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灿专利>正文

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90030 阅读:4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包括箱体、盖体与底板,箱体的相对两侧壁设有折线而使侧壁可以弯折,箱体上端一边连接盖体的一边形成连接边,盖体的其它边分别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底板置入箱体内的底部,箱体的内壁面邻接盖体的两角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元件,底板上的邻接两角端处分别活动连接一具有第一固定结构的第一支撑杆,及一具有第二固定结构的第二支撑杆,底板置入箱体内后,将第一与第二支撑杆竖立,由第一固定元件将第一及第二固定结构固定,进而利用第一与第二支撑杆支承盖体接近其连接边的两侧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佳的承重能力,使用及收纳更为方便,加强箱体的承重能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兼具座椅与收纳物品功能的收纳箱,尤其涉及一种做为座椅的盖体更佳支承强度的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
技术介绍
基于让体积可以缩小以便于收藏的理由,目前现有的可折收式收纳盒种类已很多;例如,有些设计是采用软质布料制成矩形箱体,并在矩形箱体上端四边分别设置一上水平杆,而箱体下端的相对两边分别设置一下水平杆,箱体的四个垂直边分别设置一立杆;且该相邻的上水平杆端部之间、相邻的下水平杆端部之间,以及立杆与上、下水平杆的端部之间保持有适当距离;该箱体的各个垂直壁面并形成有呈对角交叉的折线;借由此结构,使该软质的的箱体可借由该些立杆、上水平杆与下水平杆支撑成可供放置物品的置物箱,并可将其扭转后而折叠成平扁状。所述现有箱体是以软质的布所制成,虽然各角端设有杆件来支撑,但是箱体各面仍然是柔软的,所以无法做为座椅使用。后来的改进式收纳箱,则设计为可兼做为座椅使用,其结构是在收纳箱的箱体上覆设一盖体,盖体的四周具有用来包覆箱体周围外侧面的侧板,箱体内的各角端则设置直立的支撑杆,借由支撑杆支承盖体的四个角端而能做为座椅使用。由于元件成本与使用方便性的考虑,后来的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则进一步改进为盖体一边与箱体连接,未连接的其它边则设有侧板;当盖体覆盖于箱体后,虽然各侧板可以包覆箱体外围,但因为其连接边对于箱体的包覆力不足,以致于该边的承重能力较低,体重较重者坐于盖体上时,往往会从箱体与盖体的连接边倾斜损坏。针对此间题而改进的现有收纳箱,则在箱体另外设置补强杆,但此举将增加成本,且补强杆容易遗失,不易保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具有更佳的承重能力,且使用及收纳更为方便,使盖体未包覆箱体的一边获得良好的承重能力,当不使用收纳箱时,则可以很方便地将支撑杆活动而平放于底板上便于储存,加强箱体的承重能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包括有一箱体、一盖体与一底板,该箱体的相对两侧壁设有折线而使该侧壁可以弯折,该箱体上端一边连接所述盖体的一边形成连接边,该盖体的其它边分别具有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与一第三侧板,所述底板置入该箱体内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壁面邻接该盖体的两角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元件,所述底板上的邻接两角端处分别活动连接一具有第一固定结构的第一支撑杆,以及一具有第二固定结构的第二支撑杆,该底板置入箱体内后,得以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竖立, 并由该第一固定元件将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固定,进而利用该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支承所述盖体接近其连接边的两侧底面。前述的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其中第一侧板形成为从其与盖体的连接处往内侧方向倾斜一角度,使该盖体覆盖于箱体时,所述第一侧板得以紧密包覆箱体外围。前述的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其中底板另外二个角端位置进一步活动连接有一第三支撑杆与一第四支撑杆。本技术可以采用粘贴毡中的黏扣钩毡做为前述的固定元件,以及采用粘贴毡中的黏扣毛毡做为前述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结构。本技术甚至可以在底板的四个角端分别活动连接一支撑杆,使得各支撑杆竖立时,可以支承于盖体四个角端的底面。本技术在于让一边连接有盖体而具备座椅功能的收纳箱,具有更佳的承重能力,且使用及收纳更为方便,在一底板上活动连接两支撑杆,当底板置入收纳箱的箱体内底面后,可将支撑杆竖立起来支承于和箱体连接的盖体一边两侧底面,使盖体未包覆箱体的一边获得良好的承重能力;当不使用收纳箱时,则可以很方便地将支撑杆活动而平放于底板上便于储存,除了箱体与盖体连接的连接边外,其余各边分别设置一侧板,其中相对于该连接边的第一侧板从其与盖体的连接处往内侧方向倾斜一角度,使得盖体覆盖于箱体后, 利用该倾斜角度可以使第一侧板更紧密地包覆住箱体,从而加强箱体的承重能力。