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樟焱专利>正文

内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45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筒状壳体和中空纤维膜丝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束设置在筒状壳体内,其两端分别位于筒状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至少有一端采用粘结剂使中空纤维膜丝相互粘结并粘结固定在壳体长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膜组件可以用在饮水机上,也可以用在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上,还可以用于其它类型净水器上,其主要作用是滤除水中的细菌、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和水中的其它杂质,降低水的混浊度,提高出水水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饮水机和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两种产品中使用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饮水机由于没有设置有效的常温除菌装置,水斗中的水与大气直接相通,空气中的细菌随着空气自由进入饮水机水斗和净水瓶中,有的虽然也设置了空气过滤装置,但过滤精度不高,不能彻底阻止细菌进入,这就造成了饮水机的二次污染。有的在饮水机水斗中加入杀菌、抑菌材料,这种方法在产品使用初期有相当的效果,但随着抑菌材料在水中的不断析出,其杀菌、抑菌功能很快消失,有的其杀菌功能甚至不能维持一个星期。所以,饮水机这种产品急需技术创新,以确保冷水龙头和常温水龙头出水的水质符合卫生指标。比较高档的饮水机专用净水器已经开始使用中空纤维超滤膜,使用超滤膜的净水器,可以可靠地去除水中的细菌,并且水中不增加任何化学物质,确保其出水的水质符合卫生指标。如中国专利号为200420090487.9《一种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就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上的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它由壳体和壳体内设有众多折成两头朝下的中空纤维超滤膜丝组成,超滤膜丝的下部相互粘结并与壳体下部内壁粘成一体。但是,市场上这类产品中使用的超滤膜,由于需要高度亲水性,国内目前尚不具备此技术,至今仍是全部从国外进口,成本很高,市场价格高,难以在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中推广使用。这种超滤膜组件之所以价格高在很大程度上还有国外公司垄断市场的因素,所以,市场急需一种新的超滤膜组件参与竞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新型中空纤维膜组件,该中空纤维膜组件可以用在饮水机上,也可以用在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上,还可以用在其它类型净水器上,其作用是滤除水中的细菌、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和水中的其它杂质,降低水的混浊度,提高出水水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筒状壳体和中空纤维膜丝束。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束设置在筒状壳体内,其两端分别位于筒状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至少有一端采用粘结剂使中空纤维膜丝相互粘结并粘结固定在壳体长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壁。本技术内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第一种基本结构形式是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束的两端均分别采用粘结剂使中空纤维膜丝相互粘结并粘结固定在壳体长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壁,同时保持中空纤维膜丝内部在整个长度范围内畅通,筒状壳体上设有出水孔。对于这种结构,由于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内部在整个长度范围内保持畅通,膜组件在使用时须另外设计零件使中空纤维膜丝的一端封闭,原水从中空纤维膜丝的另一端进入中空纤维膜丝内部后,必须穿过多孔的中空纤维膜丝管壁,再从中空纤维膜丝外部渗出,最后从壳体的出水孔流出。水流在穿过中空纤维膜丝管壁的过程中,水中的细菌及其它污染物被阻挡在中空纤维膜丝管壁的内侧,从而水质得到净化。当中空纤维膜丝管壁上的小孔被污染物堵塞后,可将膜组件从产品上拆下,用清洁水冲洗中空纤维膜丝的内侧管壁,清除污染物,恢复中空纤维的过滤特性。由于所述的膜组件中的中空纤维膜丝的两端分别位于筒状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膜丝在壳体内基本上处于直线状态或弯曲半径很大的状态,所以在制造、使用和维护时,膜组件中的中空纤维膜丝不易折断损坏。所述的膜丝可以采用较小直径(例如1毫米左右),也可以采用较大直径(例如大于1.5毫米)。当采用较大直径的中空纤维膜丝时,水流阻力较小,出水流量较大,其内部的污染物也比较容易清洗干净。而中国专利号为200420090487.9《一种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是由壳体和壳体内设有众多折成两头朝下的中空纤维超滤膜丝组成,超滤膜丝的下部相互粘结并与壳体下部内壁粘成一体。由于采用了将中空纤维膜丝折成两头朝下的结构,所以必须采用直径很细(例如1毫米左右)的中空纤维膜丝,否则中空纤维膜丝极易折断损坏。这种中空纤维膜组件采用外压式过滤,即原水从中空纤维膜丝的外侧穿过多孔的中空纤维膜丝管壁进入中空纤维膜丝内部。水流在穿过中空纤维管壁的过程中,水中的细菌及其它污染物被阻挡在中空纤维管壁的外侧,从而水质得到净化。水流由于在极小直径的中空纤维膜丝内部流动,其水流阻力较大,对出水流量有一定影响。本技术内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第二种基本结构形式是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的上端采用粘结剂使之相互粘结并粘结固定在壳体上端部的内侧壁,其下端采用粘结剂使其内部封闭,而保持中空纤维膜丝内部其他部分畅通。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内部保持封闭的一端,可以采用粘结剂使之相互粘结成一体但不与所述壳体内壁粘结,这时壳体上可以不设置出水孔;也可以不粘结而相互独立,这时壳体上也可以不设置出水孔;也可以采用粘结剂使之相互粘结且与所述壳体内壁粘结成一体,这时壳体上必须设置出水孔。对于中空纤维膜丝的下端内部封闭的这种膜组件结构,当中空纤维膜丝管壁上的小孔被污染物堵塞后,这些污染物几乎不可能被清洗出来,所以,这种膜组件可以作为一次性使用的膜组件。本技术膜组件,为了方便与饮水机或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上的相关部件密封连接,所述的壳体可以在上部设置环状密封面,也可以在下部设置环状密封面,也可以在中部设置环状密封面;可以在上部设置可放置密封圈的沟槽,也可以在下部设置可放置密封圈的沟槽,也可以在中部设置可放置密封圈的沟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中空纤维膜丝放大的水流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应用于净水器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I部分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应用于饮水机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I部分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这里的详细描述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内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筒状壳体(4)和中空纤维膜丝(5)。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5)的两端分别位于筒状壳体(4)长度方向的两端,两端分别设有粘结层(1、6)将中空纤维膜丝相互粘结并与壳体(4)内壁粘结成一体,同时保持中空纤维膜丝(5)内部在整个长度范围内畅通;所述的壳体(4)下部设有出水孔(2),在出水孔(2)的上方设有膜组件和饮水机或膜组件与饮水机专用净水器装配时用于密封连接的一圈突起的环(3)。本实施例膜组件安装到饮水机或净水器后,需借助饮水机或净水器上的部件将一端的中空纤维膜丝(5)出水口封闭,水由畅通的另一端进入中空纤维膜丝(5)内部。本实施例采用内压方式过滤,即原水从中空纤维膜丝(5)的内侧穿过多孔的中空纤维膜丝管壁再从中空纤维膜丝(5)外部渗出。水流在穿过中空纤维膜丝(5)管壁的过程中(如图2所示),水中的细菌及其它污染物被阻挡在中空纤维膜丝(5)管壁的内侧,从而水质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水从出水孔(2)流出。当中空纤维膜丝(5)管壁上的小孔被污染物堵塞后,可将膜组件从产品上拆下,用清洁水冲洗中空纤维膜丝(5)的内侧管壁,清除污染物,恢复中空纤维的过滤特性。图7为本实施例应用于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I部分放大示意图。结合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其包括筒状壳体和中空纤维膜丝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束的两端分别位于筒状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其至少有一端采用粘结剂使之相互粘结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粘结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樟焱黄瑞中
申请(专利权)人:黄樟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