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面积3D线圈产品的制作方法及3D线圈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1235527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0 10:19
一种大面积3D线圈产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用于制作线圈的金属材料成型为锅状的3D曲面金属件;b.在所述3D曲面金属件的一侧一体注塑成型注塑件;c.将所述3D曲面金属件加工成在所述注塑件的表面多圈环绕分布的线圈;d.在所述线圈上进行二次注塑以将所述线圈覆盖,仅露出作为线圈正负极的两个触头。一种大面积3D线圈产品,包括整体轮廓为锅状的多圈环绕分布的3D线圈及与所述3D线圈一体注塑成型的注塑材料部分,所述注塑材料部分将所述3D线圈包覆在内部,仅将所述3D线圈的正负极的两个触头露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3D线圈产品有效加热面积大,效率高,加热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面积3D线圈产品的制作方法及3D线圈产品
技术介绍
电器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促进了电器产品的发展。普通电器产品的加热用线圈普遍存在加热不均匀,不能进行精确温控的弊端。传统的2D线圈加热方式会导致较高热量的损耗,如传统电热锅加热是加热内锅底部,通过接触传导使热量从底部传导到上部,这样带来的缺点就是升温慢,受热不均匀,更谈不上智能精确控制热量、气压和水分了。另外,电阻丝加热还有一个大缺点就是本身要发热,能承受的功率密度低,在一些需要温度较高的加热场合就无法适应了。因此,现有的线圈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面积3D线圈产品的制作方法及3D线圈产品,该3D线圈产品有效加热面积大,效率高,加热均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面积3D线圈产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用于制作线圈的金属材料成型为锅状的3D曲面金属件;b.在所述3D曲面金属件的一侧一体注塑成型注塑件;c.将所述3D曲面金属件加工成在所述注塑件的表面多圈环绕分布的线圈;d.在所述线圈上进行二次注塑以将所述线圈覆盖,仅露出作为线圈正负极的两个触头。进一步地:所述3D曲面金属件的一侧为所述3D曲面金属件的凹陷侧或所述3D曲面金属件的凸起侧。步骤a包括在所述3D曲面金属件上加工出用于与注塑模具上的定位针进行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包括绕所述3D曲面金属件周缘分布的多个定位孔。步骤b包括在所述注塑件的边缘一体成型出定位扣。步骤d包括二次注塑时在所述触头的位置留出空槽,以使所述触头通过所述空槽ntj ο步骤a中,所述3D曲面金属件是冲压成型的。所述3D曲面金属件为银、黄铜、磷铜或铍铜材料。步骤b和步骤d中所用的注塑材料为塑胶或陶瓷材料。—种大面积3D线圈产品,包括整体轮廓为锅状的多圈环绕分布的3D线圈及与所述3D线圈一体注塑成型的注塑材料部分,所述注塑材料部分将所述3D线圈包覆在内部,仅将所述3D线圈的正负极的两个触头露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3D线圈产品,磁场分布均匀,有效感应作用面积大,加热均匀,加热效率高,产品性能稳定。3D线圈由锅状的3D曲面金属件加工后与注塑材料一体成型制成3D线圈产品,用于智能锅等产品时,除了传统的底部加热,能实现对整个内胆的环绕式加热,获得非常均匀地整体加热效果,加热面积对比普通线圈增加达50 %,升温迅速且加热均匀。相比传统线圈的受限电阻盘热安全的几百瓦功率上限,本专利技术的3D线圈产品可以轻松达到1500瓦左右,而且效率高。由于线圈的整体注塑不外露,只漏出两个触头,因此对线圈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尤其耐腐蚀,且非常能够可靠地防水,能够大大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将线圈整体注塑包裹住,还能避免产品用久之后线圈的线路之间可能黏在一起而发生短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有利于线圈获得更高的品质因数,从而显著降低损耗、提高线圈的电感值。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面积3D线圈产品可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器领域,如智能家居电器,包括智能锅、智能冰箱、智能电视等,为未来的多功能消费电子的线圈产品提供了防尘、防刮、防腐蚀、防摔、防震、抗氧化等优异的解决方案。优选方案中,采用冲压整块金属后CNC、镭雕和/或精雕等工艺加工出线圈,线圈的宽度与线圈间距可以非常灵活方便地根据实际需要加工和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3D曲面金属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3D曲面金属件一次注塑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在注塑件上形成3D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对3D线圈进行二次注塑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线圈触头和空槽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参阅图1至图5,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大面积3D线圈产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用于制作线圈的金属材料成型为锅状的3D曲面金属件I ;b.在所述3D曲面金属件I的一侧一体注塑成型注塑件3 ;c.将所述3D曲面金属件I加工成在所述注塑件3的表面多圈环绕分布的线圈5 ;d.在所述线圈5上进行二次注塑以将所述线圈覆盖,仅露出作为线圈正负极的两个触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3D曲面金属件I可以是冲压成型的。所述3D曲面金属件I可以采用但不限于银、黄铜、磷铜或铍铜等材料。步骤b和步骤d中所用的注塑材料可以为塑胶材料,也可以为适于注塑的陶瓷材料。如图2所示,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b注塑所述3D曲面金属件I的一侧为所述3D曲面金属件I的凹陷侧。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步骤b注塑所述3D曲面金属件I的一侧也可以是所述3D曲面金属件I的凸起侧。如图1-图2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a包括在所述3D曲面金属件I上加工出用于与注塑模具上的定位针进行配合的定位孔2。更优选地,所述定位孔包括绕所述3D曲面金属件I周缘分布的多个定位孔2。如图2-图4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b包括在所述注塑件3的边缘一体成型出定位扣4。可以均匀间隔分布设置多个定位扣4。 如图4-图5所示,在优选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面积3D线圈产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用于制作线圈的金属材料成型为锅状的3D曲面金属件;b.在所述3D曲面金属件的一侧一体注塑成型注塑件;c.将所述3D曲面金属件加工成在所述注塑件的表面多圈环绕分布的线圈;d.在所述线圈上进行二次注塑以将所述线圈覆盖,仅露出作为线圈正负极的两个触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侥鲜刘秀强王长明谢守德徐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