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型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362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型线圈。在增大线圈图案的直径并在层叠体的外周面上形成绝缘膜的层叠型线圈中,更可靠地确保绝缘性。层叠型线圈(100)包括:层叠体(3),该层叠体(3)中按照所希望的顺序层叠有绝缘层(1)和线圈图案(2),并使其一体化;线圈(5),该线圈(5)通过使不同层的线圈图案(2)相互连接而形成;一对外部电极(6a、6b),该外部电极(6a、6b)形成于层叠体(3)的两端,以及绝缘膜(7),该绝缘膜(7)形成于层叠体(3)的外周面,线圈图案(2)中的至少一个在外周缘的至少一部分与绝缘层(1)的外周缘相接,但未与绝缘层(1)的四个角部C相接。即,设置有线圈非形成部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型线圈,更具体而言,涉及增大线圈图案的直径并在层叠体的外周面上形成绝缘膜的层叠型线圈。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电气、电子领域,大多使用能够小型化、量产性优异的层叠型线圈。该层叠型线圈通过按照所希望的顺序层叠多层绝缘层和多个线圈图案,使其一体化,并依次连接线圈图案,从而在层叠体的内部形成线圈。通常将线圈图案的外周缘形成于绝缘层的外周缘的内侧,并在其中间设置间隔,以使得线圈图案的外周缘不会从层叠体的外周面露出。 此外,绝缘层使用磁性体或非磁性体。在该层叠型线圈中,已知通过增大线圈图案,能够提高线圈特性。例如,在绝缘层是由磁性体构成的磁芯型的层叠型线圈中,若将线圈图案的宽度保持相同不变,并增大线圈图案的内径及外形,则能够提高线圈的直流叠加特性。另外,在绝缘层是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空芯型的层叠型线圈中,若将线圈图案的宽度保持相同不变,并增大线圈图案的内径及外形,则能够提高线圈的Q值。另外,在磁芯型及空芯型的层叠型线圈中,若将内径保持相同不变,并增大线圈图案的宽度(增大外径),则能够减小线圈图案的直流电阻,能够提高线圈的Q值。然而,在层叠型线圈中,若增大线圈图案,则可能会引起层叠体的整体形状变大的问题。因此,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133521号公报)中,作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以下层叠型线圈即,尽管增大线圈图案,但是使线圈图案的外周缘和绝缘层的外周缘的间隔为零,从而避免增大整个层叠体的形状。而且,对于线圈图案从层叠体的外周面露出的问题,通过在层叠体的外周面形成由绝缘性树脂构成的绝缘膜来解决。图5 7中示出了专利文献1所示的层叠型线圈300。其中,图5是立体图,图 6(A)是图5的点划线X-X部分的剖视图,图6⑶是图5的点划线Y-Y部分的剖视图,图7 是分解立体图。此外,在图7中,省略外部电极和绝缘膜的图示。如图5 7所示,层叠型线圈300中,由磁性体或非磁性体构成的矩形形状的绝缘层101与线圈图案102按照所希望的顺序层叠,一体化,并形成层叠体103。线圈图案102 的直径形成得较大,其外周缘在整个周边上与绝缘层101的外周缘相接。即,线圈图案102 的外周缘和绝缘层101的外周缘之间的间隔为零。然而,线圈图案102通过贯通绝缘层101 形成的通孔导体10 相互连接,在层叠体103内形成线圈105。此外,在层叠体103的两端附近未层叠有线圈图案102,而层叠有多层绝缘层101,该多层绝缘层101上形成有用于将线圈105引出到外部的线圈导体104b。然后,在层叠体103的两端形成一对外部电极106a、106b,外部电极106a与线圈 105的一侧端部相连接,外部电极106b与线圈105的另一侧端部相连接。另外,在层叠体 10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由绝缘性树脂构成的绝缘膜107。绝缘膜107是用于使露出绝缘层103的外周面的线圈图案102的外周缘与外部绝缘而设置的。此外,在采用上述结构的层叠型线圈300中,在利用磁性体构成绝缘层101的情况下,尽管线圈是磁芯型,但是线圈图案102的外周缘到达层叠体103的外周面,因此形成开放磁路型线圈。因而,不易产生磁饱和,能够抑制流过直流电流时的电感的降低,能够改善直流叠加特性。上述现有的层叠型线圈300例如可以用以下方法制造。为了一并制造多个层叠型线圈300,准备多枚作为绝缘层101的基材的母生片(未图示),该母生片由陶瓷等构成。然后,在各母生片上形成有多个层叠型线圈300用的通孔导体10 或104b,并根据需要形成线圈图案102。通孔导体104a、104b是例如通过将导电性糊料埋入预先形成于母生片的孔来形成的。线圈图案102是例如通过在母生片的表面利用丝网印刷将导电性糊料印刷为规定的形状来形成的。接着,将形成有规定的通孔导体104a、104b及线圈图案102的母生片按照规定的顺序层叠,并对其进行加压,以规定的分布进行烧成,形成包含多个层叠体103的层叠体块。然后,将层叠体块切割成多个层叠体103。