所述定位端与所述止规定位端的距离为标准距离以及偏差上限之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制造的
,具体为电机端盖端面平行度的测量卡板
技术介绍
在电机的端盖制造过程中,端盖需要制造台阶面,工艺要求为端盖的台阶面与端盖的基准端面的距离在一定的偏差范围内,从而判定其平行度,现有的采用仪器测量并判定平行度是否准确的方法,费时费力,且精确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机端盖端面平行度的测量卡板,其使判定端盖的端面平行度是否准确省时省力、且精确度高。电机端盖端面平行度的测量卡板,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通规、止规的测量板,其特征在于一块所述测量板的中心部分的一侧设置有外凸的定位端,所述测量板的两端的定位端一侧分别设置有外凸的通规定位端、止规定位端,所述定位端、通规定位端、止规定位端的三个端面均为平面、且相互平行,所述定位端与所述通规定位端的距离为标准距离以及偏差下限之和,所述定位端与所述止规定位端的距离为标准距离以及偏差上限之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后,将定位端的端面贴合电机端盖的基准端面,然后使得通规定位端、止规定位端的端面分别和待测量的台阶面的端面相接触,其能快速判定端盖的端面平行度是否准确,省时省力、且精确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1,一块测量板1的中心部分的一侧设置有外凸的定位端2,测量板1的两端的定位端一侧分别设置有外凸的通规定位端3、止规定位端4,定位端2、通规定位端3、止规定位端4的三个下端面均为平面、且相互平行,定位端2的下端面与通规定位端3的下端面的距离为标准距离D以及偏差下限A之和,定位端2的下端面与止规定位端4的下端面的距离为标准距离D以及偏差上限B之和。权利要求1.电机端盖端面平行度的测量卡板,其包括通规、止规的测量板,其特征在于一块所述测量板的中心部分的一侧设置有外凸的定位端,所述测量板的两端的定位端一侧分别设置有外凸的通规定位端、止规定位端,所述定位端、通规定位端、止规定位端的三个端面均为平面、且相互平行,所述定位端与所述通规定位端的距离为标准距离以及偏差下限之和, 所述定位端与所述止规定位端的距离为标准距离以及偏差上限之和。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机端盖端面平行度的测量卡板,其使判定端盖的端面平行度是否准确省时省力、且精确度高。其包括通规、止规的测量板,其特征在于一块所述测量板的中心部分的一侧设置有外凸的定位端,所述测量板的两端的定位端一侧分别设置有外凸的通规定位端、止规定位端,所述定位端、通规定位端、止规定位端的三个端面均为平面、且相互平行,所述定位端与所述通规定位端的距离为标准距离以及偏差下限之和,所述定位端与所述止规定位端的距离为标准距离以及偏差上限之和。文档编号G01B5/24GK102368035SQ201110332749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丁叶萍, 刘裕康, 顾振宇 申请人:无锡天宝电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机端盖端面平行度的测量卡板,其包括通规、止规的测量板,其特征在于:一块所述测量板的中心部分的一侧设置有外凸的定位端,所述测量板的两端的定位端一侧分别设置有外凸的通规定位端、止规定位端,所述定位端、通规定位端、止规定位端的三个端面均为平面、且相互平行,所述定位端与所述通规定位端的距离为标准距离以及偏差下限之和,所述定位端与所述止规定位端的距离为标准距离以及偏差上限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裕康丁叶萍顾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天宝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