由于本技术整体的结构较现有可做为座椅的折叠式收纳箱结构更为精简,制造成本更低,使用更为方便,结构强度更佳,因而本技术具有进步性,且未见于现有同类产品,因而具有新颖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要元件组合关系的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将底板置入箱体内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将置入箱体内的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竖立后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将盖体覆盖于箱体的实施例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将盖体覆盖于箱体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可将收纳箱折叠成扁平状,且底板置于盖体内侧以便于收纳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可在底板的四角端分别活动连接一支撑杆,并使支撑杆支承于盖体底面四角端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收纳箱11......箱体111......折线112……固定元件113……连接部114......底面12……盖体121……第一侧板122……第二侧板123……第三侧板13......底板131……第一支撑杆1311……第一固定结构1312……第一连接端132……第二支撑杆1321……第二固定结构1322……第二连接端133……第三支撑杆134……第四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中显示本技术的收纳箱1包含有一箱体11、一盖体12与一底板13 ;其中,箱体11的较佳实施例为立方体或长方体, 其底面114四边分别往上方延伸有侧壁,其中相对两侧壁为硬质不可弯折,另外相对两侧壁为硬质但具有在垂直方向延伸的折线111而可以使侧壁弯折,相邻的侧壁之间也可以弯折;箱体11的内壁面的两角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元件112 ;所述固定元件112可以采用粘贴毡中的黏扣钩毡。本技术可以采用具备适当硬度的材料制成箱体的四个侧壁,再以软性的布材(例如帆布、塑胶布等材料)包覆在硬质的侧壁外面,而侧壁与侧壁之间保持适当间隙,并且以该软性布材连接,借以使侧壁与侧壁之间自然地形成折线而可以弯折。为了使箱体11能顺利地被折叠,箱体11的底面114最好采用软性的布材制造。所述盖体12的一边连接于箱体11上端一边而形成连接边113,使盖体12可以相对于箱体11活动,俾能覆盖于箱体11上端;该盖体12具有一顶面,该顶面除了连接边113 以外的其它三边往下方延伸有相对于其连接边113的第一侧板121,以及位于另外相对两侧的第二侧板122与第三侧板123。该盖体12同样可以采用具备适当硬度的材料制成盖体的第一侧板121、第二侧板122与第三侧板123,再以软性的布材(例如帆布、塑胶布等材料)包覆在硬质的该些第一侧板121、第二侧板122与第三侧板123外面,而各侧板与侧板之间保持适当间隙,并且以该软性布材连接,借以使侧板与侧板之间自然地形成折线而可以弯折。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第一侧板121是从其与顶板的连接处往内侧方向倾斜一角度θ (参阅图4所示),借此,当盖体12覆盖于箱体11上端后,第一侧板121、第二侧板122与第三侧板123能紧密包覆箱体11外围。为了使箱体11在撑开后得以定位,前述底板13设为对应箱体11底面的硬质板体,借由将底板13置入箱体11的底面,而使底板13的各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包括有一箱体、一盖体与一底板,该箱体的相对两侧壁设有折线而使该侧壁可以弯折,该箱体上端一边连接所述盖体的一边形成连接边,该盖体的其它边分别具有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与一第三侧板,所述底板置入该箱体内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壁面邻接该盖体的两角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元件,所述底板上的邻接两角端处分别活动连接一具有第一固定结构的第一支撑杆,以及一具有第二固定结构的第二支撑杆,该底板置入箱体内后,得以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竖立,并由该第一固定元件将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固定,进而利用该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支承所述盖体接近其连接边的两侧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灿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