接着,在层叠体103的外周面形成绝缘膜107,再在层叠体103的两端面形成外部电极106a、106b,从而完成层叠型线圈300。绝缘膜107是例如利用浸渍(浸入)或印刷来涂布热固化性的环氧树脂,对其进行加热使其硬化而形成的。外部电极106a、106b是例如将层叠体103的端部浸渍于导电性糊料,以涂布导电性糊料,并进行煅烧而形成的。有时可也利用镀敷将外部电极106a、106b形成外层。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0-1335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的现有的层叠型线圈300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不增大整体形状,就增大线圈图案,并力图提高线圈特性。然而,现有的层叠型线圈300中存在以下问题。即,层叠型线圈300在层叠体103 的外周面形成绝缘膜107,但是如图6 (B)所示,绝缘膜107并未充分附着于层叠体103的棱线部分,换言之,即绝缘层101的四个角部C,会导致线圈图案102露出外部的问题。如上所述,绝缘膜107是通过涂布环氧树脂,对其进行加热使其固化的方法等形成的,但是所涂布的环氧树脂会因表面张力而向层叠体103的外周面中央移动,导致在层叠体103的棱线部分不足的问题。然后,线圈图案102在层叠体103的棱线部分从绝缘膜107露出,层叠型线圈300 成为非充分绝缘的不合格品。或者,在利用镀敷来形成外部电极106a、106b的外层的情况下,会导致该部分的镀敷成长,而成为不合格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层叠型线圈是用于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的,作为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层叠型线圈包括层叠体,该层叠体中分别交替地层叠有多层矩形形状的绝缘层和线圈图案,并使其一体化;线圈,该线圈是线圈图案相互连接而成,并形成于层叠体的内部;一对外部电极,该一对外部电极形成于层叠体的两端,与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以及绝缘膜,该绝缘膜形成于层叠体的外周面,线圈图案中的至少一个在外周缘的至少一部分与绝缘层的外周缘相接,但未与绝缘层的四个角部相接。即,在绝缘层的四个角部附近设置有线圈图案非形成部。本专利技术的层叠型线圈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不增大整体形状就增大线圈图案,提高线圈特性,而且特别是线圈图案不会在层叠体的棱线部分露出外部,因此,不会因绝缘不良而成为不合格品。此外,通过增大线圈图案,能够提高下一线圈特性。在磁芯型的层叠型线圈中,若将线圈图案的宽度保持相同不变,并增大线圈图案的内径及外径,则能够提高线圈的直流叠加特性。在空芯型的层叠型线圈中,若将线圈图案的宽度保持相同不变,并增大线圈图案的内径及外径,则能够增大线圈的Q值。在磁芯型及空芯型的层叠型线圈中,若将内径保持相同不变,并增大线圈图案的宽度(增大外径),则能够减小线圈图案的直流电阻,能够增大线圈的Q值。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型线圈10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型线圈100的剖视图,表示图1的点划线X-X 部分。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型线圈100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图3中, 省略外部电极6a、6b和绝缘膜7的图示。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的层叠型线圈200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现有的层叠型线圈300的立体图。图6㈧是表示现有的层叠型线圈300的剖视图,表示图5的点划线X-X部分。图 6(B)是表示现有的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型线圈,包括:层叠体,该层叠体中分别交替地层叠有多层矩形形状的绝缘层和线圈图案,并使其一体化;线圈,该线圈是所述线圈图案相互连接而成,并形成于所述层叠体的内部;一对外部电极,该一对外部电极形成于所述层叠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线圈的两端连接;以及绝缘膜,该绝缘膜形成于所述层叠体的外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图案中的至少一个在外周缘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绝缘层的外周缘相接,但未与所述绝缘层的四个角部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崎惠介内山一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